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规定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目标与路径
2018-10-20王珩安
王珩安
摘 要 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到职业教育这一子系统中,它规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目标与路径。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内涵和属性出发,“不平衡不充分”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精准定位;优质化、均衡化与个性化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维目标框架;而要协同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推动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广度以及加快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优质化;均衡化;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7-0012-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给教育提出了新命题,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对职业教育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人民期待更加美好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本身却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只有充分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规定性,才能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与人以及与社会之间的联动发展。
一、社会主要矛盾规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供给侧的最新特征,其客观反映了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累积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中的子系统,“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特征是对其发展现状的精准定位。
(一)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逻辑确证
就矛盾本身而言,其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在传递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社会整体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特殊联系。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世界发展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事物的普遍联系”[2],也就是说,每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均是如此。尤其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往往存在较强的联系,使得整体和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经济、政治、教育等都是社会整体中的组成部分,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社会整体的发展现状,是整体形势的客观表征,但“不平衡不充分”这种整体性、总结式的描述却并不具体,究竟什么是不平衡,什么是不充分,在社会整体中是无法言明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现状的抽象描述,但具体体现则是在各个子系统中,职业教育也是其中一个子系统,自然也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在普遍联系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和社会整体之间还存在一层特殊的联系,二者的特殊联系则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一中间变量建立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经济基础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最终成为一种新的形态,经济基础慢慢变化的同时也要求上层建筑随之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因此转变。此外有研究表明,“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3],换言之,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带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转变,最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经济基础这条纽带下,职业教育和社会主要矛盾之间存在这样一层特殊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量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经济基础的变化(质变)使得社会主要矛盾随之转变。通过这种特殊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之后通过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转变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又可以反作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将抽象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具体表现。
综上所述,部分的发展對整体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整体的变化会具体体现在各个部分中,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其实意味着社会整体发生了变化,具体到职业教育这个子系统中,职业教育也同样进入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依据
职业教育目前是否处于一个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阶段还需要事实依据来验证,教育资源差距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集中体现和现实依据。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择三个省市,对这些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情况进行比较,见表1。使用R软件对所选的九个省市进行K-means聚类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九个省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第二类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和浙江,第三类是中西部地区的六个省市,并给出了每一类的教育资源均值,见表2。参照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差距,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较小,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第二,相同地区内部的教育资源之间也存在差距,在东部发达地区,江苏和浙江之间差距较小,二者与上海相比差距较大;第三,从不同类的数据均值进行详细分析,在学校硬件资源的生均占有量上,东部发达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在生师比上,东部发达地区低于中西部地区;在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结构上,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相对较多,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相对较少。综上所述,我国区域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不平衡发展的阶段。
不同地区的差距化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充分。“示范校”“骨干校”等扶优式的发展确实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实力,但“扶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实现“均优”。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甚至还未达到国家提出的基本目标,更遑论“均优”。职业教育的不充分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职业教育规模不足,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约为1599万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2015年2250万人,2020年2350万人”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缺口;二是办学体制有待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权力、责任、利益等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专业设置、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与市场、产业发展存在部分脱节”[4];三是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的标准为20∶1,目前我国仍有接近半数地区还未达到这一标准,并且部分地区的“双师型”教师与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还有待提升;四是教育经费投入欠缺,依照国家标准,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能低于30%。就目前来看,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为10110亿元,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总投入1828亿元,仅占18%,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仍有不足。总之,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处于整体发展不充分的阶段。
二、社会主要矛盾规定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框架
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对美好职业教育的具体表达,受社会主要矛盾的规定,美好的职业教育要聚焦于破解整体质量不高、区域差距过大以及发展活力不足这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优质化发展、均衡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目标框架。这三个目标是协同并进的,从三个相互影响的视角展现了美好职业教育的立体形象。
(一)优质化: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效益取向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既是社会对美好职业教育的首要期待,也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实现以学生技能和能力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共识”[5]。高质量的发展可称为优质化发展,其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效益取向,是突破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发展现状的第一要义。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优质化发展的重点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要满足产业的需求,即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美好职业教育的期待。
为适应“美好”这一需求侧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从内涵入手,实现整体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优质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要具备如下五个特征。一是先进的治教理念。良好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领导团队的高瞻远瞩,领导阶层要有“产教融合”的跨界理念,将“融产于教,以教促产”的思想贯彻落实到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的顶层设计中。二是完善的校内硬件、软件资源。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至少要达到教育支出的30%,学校要具备充足的基础设施供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较多的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三是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而言,技术创新是关键,未来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浸润创新文化的教育,其能够革新技术、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不仅要对接产业需求,还要能够引领产业进步。四是健全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等环节既要体现专业知识储备的系统化教学过程,也要蕴含操作技能累积的模块化任务进程。五是稳定的制度环境。制度是一个复杂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素,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是产教融合的,因此用来规范职业教育运行的制度必须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不能只是产业制度或教育制度,更要有融合的制度来保障“产融于教,教促进产”。
(二)均衡化: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公平取向
美好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质量问题,其次是缩小区域差距而迈向均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教育改革发展要“更高质量、更加公平”,“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强调均衡则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6]。均衡化是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走向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全面质量提升的必然走向。
