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号屠场》的后现代历史书写策略
2018-10-20郭一兵
摘 要:美国德裔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小说采用了独特的互文艺术、虚实结合以及不确定的叙事模式等后现代历史书写手法,以拼贴式的小说叙事话语建构了二战期间英美盟军对德国文化古城德累斯顿实施地毯式轰炸的历史现实。小说的后现代历史书写策略是作家争夺历史话语权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真相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库尔特·冯内古特 《五号屠场》 后现代主义 历史书写策略
一、引言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Vonnegut,1922-2007)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小说家,其代表作《五号屠场》(1969)一经出版便因其叙事的创新和意蕴的深刻而风靡畅销,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杨仁敬,6)。小说采用了后现代的历史书写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空间界限,扭曲了线性的时间概念,在真实战争和虚幻旅行的交错编织中揭露了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历史现实,质疑了官方历史的真实性。
从历史书写的研究角度看,有对《五号屠场》艺术手法的探讨,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汪小玲教授认为,小说完整地诠释了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理论(汪小玲,16);也有关于冯内古特作品的对比研究,指出《五号屠场》与作家其他作品的文本形成关照,展现了作家对历史真相的严肃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些多元的研究视角反映了《五号屠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政治意蕴,强化了读者对小说文本的能动理解和多元阐释。因此,从后现代历史书写的角度解读该小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拼贴和互文的艺术手法:质疑历史文本
当英美盟军对德国历史文化名都德累斯顿实施大轰炸时,被德军俘虏的冯内古特因躲在屠宰场地下仓库而得以幸存,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次日美国报纸上的新闻却是轻描淡写:“昨晚我们的空军袭击了德累斯顿,所有飞机安全返回。”(冯内古特,2013:38)作为历史文本,这份报纸背后更多的是粉饰太平和隐瞒事实的政治倾向。它既不能满足冯内古特对真相的期待也无法体现美国官方对历史的尊重。出于社会良知与人道主义的道德驱使,冯内古特选择通过后现代历史书写的方式争夺历史阐释权,对官方历史叙事提出质疑。
后现代理论家哈钦指出:“过去的确存在过,但我们今天只能通过历史的文本痕迹,那些复杂和间接的再现——档案、文献、照片、绘画、建筑、电影和文学等来了解它。”(Hutcheon,79)在历史书写的文本制作上,《五号屠场》拼贴了历史纪实、圣经、诗歌、杂志、祈祷文、福音书、四重唱歌曲、士兵的信件以及二战期间美国总统关于轰炸日本的申明等多种文类文本,这些碎片的拼贴构成了德累斯顿轰炸事件的相互关联统一体。这种后现代历史书写的拼贴方式解构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二元对立,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营造了叙事的历史语境,让读者了解到有关当时战争的军事片段和历史碎片。
与此同时,《五号屠场》也拼贴了许多历史文本,这些文本在书中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小说在第九章里拼贴了杜鲁门关于轰炸日本广岛的申明以及大卫·欧文(David Irving)所著的《德累斯顿之毁灭》(The Destruction of Dresden)一书的两个前言,这些历史文本都与德累斯顿大轰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政治话语,这赋予了这段历史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这种拼贴技巧的运用,提供了各个不同话语体系对于历史事件的阐释和解读,使读者有机会从多维度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
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申明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持有原子弹的病态自豪感以及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可怕决心。而从欧文的《德累斯顿之毁灭》中节选的美国空军中将艾拉·希·埃克以及英国空军中将罗伯特·桑德比为此书撰写的两个前言则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对立。埃克的说辞明显是对英美盟军轰炸德累斯顿罪行的开脱,而他辩护的立足点却是战争是由德国人先发起的。战争带给埃克的除了强烈的求胜欲望就是对于他国民众无辜牺牲的麻木不仁。他多次强调了所谓的战争“正义性”并直言自己无法理解为何有些国民对盟军的殉难麻木不仁,却为战争中死去的德国民众而难过流泪。