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均衡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
2018-10-20夏一璞
文|夏一璞
中国的全球治理体系始终体现着中国的大国担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全球治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20世纪末,该理论的提出是为了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对全球政治事务的共同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往的丰富,全球治理不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还扩展到经济、社会、人文、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成为克服经济全球化固有矛盾和现实困境的突破口与重要力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时生动地描述了经济全球化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处境:“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全球化运动蓬勃发展相伴随的是零星出现的“反全球化”抗议、游行、占领运动。进入21世纪,反全球化运动逐渐由区域性、零散的抗议运动转变为具有全球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形成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思潮。
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把脉国际格局新演进,深刻地指出当前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及其派生的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对外交往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建立的,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必须从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经济基础出发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一切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绝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凭借主观意愿人为创造出来的,也绝不会随着人们主观上的反对而消亡。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无疑是社会发展的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当今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上,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处境,如何制定出有效应对措施,如何将全球治理体制、国际秩序导入正确、科学、高效的发展轨道,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既是多数国家的共识,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创新全球治理体系
全球治理,顾名思义,是全球所有国家、地区、人民参与其中,共商共建共享,绝不是也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控独占独享、单独制定规则。中国始终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要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18年6月10日,青岛,五四广场灯光绚丽多彩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谈到,“随着世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全球治理体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既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固有基本矛盾的因素,也有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世界性。因此,作为世界历史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具有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全球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双重特性。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制中,资本主义国家利用领导权、制定规则权、话语权等多方面优势,主导世界秩序,实现在世界范围内资本、技术乃至生产方式的扩张,实现自身矛盾、冲突和危机的转嫁,达到全面掌控世界市场、世界秩序和体系的目的。与之相应,强势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复制和激化固有矛盾的过程,也是其在全世界范围制造、积累和扩大风险危机的过程,更培育了一批反控制、反掠夺、反剥削,追求公平正义、均衡发展国际体系的新兴力量的集结。
时代的发展延伸了全球治理的边界,网络空间和全球公域成为全球治理的新领域。各国对虚拟世界和极地、外层空间等领域控制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对国家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的理解都需要扩宽视野、加深认识。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更要积极地倡导、构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践行以“正确义利观”为精髓的国际交往伦理、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符合人类长远发展前途、社会前进方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国自身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精准把握世界风云变幻,深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与思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精准把脉新时代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内在矛盾的深刻变革,积极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自信与自觉。
凝聚人类共同价值
导致当代经济全球化危机和“逆全球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和世界经济秩序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严重的不平等、不均衡、不充分,从而造成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衰退。这一现实充分说明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旧有全球治理体系和调节机制已无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革命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因此,中国在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问题上,不能缺席、不能失语,必须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不仅是维护中国自身发展和安全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
2018年9月5-6日,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一行访问重庆,了解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图为代比一行在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观
2018年9月9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行,展馆内的“海丝国家馆”吸引了许多客商前来参观
大铲湾码头是深圳市唯一的海路整车进口口岸。码头目前拥有5条亚洲航线,均挂靠“一带一路”亚洲部分沿线国家
中国声音和方案的核心理念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拥护,蕴含着符合全人类发展利益的共同价值,即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到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和利益所在,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发展是每个国家的权利,但同时又要兼顾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利益,因此是在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基础上的发展;“公平”和“正义”是参与国际交往的起点,“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这一论断致力于超越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为目标的狭隘价值体系,有力地还击了西方“霸权稳定论”的陈旧逻辑;“民主”与“自由”体现了“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的国际民主观,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将全人类的利益和关切连接到一起,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分野与对立,摒弃利益对抗、破除零和博弈思维,以人类共同的家园为载体,以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为动力,以人类心灵相通的感情为纽带,以人类共克时艰的意志为激励,以人类共赴充满希望的明天为愿景,创造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走入人类历史的深处、进入人类文明的源头、触碰人类文化情感的本质,在追求共同的物质发展与进步的同时,肯定了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倡导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繁荣的,既包容又充满活力的价值观,有助于将西方主导的不均衡的世界秩序转变为平等多元、广泛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的全球治理体系。
构建全球治理长效机制
今日之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全球治理体系始终体现着中国的大国担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职责要求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不能是危机应对式的短期行为,而应该要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因此,全球治理,中国应以“治”为先,充分发挥定海神针的大国作用,同时要以“理”为本,建立有利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长远性制度安排。
为此,中国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系统安排,建立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二十国集团、中非合作论坛等具有国际巨大影响的组织、活动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的建设;推动督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强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创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治理常态化;积极参与对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新兴领域(网络、深海、外层空间、极地等“全球公域”)、周边区域合作的规则制定;加大对教育交流、文明对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和项目支持力度,发挥中国的公益作用;自觉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