目前看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甚至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都存在较大差距,当然最为突出的还是区域之间的差距。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点也就是要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具体而言,职业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资源均衡,这种均衡应该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体现,不同地区硬件资源的质量以及生均占有量不能有过大的差距;二是师资队伍均衡,从数量上来说,不同地区的生师比要趋于一致;从质量上来看,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要大致相同;三是人才培养均衡,职业教育最终还是为了培养人才,在教育資源均衡化的前提下,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化最终也要落在人才培养中,不同区域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水平差距不明显。但需要说明的是,均衡并不意味着完全均等,提出这样的目标是为了尽可能缩小客观差距,但不同区域都带有自身的特质,在缩小差距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合理的差异,保留自身的特色。缩小客观差距并不是完全消除客观差距,均衡化目标要尊重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这也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个性化目标。
(三)个性化: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特色取向
优质化和均衡化的结果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不仅仅是优质和均衡的简单加和。诚然,如果职业教育实现了均衡化和优质化的目标,也就基本超越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现状。就新阶段的发展而言,职业教育已经做“对”了,也已经做“够”了,但在“对”和“够”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均衡是尊重差异的均衡,优质又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均优,为了在均衡化和优质化的基础上做到更好、做到卓越,就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内部活力,实现有特色的个性化发展。
职业教育要面向“中国制造2025”“服务业创新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其实质是要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大规模—个性化”供给。“大规模”是指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强旺,“个性化”则指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和个人发展的独特性。职业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体现。
宏观层面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牢牢抓住“产教融合”这个核心,办对接产业的教育(专业设置对接产业结构)、适应产业的教育(人才素质适应产业岗位)、引领产业的教育(技术技能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相对普通教育而言,对学科的重视要变成对专业的重视,对学问的探索要变成对技术的执着,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个性。
中观层面要形成职业院校的品牌效应,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打造自身品牌,走质量立校、创新强校、特色兴校的个性化办学之路。质量立校是要保证所有开设专业的教学质量,并重点扶持学校的王牌专业,打造优质品牌;创新强校是要根据高新科技和新型产业创新专业设置和技术技能积累方式,打造创新的学校品牌;特色兴校则是要推广区域或学校的特色(像景德镇的陶瓷绘画),打造“人无我有”的特色品牌。
微观层面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人成为他自己,成为更有知识的自己,更智慧的自己,更高尚的自己”[7],每个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都是日益增长的,他们不仅希望能从职业教育中获得一份职业并且实现生涯发展,还希望职业教育能够满足每个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少是促进这种需要的满足。因此美好的职业教育必须要尊重个体差异,强化每个人接受职业教育之后的获得感,促进每个人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社会主要矛盾规定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整体质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办好职业教育就是要抓住“产教融合”这个核心,因为深化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根本手段,其要点在于“产教融合同步经济社会发展”“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和“人才供需的双向对接”。
“产教融合同步经济社会发展”是宏观战略。产教融合要成为一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手段,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相融合。具体而言,要结合我国目前的重大发展战略,例如“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发展等,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融入到这些发展战略中,以“产教融合办教育”的手段和“教育先行”的理念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是中观指导。为提高职业教育整体质量,必须健全校企合作制度,鼓励企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强调企业责任的同时要保障企业的权力与利益,通过引导、支持等方式拓宽企业参与办学的途径,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同时也要鼓励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实力,深化校企合作,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供需的双向对接”是微观行动。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并不只是培养出的人才自身素质不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产教融合要打通产业和教育之间的渠道,就必须通过人才培养这一桥梁,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无缝对接。首先,要健全专业调整制度,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保证职业院校合理使用专业调整自主权,使专业设置对接甚至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从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角度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把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内在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搭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等值融通的有效通道。
(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广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时代延展了教育公平的内涵,信息化无疑是优质资源均衡化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8]。数字化的教育资源与传统物质化的教育资源相比,能够更加精准、快捷地传播,更容易实现普及化。为了方便优质资源的传播,可以建立一个公平公开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具体而言要做到“资源众筹共享”“资源类型全面”和“评价机制完善”。
“资源众筹共享”是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指集中最强大的力量,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资源。第一,“众筹”是指政府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照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网罗各个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建设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数字化教育资源自身的质量。第二,“共享”是指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要让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共同享用,不能设置任何特殊权限,确保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
“资源类型全面”是要让所有人都能随时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最优质教育资源。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学得好,还要老师教得好,学校管得好。因此数字教育资源平台面向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团队等,也就是说,数字教育资源平台要传播的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还要包括成功的办校经验、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高效的管理模式等。
“评价机制完善”是数字教育资源平台满足教学需求,及时更新信息,实现更高效益的保障措施。首先,评价过程要公开透明,每个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的师生都能看到评价的过程,也都有权力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其次,评价内容要客观公正,评价内容必须反映出客观的学习结果,这样才能发现资源到底是优是劣。最后,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评价是为了做得更好,要及时接受信息反馈,不断调整资源结构、更新优质资源,保障所有人能够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三)加快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以政府为中心的垂直管理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改革的方向是诉诸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的多元共治,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型是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的关键”[9],即通过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内部活力。治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者文件上,必须要落实在行动中,通过“政策扶持”“问题导向”和“专项引导”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政策扶持”是指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来支持企业参与治理,企业是职业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能力,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来支持企业参与治理,比如财政补贴或者优先优惠提供贷款等。
“问题导向”是要从“谁来治理”走向“治理什么”以及“如何治理”,现阶段治理主体已经基本明确,但具体的治理任务、内容以及方式并不清晰。治理就是要解决问题的,因此必须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问题导向的意识进行针对性地治理,根据问题确定任务,根据任务确定内容,根据内容确定手段。
“专项引导”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专项调控和引导力度,前期在政府财政专项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效,这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经验。因此,目前可以着手设计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和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专项,帮助职业教育提升自身活力,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于珍.教育改革要紧紧盯住社会主要矛盾[N].中国教育报,2017-10-23(2).
[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8.
[3]王磊.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8):80-85.
[4]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职业教育评估报告[Z].2015-12-02.
[5]王福建.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缘起、内涵和社会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08-111.
[6]王琴,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0(7):16-19.
[7]张楚廷,著.关于人的问题[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6.
[8]唐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高校教育改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82.
[9]阚丽.省域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提升策略——基于职教管理模式转型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7(1):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