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根溯源 突破创新

2018-10-19刘文洁

企业文化 2018年35期
关键词:寻根民族创新

刘文洁

摘要:谭盾及其多媒体音乐作品《地图》是一部积极探索、挖掘中国原生态民间音乐与现代专业作曲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尝试将原生态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与创新的作品。

关键词:寻根;民族;创新

《地图》全名是《地图——寻回消失的根籁——湘西日记十篇》。是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应邀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创作的一部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他的创作灵感最初源于湘西土家族一位“石头老人”。他能用不同的石头敲击、揉搓出不同节奏和音高的“石头音乐”。谭盾想起这位老人回到湘西土家村,但是,“石头老人”已带着他古老的音乐驾鹤西去。怀着伤感与追思,谭盾开始了他的“听音寻路”之旅,也开始酝酿这幅“音乐地图”。可以说,谭盾的这部作品是以古典大协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间音乐为素材,以现代大型多媒体为手段创作出来的全新音乐巨作。谭盾在《地图》中的交响思维、浓郁的民族文化印记反映了他的音乐创新思想,他在音乐创作上具有宽厚的包容性并展示了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音乐创作态度。“音乐地图”单纯用传统的乐队和人声已不能表现其丰富深邃的音乐内涵。作品通过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寻找一种新的对位观念。即独奏与录像、独奏与乐队、乐队与录像、文字与声音及多轨声像之间的竞奏来表现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跨越时空的全景式的音乐。其中乐队是山水。独奏是人,录像是传统。作品于2003年在湘西的凤凰古城举行了大型户外演出。从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作曲家在创作中的一些新的想法与特点。

一、新音响观念的建立和新音色的开发

西方古典音乐曾以“乐音”与“协和”作为音响美的重要标志。而现代音乐却彻底颠覆了这种建立在物理声学基础上的协和观念。现代音乐创作开发新音响。将生活音响、环境音响等都引入了创作范围。特别是电子音乐的出现,为音乐的创作表现提供了无限音响空间和音色宝库。中国现代音乐家的创作表现在扩大中国音乐创作的音源、打破国界吸收外来乐器音色、电子音色;通过电子技术制造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新音色;开发过去没有使用或不被重视的中国乐器的音色。如谭盾一直在努力开拓出不同于他人只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比如他已经尝试了“纸乐”、“水乐”、“瓷乐”、“陶乐”、等发出自然音响的“音乐”。

二、强烈的寻根意识和展示中国独特的民俗民风

首先,中国现当代音乐家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和展示中国独特的民俗民风——对中国民俗、宗教和神秘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文化(从历史、哲学、诸子百家到神话、传奇、诗词歌赋、绘画等)各层面的深入理解;对中国山水意境的苦苦追求;以及音乐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等,都有着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中国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谭盾迫于对“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谭盾?”这个问题的思考,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去“寻根”,渴望能将西方和东方的理念在自己的音乐里得到融合。他一再提到他是“本着传承文化的理念”在创作,并坚定地表示《地图》的创作代表了我的一种思考,选择了管弦乐队的形式也是出于此目的,希望管弦乐队这种形式可以帮助世界的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管弦乐队具有世界性,这样的话中国文化就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到很广的范围。

其次,以原生态民间音乐为依托,他根据1999年和2001年两次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采集的原始声像素材创作出来的,并且在演出过程中还继续沿用当初的原始声像素材。谭盾他自豪地说:“我的作品<地图》里面一共有九段,每一段我都有自己的绝招,而且这些绝招都是从民间音乐那里学来的。要记住,当你们深入到民间的时候,那此直接的、朴素的碰撞会改变作曲家心中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民族的东西、传统的东西。”谭盾之所以选择〈地图》的素材取自湘西,很可能是由于创作上的“寻根”情结。

三、新音乐体裁、观念的不断涌现

谭盾的创作非常强调视听的结合。他的音乐创新发展是追求一种“視觉音乐”,因为他要将21世纪的音乐与视觉完美结合在起。谭盾要告诉每一位听众,他力图从视听的艺术角度来构思这部作品,《地图》中,他安排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声像记录”影片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部被置于舞台的中心,影像中的民间音乐与现场交响乐在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地图》的演出被谭盾本人称之为‘多媒体音乐会,谭盾曾说“该如何安排声像对位呢?可以有的时候你紧我慢,有的时侯你慢我紧。所以后来就安排了我写的采风日记,即文字和音乐的对位。再后来,我又有意安排了“视觉四重奏”即四轨石头奏的音乐。最后使用民间支声的方法,即四声部的侗族人歌。”我们可以看到,这此创作构想充分显示了谭盾对“音乐创作的新发展”的个人探索和看法。这恰恰表明了我们社会的进步。过去优秀的传统,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好好继承并对其尊重与爱护,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只有新的因素才更具有发展与前进的价值。

正如香港作曲家林乐培所说“从古思中寻根,从前卫中找路。”作为现代中国人有责任在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审慎的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积极地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尝试汲取现代作曲技术和从新的审美角度去创作更具现代意识,现代风格,个性化的中国作品。

参考文献:

[1]石峥嵘.谭盾《地图》的音乐人类学解读[J].中国音乐,2006 (03).

[2]连凯凯.有感于谭盾的《地图》[J].北方音乐,2010 (06).

猜你喜欢

寻根民族创新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MINORITY REPORT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欧美人也爱“寻根”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