战争带给埃克的病态思维模式已然蒙蔽了他的道德心智和社会良心,他不明白战争其实是无正义性可言的,更没有成王败寇这一说,因为归根结底双方最后都是受害者,战争带来的结果不是殊勋茂绩抑或名垂青史,只是生灵涂炭和满目疮痍。桑德比的立场却与埃克大相径庭。他指出了德累斯顿大轰炸的摧毁力量和悲剧本质,并坦言当时的决策者离残酷战争现实太遥远,在他的言语之中更多流露出的是对不义之战的批判性反思。他所作的前言与杜鲁门的申明和埃克的说辞互文并置构成了冲突对照,不仅讽刺了杜鲁门讲演中对持有原子弹的病态自豪而且击破了埃克话语中关于战争“正义性”的开脱和辩护,帮助被政治舆论和官方媒体误导的人们看到盟军屠杀德国平民的历史真相和残酷战争的可怕后果。人们对于过去和历史的认识往往来自被阐释和编织过的“文本化的残余”,“这些‘残余不但支离破碎,缺乏完整性,它们本身也不乏极为主观的产物”(赵一凡等,195)。这些历史文本实现了文本间的对话,印证了历史记录的不确定性、不可靠性以及撰写历史事件时的个人偏见和政治立场。
但颇具讽刺性的是这些充满政治色彩和个人偏见的文本却是官方史学家伯特伦·朗福德撰写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历史依据,至此,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遭到进一步的质疑和挑战。“在空袭之后二十三年,美国人终于听说了德累斯顿事件,很多人现在知道这场灾难比广岛更加惨不忍睹。所以我必须写入一些相关的东西。”(冯内古特,2008:161)朗福德的说辞粉碎了传统意义上史学家客观严谨的公正形象,暴露了历史话语被政治当权所独揽和篡改的内幕情况。更具讽刺性的是当病床上的毕利理智地开口说“当时我就在那儿”时,面对历史见证者的发声,官方史学家朗福德所做出的回答却是:“他只不过对我们的话进行机械模仿……他得了语言模仿症。”(冯内古特,162)至此,历史真相成了官方史学家的自说自话,事件亲历者却成了隐没于主流历史书写之外的边缘人物而丧失了话语权。文中的小人物叙事与官方史學家的权威撰写相映成趣,实现了文本间的对话,构成了互文参照。这种反差产生了颠覆历史的力量,艾伦指出:“《五号屠场》的力量……在于它的见证力量。”(Allen,99)冯内古特在《回首大决战》(Armageddon in Retrospect)中再次提及:“在1945年2月,德国的德累斯顿被摧毁,十多万人口与城市一同遭到毁灭。当时我就在那儿。”(冯内古特,2013:36)通过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照,冯内古特重申了“当时我就在那儿”的历史见证者身份,对官方历史叙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小说的副标题“儿童的圣战”即臭名昭著的童子军东征也是对德累斯顿轰炸事件的互文指涉,暗指了战争的荒诞乖张,粉碎了官方将战争崇高化的舆论引导和对大屠杀残酷真相的虚伪粉饰。
由于官方报道的轻描淡写和蓄意删改,冯内古特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艺术性历史呈现无疑更能满足读者对于一个被粉饰和隐瞒的历史事件的想象和关注。同时,文本的并置也是为了邀请读者自己去能动地阐释,进而体会隐藏于文本背后的相互指涉和意味深长。冯内古特在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化书写中质疑了历史史料的真实性,颠覆了官方叙事的权威性。
三、虚实交错和不确定的叙事模式:揭示历史真实
虚构与真实的巧妙联结是后现代小说的重要叙事模式。《五号屠场》既叙述真实的历史事件,也按照情节主题的需要虚构人物,并利用虚构人物的视角建构了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历史现实,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小说主要以美国士兵毕利为中心人物铺展叙述,通过这一虚构人物的视角,让读者直面血腥的杀戮和残暴的战乱。借助历史真实人物的小说虚构化,作家真实地展示了盟军对德累斯顿平民的无情屠杀以及战争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荒诞乖张和悲剧本质。冯内古特在小说中有意打破了作家要和叙事者保持距离的惯例,以第一人称出现了四次。他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在提醒读者他们所阅读的不仅是毕利这一虚构人物的战时经历,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至此,作家解构了文学虚构和历史真实的界限,对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和真实的再现。
同时,大量的现实情节也揉入了虚构的故事中。除了小说中心事件德累斯顿大轰炸之外,书中有关肯尼迪的暗杀、马丁·路德·金遭枪击、越南战争以及童子军圣战等历史事件都是确有其事的。文中查尔斯·麦凯博士(Charles Mackay)在其1841年出版的《特殊流行幻觉与集体疯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里痛斥了童子军圣战的罪恶本质,同时指涉了德累斯顿轰炸的荒谬动机。这些真实历史事件的串联并置揭穿了西方政治当局将残酷屠杀粉饰为正义之战和光荣文化传统的历史骗局,暴露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文学史家伊哈布·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王岳川等,33)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作家创作的重要策略元素,他们反对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如同541号大众星球上的特拉法玛多文符号编码,《五号屠场》的叙事结构也是支离破碎,并非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线性发展结构。冯内古特在小说中不仅颠倒了现在、过去和将来,更是混乱地切换空间维度。新历史主义认为:“必须先将对历史的理解看作是一种语言结构,通过这种语言结构才能把握历史的真实价值。”(王岳川,202)在冯内古特看来,传统的历时线性叙述并非揭示德累斯顿轰炸历史事实的最佳选择,因为这场大屠杀是没有逻辑或理智可言的。为了建构历史真相,对不可言说之事进行言说,这种非线性叙事模式是冯内古特努力寻求了二十多年的最终结果。作家对历史书写方式的不懈探索反映了他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坚持以及尊重。
