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的基本维度与时空观念
2018-10-20袁从秀
关键词 时空,维度,观念,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1-07
文章先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锡鸿:《刘光禄遗稿》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2: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1对此加以分析。
(3)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而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是要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与空间。题中有三个时间信息:材料1题干中的“当时”、材料中2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学生即使对刘锡鸿和郭嵩焘不甚了解,也不会影响本题作答,因为只要抓住“当时”,知道“当时”乃指洋务运动时期。材料2中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是学生解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全面否定到能认识其有积极作用的重要时间信息。此外,题中的空间信息亦同样丰富,学生要能准确分析刘锡鸿和郭嵩焘的观点,必须将两人置于洋务运动的时空架构中,包括这一时期的政治结构、经济水平、思想文化观念、國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洋务运动不同的评价,也与这两个时期中国国内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空是历史存在的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的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①由此看到,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素养中的核心观念,在历史认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已正式发布,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形成时空观念,广大历史教师尤为关切。而时空观念,只有在历史学科的语境下去明晰之,教师方能在教学中落实,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时空核心素养。
何为时空观念?“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②而要理解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其关键点是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故本文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试厘清时空的基本维度。
一、时间维度:表达、序列、连续
对于历史的时间,康德认为,“就历史现象而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联系性,总是后承于前,不断地更新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着,这就是历史的时间性”。③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于一定的时间,那么,学生到底该理解的是怎样的时间呢?
1.时间的表达
通常,历史事件采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利用干支纪年法记述的历史事件如辛酉政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年号纪年法的表达方式有如贞观年间、康熙年间等。《洋务运动》一课,主要采用的公元纪年的世纪、年代、年的表述。如1865年建立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70~90年代,洋务派以创办民用工业为主。1865年、19世纪70~90年代,这就是时间的表达,这是学生应掌握的主要时间表达方式。此外,涉及本课内容的还有时间段的表述方式,如同光时期、晚清时期、中国近代等。学生要能知道历史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并会运用这些方式进行历史的叙述。
2.时间的序列
时间的序列,即时间的次第、顺序之意,简称时序。时间是历史学科的脉搏,只有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才能呈现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才能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脉络,才能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因此,历史的时序也是各国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如美国5-12年级学生的第一能力目标就是“年代的思考”,因为“年代的思考是历史推理论证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感,即事件是何时以什么顺序来发生的,学生就不可能解释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④于是,要求学生能“分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序;在各种历史叙述中鉴别出一种历史叙述或故事的时间结构;在形成自己的历史叙述中建构时间顺序;会以一种历史的换算点和日、周、月、年、十年、世纪、千年方式来测量并换算时间等等”。⑤英国也提出了时序感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依次排列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使用有关的时间流逝的日常词汇来展示他们开始出现的时序感”。⑥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设置课程,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正是因为时间将历史事件按照先后发生顺序排列,历史发展顺序及之间的因果联系便在其中。如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洋务人才和筹建新式海军。学生易认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就是按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培养洋务人才——筹建新式海军的顺序发展进行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时序上来认识洋务运动开展的过程: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3年,上海设立广方言馆。
1864年,广州设立广方言馆。
1865年,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设立金陵制造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67年,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上海筹建机器织布局。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物局。
1885年,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87年,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88年,北洋般队建成。
1890年,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93年,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据以上内容,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19世纪70年代以后创办民用工业为主,而洋务人才的培养则贯穿于整个洋务运动时期,80年代开始筹划海防。从时序中梳理出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洋务派为“剿发捻,勤远略”,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在军事工业创办过程中,面临人才、技术、资金等问题,于是开始创立学校,培养人才。洋务派从实践中感到:“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①“若再不自炼内地钢铁,此等关系海防边防之利器,事事仰给于人,远虑深思,尤为非计。”②70年代以后,开始大力创办民用企业,为军事工业发展获得资金。经过近20年军事工业的发展和民用企业资金的积累,到80年代开始筹划海防,建立海军。
