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 “双翼”
2018-10-20陈为强
陈为强
工作20多年以来,我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听了上百节名家上的观摩课。仔细分析了几十位讲课教师的教学实录,我得出结论:尽管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高招,但是他们的好课主要靠的是他们自己的 “人格魅力”和 “学术魅力”。
“人格魅力”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语言都是从学生学习出发,让学生喜欢、感到亲切,认为老师是可以亲近、值得信赖的人;其次,教师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里认识到儿童学习的三个阶段,即兴趣—自我发现—成就感,所以教师课堂上组织教学不管怎样安排都离不开这三个要素;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具有鼓励和激发学生求知的本领。
“学术魅力”包涵三层含义:首先,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十分准确,折射出教师对教学的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和把握,有着从学科哲学和方法论角度的理解和较高的洞察力;其次,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方式使得学生掌握和理解要学习的知识;最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迷思概念和疑问总是很了解,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点拨、引导或讲解。
“人格魅力”促使学生喜欢老师,信赖老师,从而喜欢他的课,信赖他的课,让学生建立起“尚学”之心。 “学术魅力”会让学生把握住知识的核心、脉络和思维,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和愉快,从而在学习中逐渐学会了学习,成为 “会学”者。学生在学习中 “尚学”又 “会学”,那还会有学不好的吗?
当然,一节好课,教师的 “人格魅力” “学术魅力”都是重要的,但对学生来说,在小学、初中一二年级教师教学上 “人格魅力”的影响似乎更大些,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感性成分居多;而从初中三年级到高中,教师的 “学术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地加大,高中生评价教师更加理性,没有 “学术魅力”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敬重。
教师的 “人格魅力”和 “学术魅力”来源于教师自己长期的修炼。修炼是思想、人格形成的过程,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下面三点:爱自己,即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重,对自己的成就和荣誉,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责任的爱护和尊重;爱孩子,就是了解学生、喜欢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敬业,这里敬业不是指苦干、任劳任怨的干,而是从内心中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所以教师 “人格魅力”和 “学术魅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学习、总结、提升,有时还要有外力的引导、帮助。
教师要认真学习,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底蕴,增加自己的学识厚度,滋养自身的学术魅力,用自己的学术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彰显自己的风度,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