小说中主人公毕利因患有精神分裂而将真实与虚幻、现实与回忆混为一谈。他把这种时空错乱的病症诗意地幻想作穿越旅行,但事实上它更像是通往德累斯顿的地狱之旅。据此,作家在叙事模式上别出心裁地模仿了毕利精神分裂的思维方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如同电影的蒙太奇艺术一般,将现实、回忆、梦境与幻觉随意颠倒和切换,以叙事的杂乱无章对应德累斯顿轰炸事件的荒谬乖张,揭示了盟军屠杀德累斯顿平民的残酷历史真相,展现了战争的荒诞不经和战时生活的混乱不堪。与此同时,读者仿佛也随着毕利视角的混乱切换而置身于不同的时空,常常与衰颓、残酷、滑稽或者怪诞的战时场景不期而遇。这种间断、跳跃、脱节、随意转换的叙述策略与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家另辟蹊径的叙事策略不仅唤醒了公众长期被政治舆论所引导和官方媒体叙事所麻木的心灵,而且有力地颠覆了读者的惯性思维和心理定势,使之以全新的角度深刻反思历史的真实性和战争的残酷性。
在小说的结尾,一只小鸟对毕利·皮尔格林说:“普—蒂—威特?”(冯内古特,196)小鸟为什么会对毕利说话?小鸟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对此作者没有给出他的解释,而是留给读者等待阐释和思索的空间。“德累斯顿是一个开放城市,不设防,没有战争工业,没有值得一提的驻军部队”(冯内古特,123),然而英美盟军为了尽早结束战争竟然以摧毁历史建筑和牺牲无辜平民为代价将它彻底毁掉。这样的作战动机和历史现实是多么荒唐和难以理解啊!这是一句“普—蒂—威特”所能解释清楚的吗?小说留给读者一个不确定的开放性结尾,是邀请读者参与文本的解读和阐释进而体会和挖掘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深刻意蕴。作家运用看似怪诞荒唐实则巧妙深刻的叙事策略对德累斯顿大轰炸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解构与重构,揭露了被政治官方粉饰和边缘化的历史真实,体现了作家超越民族与国度的历史情怀和政治担当。
四、结语
在《五号屠场》这部小说中,冯内古特摒弃了传统的历史书写方法转而寻求一种更为贴近历史真实的后现代书写策略。拼贴的艺术形式塑造了叙事的历史语境,互文文本的并置质疑了所谓的官方权威历史话语,而叙事模式的不确定性和虚实结合则巧妙地揭示了历史真实。冯内古特运用后现代历史书写策略的方式争夺历史意义阐释权,力图为被政治当局消声的历史事件发声。作家通过自传与虚构的结合揭露了“二战”期间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历史现实,质疑了官方历史叙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充分展示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当历史话语被政治权力所裹挟引导,冯内古特另辟蹊径,以小说叙事解构历史叙事,“通过特殊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构,消解了官方叙事的绝对化”。这不仅体现了冯内古特历史意识中超越民族与国度的人文关怀和政治担当,而且展示了他追寻历史真实和探索历史书写策略的可贵精神。
参考文献:
[1] Allen, William Rodney. Understanding Kurt Vonnegut[M].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1.
[2] Freese, Peter. “How to Storify an Atrocity.”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M].Ed. Harold Bloom.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17-32.
[3] Hutcheon, Linda.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72-79.
[4] 库尔特·冯内古特.回首大决战[M].虞建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36-38.
[5] 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M].虞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6] 汪小玲.“文本的歷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以《五号屠场》中“德累斯顿大屠杀”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4):15-17.
[7]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8] 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10] 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作 者:郭一兵,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