3.时间的连续
钱穆先生指出:“历史所载人事,虽若限于过去,而按实殊不然。人事必有持续性……既有持续,即有变动。当其尚在持续变动之中,即不得遽目之谓过去。且人事惟其有持续,故方其端绪初升,即有可然之将来随以俱至。严格言之,亦不得尽目今日以下为未来。”③历史时间不仅仅指历史发展的具体时间,还包括特定的历史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即历史事物发展的脉络。
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包括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而这一系列的要素,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紀60至90年代,是“洋务运动”一课最为核心的时间,但要认识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和影响,仅仅局限于本课的核心时间是不够的。关于背景,至少可以追溯至19世纪40年代,甚至更远。而要讨论其影响,还要涉及19世纪90年代及其以后,从“长时段”去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延续性和变动性。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从“短时段”来看,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失败的。但从“长时段”看,它开启了中国式的近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先军工、后民用、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近代化模式;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积累了近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为西学的传入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不少的外语人才、科技人才、近代军事和外交人才等,“为中国近代化的基础教育、实业教育、技术培训和高等教育提供了模式。这些新型学校建立,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充分展示了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价值,而使中国的学塾和书院之类的陈旧教育模式望尘莫及”。④
因为时间具有连续性,便可以时间为坐标,理解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层次,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
问题1: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此题典型体现了时间的连续性特征,考察“师夷”在不同历史时间发展的不同层次,理解历史发展的变化与延续。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走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魏源又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应该学习的内容、方法和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真正感受到鸦片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清政府中一部分开明的当权人物,为巩固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再次提出“师夷长技”,但他们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①于是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将“师夷”进一步付之于实践,开始了长达30年多的洋务运动,给暮气沉沉的晚清政坛注入了活力。“它是中国步入近代伊始树起的一面崭新的爱国主义旗帜。从洋务派到康梁,再到孙中山革命派,在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坎坷途中, 所传递的实质上都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根接力棒”。②
二、空间维度:位置、环境、联系
“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③历史学科语境下的空间,是指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特定地理条件、环境、位置以及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场所,它是自然和社会结合的空间。任何历史事物都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产生,因此,地理环境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产生的空间载体。
1.空间位置
历史事件发生的位置是最基本的空间维度,它是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具体刻度和坐标,是历史活动发生、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问题2:请在地图上标示出洋务企业,并说明洋务企业的空间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在地图上标示洋务企业的过程中,知道洋务企业开办的地点,落实具体位置,这是观察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征的基础,以区别于其他历史空间特有的、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学生再结合地理方位、河流、交通等空间要素,分析洋务企业分布的主要特点。通过直观的地图,学生不难得出洋务企业空间分布特点。
2.空间环境
“历史空间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与该区域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存在互动,认为该区域的各种社会关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是形成当时该地一切事件与过程的基础。”④地理环境是历史活动存在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气候、水、土壤、地形地貌等。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等。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着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地理环境着实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问题3:洋务运动为什么发端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进一步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解此问题,须充分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方面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社会环境方面,“洋务运动是一个物质运动,无论是购买洋枪洋炮、开办工厂还是兴办学堂,一旦离开资金就会一事无成”。⑤所以,第一,经济发展,商业较为繁荣,能为洋务的开展提供资金;第二,主张洋务的地方代表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主要势力均在这一地区;第三,开展洋务的重要目的是“剿发捻”,而太平天国的统治范围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在此地开展洋务,可直接威慑太平天国政权。第四,便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多位于该区域,外商及西方先进技术主要集中于通商口岸地区。
3.空间联系
