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国企工会职能创新目标浅析

2018-10-19王俊

企业文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会互联网+目标

王俊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国企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也为工会组织职能工作创新指出了明确的时代内涵。许多工会组织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和自身条件下,对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创新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但在实现工会职能创新工作中,依然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存在着诸如平台功能不足,线上线下互动缺乏等问题。本文基于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工会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确定了主要关系者的需求。根据“互联网+”六大特征及主要关系者需求,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企工会职能创新应以企业文化、效益发展、员工权益及员工帮扶为核心目标,积极构建企业“互联网+工会”融合发展新生态。

关键词:互联网+;工会;职能创新;目标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开始与传统产业进行“生态融合”,开始形成新的经济社会生态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企面临重要转型机遇,也为工会组织职能工作创新指出了明确的时代内涵[1]。全国总工会于2017年2月发布了《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突出地呈现了工会的改革目标与创新精神,并要求全国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充分運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2]。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功能替代,而是需要借鉴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创造新的生态体系[3]。“互联网+”与工会的融合既要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更要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工会职能中,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许多工会组织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和自身条件下,对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创新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既有来自于全国总工会的顶层设计,力图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全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也有来自省市一级工会的服务模式,例如江苏省总工会的“一网二微一线一卡”模式、上海市总工会的“申工社”App模式等[4]。对于大部分企业工会而言,更多的则是采用推行“工会信息化”、“工会会员管理和服务智能化”的模式,把互联网技术应用放在首位,仅对工会组织和工会活动行为进行信息化的记录。从企业工会职能与“互联网+”融合效果来看,国企工会目前在落实“互联网+”方面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明确的职能创新目标,无利于新生态的形成[5]。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工会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分析了主要关系者的需求。根据“互联网+”六大特征及主要关系者需求,分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企工会在进行职能创新时应首先确定的核心目标。

一、国企工会各关系主体需求特征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国企工会也在积极的开展“互联网+”与工会的融合。北控集团工会开展的线上职工之家的建设,建设了包含1库2馆3网5平台及1家的北控数字工会[1]。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实施创建了“互联网+”职工服务中心、职工创新创效、推进班组减负等重点工作,以“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展现作为”为工作定位,以“员工与企业共发展”为目标,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为主要抓手[6]。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工会则积极开展“网上练兵”平台建设,内容包括“网上培训”、“网上练兵”、“闯关练兵”、“在线考试”等模块[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会为职工开辟电子职工书屋;武汉铁路局工会探索新形势下“互联网+劳动安全”的劳动保护工作新思路,根据安全重点、现场实际、季节特点,通过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在局、站段、车间三级劳动保护组织中分级组建工会“劳动保护”QQ群、微信群、飞信群,及时向生产一线职工传递劳动安全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1]。

从以上国企工会开展“互联网+”与工会的融合实践可以发现,深入融合的根本在于满足与工会关系各主体的需求。根据1984年弗里曼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要进行各项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与西方国家企业工会单一关系受益主体不同,国企工会的关系主体包括党和政府、上级工会、企业和员工等多个层级,对国企工会需求特征也不尽相同。

党和国家政府需要国企工会做到积极响应和支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能够密切联系员工,听取和反应员工意见,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能够发挥好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作用;并釆取合理的方式维护员工权益,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关系;还需要能够不断提高广大员工思想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促进企业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上级工会则需要企业工会能够将工作机制、活动方式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相适应;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要与基层工作要求相适应;健全维权机制,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企业需要工会能倡导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建立新环境下的现代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能力范围内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员工则需要工会能够帮助他们保障员工经济利益,维护员工的民主权利,为员工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平台。尊重维护员工精神文化权益,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处理和沟通;关心员工疾苦,扶贫帮困。

二、国企工会职能创新目标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及连接一切的六大特征。跨界表现为变革或融合,创新驱动为自我革命,重塑结构为原有结构的打破,尊重人性是互联网力量根源,开放生态为去除制约创新环境,连接一切为“互联网+”的目标。国企工会职能创新应将“互联网+”六大特征与关系主体需求结合起来,体现做到融合效果。

(一)互联网+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支柱,肩负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国企必须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首要目标必然是将体现国企经营和管理的企业文化与“互联网+”融合。企业文化虽然是一种隐形的原动力量,但在国企内部发挥着引导、激励、约束、凝聚等深层次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员工是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对国企工会具有利益的需求。从需求特征的必要性角度上来看,国企工会职能创新应以此为首要。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将企业文化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因此,国企工会组织应围绕这5个要素内容,将“互联网+”六大特征与之融合,逐步完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层次内涵。

(二)互联网+维权

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劳动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员工成为了利益主体。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党和国家政府的需求,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国企承担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和谐的劳动关系即关系到企业兴衰,也关系到社会稳定。而工会基本职责是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对于国企员工而言,这是最根本需求。国企工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连接一切的特征,搭建“互联网+”民主管理平台,及时平衡协调双方纠纷,有效缓解劳动关系的矛盾。特别是对员工维权诉求,做到及时反馈,及时更新维权进展信息,避免出现以往由于职工侵权事件产生的消极舆情成为负面舆论,影响工会组织和企业形象。

(三)互联网+创效

国企工会作为企业员工的组织,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力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国企工会在企业與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更加重要,建设、教育、参与、维护职能作用创新尤显突出。目前,大多数国企工会业已充分认识到引导员工适应新生态条件下经济竞争的重要性,积极利用互联网上充沛的教育资源和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建设网络培训平台。例如职工电子书屋、职工网校、外语大讲堂等网络平台不断涌现,对企业竞争实力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互联网+帮扶

企业工会的帮扶职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一直以来,各级工会都十分重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工会干部应对及时转变帮扶工作思路。利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特征,将职工大数据与社保、医院、民政、法律等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交换,建立员工综合信息库。例如对员工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等数据信息及时掌握,积极主动进行帮扶。充分利用国企工会资源,建立健全劳动薪酬、救急扶贫、生活医疗救助、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对帮扶机制,建立互联网自愿服务协会[7],广泛筹集资金,使帮扶工作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工会帮扶救助的实效。

三、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工会尤其是基层工会发展带来许多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原有的工会工作职能、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与企业需求及员工需求之间会逐渐产生差距。这就需要国企及时转变思维,定位高点,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工会明确职能创新目标,注重工作实效,强化功能设置与科学运作。同时也必须要注意,落实中央“互联网+”战略部署,开展职能创新活动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应对结合实际,例如在平台的选择、搭建、运行、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应多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在现有条件下满足企业与员工需求,并对实际效果进行监控评价,不断更新完善,以促进工会职能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丽娜 .“ 互联网 +” 背景下的工会工作创新 [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18-21.

[2] 李芸 . 适应与超越: “ 互联网 +” 时代的工会改革 [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09): 73-77.

[3] 刘爱芳 .“ 互联网 +” 时代电力企业工会加强班组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J]. 低碳世界, 2017(22): 142-143.

[4] 张宁姝, 盛献飞, 徐忠兰 . 电力工会 “ 互联网 +” 的探索与思考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6(28): 74-75.

[5] 尹芙蓉 .“ 互联网 +” 背景下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路径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5): 70-71.

[6] 刘勇兵, 郭伟, 向松 . 创新融合 “ 互联网 +” 工会工作 [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03): 20-21.

[7] 郭绍燕 . 运用互联网 + 思维 精准服务职工搭建海外项目工会工作新平台 [J]. 工会博览, 2017(08): 28-29.

(作者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工会互联网+目标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进退维谷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