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
2018-10-20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454850王占江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454850)王占江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移位现象比较显著,出现严重的关节面受损;且患者通常伴有软组织损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19~52岁,9例V型,11例VI型;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18~53岁,12例V型,8例VI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治疗方法,首先相对患者经清创,如果患者存在神经血管损伤的问题,应当给患者进行探查修补。①对照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主要实施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外侧干骺端折线,横行切开半月板下筋膜组织,之后将半月板向上翻起,将股骨牵引,使外侧关节面显露;在实施后内侧切口时,首先沿着胫骨内侧缘实施纵形切口,将内后侧干骺端骨折线显露[1]。对患者进行间接牵张复位,将胫骨关节面后暴露出来,对于塌陷关节面进行复位,并对损处进行人工填充[2]。完成关节面复位后,采用“T”型、“L”型钢板对前外侧固定。②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实施膝关节前外侧S形切口,切口从骺骨下缘外侧起,经腓骨小头前上至胫骨结节内缘,塌陷的关节面采用骨膜剥离器向上撬拨起,之后对损处进行人工骨的填充[3]。并将手法复位的方法应用其中,使关节面达到平整的状态,复位良好之后,对关节面进行固定,主要采用松质骨螺钉来固定,之后将两根外固定架针分别钻入骨折的远近端处,并对患者实施单干支架外固定。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情况比较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与其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40例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7.25±28.1)min、术中出血量为(313.19±48.36)ml、骨折愈合时间为(15.55±1.22)周;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1.24±11.49)min、术中出血量为(181.40±17.20)ml、骨折愈合时间为(13.23±1.01)周,因此,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有1例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有1例延迟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0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给予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外固定混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骨折愈合时间;且该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