历史过程具有时间的连续性,还具有空间的联系性。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不是孤立的,都必须受其他人和事物的影响,离开了历史所处的环境和空间联系,就不可能窥见历史的全貌,认识历史的本质。空间联系的观点能将孤立的历史联系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更宏观的视角去把握历史问题的复杂联系,洞察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空间联系包括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问题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由清政府在体制内进行的两场变革。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两次变革有何关系?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纵向的视角认识中国的近代化,同时,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关系。问题包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否是清政府在体制内进行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关系是什么?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否是清政府在体制内进行的变革,需要在两场运动所处的时空环境中,分别从背景、目的、措施及结果等方面去分析。洋务运动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大历史背景之下,当时的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有识之士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相继提出“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口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改革运动,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前提的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是甲午战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在光绪帝主持下进行变法。是维新党人在清朝体制内寻求政治革新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所以,两场运动可以说是体制内进行的改革。
两场运动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洋务运动是部分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以学习器物和技术为主。而戊戌维新发生于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国人认为不仅西方的科技,而且其政治制度也优于中国。“西方的政治也优于中国,这个结论不是通过眼观耳闻直接获知的,而是通过推理获知的。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新政,居然被后起的、一向被中国看不大起的日本打得一败涂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科技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拿来的‘瓜,它背后还有原因(‘蔓),而以前国人没有认识到科技背后的原因。”①于是,主张设议院、办实业、兴学校的戊戌变法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此阶段仍是向西方学习,只是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可以说,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谋求政法变革、改良逐级深入的两次关键性转向。中国传统主流社会的关注点是忠君孝悌的社会伦理,洋务运动把社会关注点转向军事强大,拉动了从传统只注重伦理纲常转向到开始注重军事发展,完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第一次转向。戊戌维新运动则完成了从发展军事到改变旧文化意识和法律体系的第二次转向。”②
问题5: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何同途殊归?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空间的横向联系与比较分析,重在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
中日两国都是在封建制度逐步土崩瓦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萌芽的下的改革,但其结局不同,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的封建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苦心经营,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保守势力顽固,致使洋务运动先天动力不足,革新难度较大;而日本的顽固势力与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没有中国的封建制度完善、坚固和难以摧毁,改革的阻力小于中国。第二,中国的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讠斤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其成员都是封建官僚,受阶级立场局限,不可能有打碎封建制度,重新建立新政权的想法,在改革的目的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彻底性;日本变革运动的主体是武士、大名阶层等新兴的资产阶级,有打破旧制度的强烈愿望,革命相对彻底并具有颠覆性。第三,中国民族结构复杂,思想观念迥异;“日本一般被看做是接近于理想民族国家,本州虽然有朝鲜族、华人、菲律宾人和巴西人,以及一些西洋系民族,但比例不足百分之五,所以在意识形态的推广和政策的实行方面相对容易。”①
问题4和问题5,旨在通过对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我们也认识到,历史空间“不是纯粹的物质空间,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性的涵义,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社会现象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集合体”。②
三、时空观念:认识论与方法论
以上虽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独立的解释,但时间和空间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历史事实都承载着时空,“既是过去、未来、现在,又是空间实践、空间表现、表现的空间”。③“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④因此,“无论是史事的认知,还是史事的评价,其结论能否成立,都需要考量其时空定位是否准确”。⑤而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则为时间的横纵联系是如何在空间上表现的。
时空观念,即运用时间及空间的联系对历史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在进行历史认识时,我们要有将历史史实置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纵向和横向深入解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把握历史事物延续和发展的能力。借用布罗代尔的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笔者将时空表述分为小时空、中时空和大时空,并依据认知逻辑,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将时空观念阐述为以下几个基本维度:
维度1:知道应把历史史实置于一定的历史时空中。
维度2:知道历史史实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维度3:运用时空要素,梳理历史发展的历程,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
维度4:在时空的框架下,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考察、认识与评价。
维度1,知道在进行历史认识时,要把历史史实置于一定的时空中,这是意识与思维方式。第2、3、4维度是具体运用时空进行历史分析,三个维度是具有承接关系的,其中第2维度是基础维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第3、4维度的成果。因为特定历史史实的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小时空、中时空和大时空?划分时空的依据是什么?不同时空下,得出的历史结论不尽相同。
问题6: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见30页表格)
认识历史必须从整体性把握,超越对局部社会时空的理解,超越具体和个别,从联系的视角整体认识历史。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一历史事件对现在及其未来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简介】袁从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