孝悌之道藏感恩
2018-10-20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今天,琪姐姐带着大家读着《弟子规》,从中寻找感恩父母的写作素材。
经典现译
爸爸妈妈呼唤我们时,我们一听到就要立刻回答,不能慢吞吞地答应。爸爸妈妈有事要我们去做,我们得赶快行动,不要拖延或者推辞偷懒。
构思引导
小朋友仔细想想,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怠慢、忽视长辈对你的呼唤?如当他们正有急事向你寻求帮助,或是有什么消息要告诉你,或是妈妈身体不舒服,需要你的陪伴时,你是否专注于自己的玩具,专注于平板电脑上的动画片,没有及时回应他们?你没有及时赶到,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呢?长此以往,妈妈是不是会严厉地教育你?将生活中发生的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平淡小事写出来,运用心理描写,再加入爸爸妈妈当时的神态描写,展现自己的错误,励志改正这个小毛病,这都是新颖的事例。
古为今用
“小宇,快来!”奶奶在厨房叫我过去。“没看到我在写作业吗?”我心里十分氣愤,就拖着不去。我还有两道应用题就写完了呢!这时我发现,奶奶就喊了我一声,为什么呢?家里异常安静,嗯,看来没什么大事,奶奶自己就解决了,用不着我帮忙。做完两道数学题,收拾好书包,我觉得有些饿,心中还埋怨奶奶为什么还不开饭。我走到厨房,看到奶奶坐在小凳子上,手捂着胸口,眉头紧蹙。我赶忙跑到奶奶身边,蹲下来,关切地问:“奶奶,您怎么了?”“没事,奶奶胸口有些闷,知道你在写作业,太专注了,叫你拿药你没有听到吧!”听到奶奶这样说,我心里既惭愧又后怕。
小作者运用心理描写,描写出自己听到奶奶呼唤后的心理状态,从气愤到内心有些庆幸以为“没什么大事”。当小作者看到奶奶难受痛苦的表情时,内心“惭愧又后怕”,是小作者的任性,没有及时帮助生病的奶奶拿药。之后再描写奶奶平日里对“我”的关怀与不辞辛劳地守护着这个家,表达小作者对奶奶的感恩。之后再写改掉自己任性的毛病,就顺理成章了。通过这样描写,我们不仅明白了“长辈呼,应勿缓;长辈命 ,行勿懒”的深刻含义,也让我们学会寻找生活中,与长辈相处时的不足之处。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句……
经典现译
出门前要告诉爸爸妈妈一声,让他们知道你去哪了,回家后也要去见爸爸妈妈,让他们知道你回来了;日常生活,起居作息要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对于所从事的职业不能随意改变。
构思引导
有些小朋友很不解:我就在小区里和小伙伴玩一会儿,为什么要和爸爸妈妈说呢?我从学校回家后自觉地写作业,为什么还要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呢?其实,小朋友们没有体会爸爸妈妈的心,如果你走出家门,爸爸妈妈知道你去哪里,对你要去参加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会放心;当你回家和爸爸妈妈打个招呼,他们知道你安全回了家就会安心。别看这句话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古人写出来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道理所在。小朋友仔细想想,在家有没有没告诉长辈,就出门玩的时候?有没有下学悄悄进屋,奶奶都不知道你回来,到处找你的事件?从事件中你是不是感受到了长辈对你的关爱呢?然后写出自己的小愧疚,表达出对长辈的感恩,作文会显得饱满且充满温情。
古为今用
“小勇,你妈妈正找你呢。”一路上好几位阿姨见到我就这样说,真无语。我写完作业出门玩一会儿也不行吗?我慢慢地往前挪着步子回家,走到院门口,奶奶一个健步过来,立马抱住我就哭,我被她吓懵了。
“你多会儿出去的,怎么不说一声,我还以为你丢了。”
“我就到同学家玩了一会儿呀,我想没多远,一会儿就回来了,就忘记和您说了。您至于吗?我都十岁了,还会丢?”我满不在乎地说着。
这时,妈妈一巴掌拍向我的后背,严肃地说:“以后不管你去哪儿,就是去家门口也要告诉家里人一声!你不说你去哪,谁知道,你知道我们有多担心吗?”妈妈这一巴掌把我打明白了,原来奶奶和妈妈不是小题大做,是真的担心我丢了。看着妈妈眼圈红红的,奶奶也因为心急喘着粗气,我真是千不该万不该,因为少说一句话,就让家人如此担心。
小作者选取自己没有告诉家人去同学家玩这一事件,描写出奶奶和妈妈心急的状态,巧妙地写出自己从觉得妈妈和奶奶是 “小题大做”,到妈妈一巴掌把“我”拍明白的过程。这一巴掌,是妈妈想让孩子正视父母对子女的惦念,这是一种很浓烈的情感,让“我”明白,自己的安危对妈妈爸爸来说是头等大事。之后写出“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而感到愧疚,写出以后要理解长辈,理解父母,习作就既有深度又饱含温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