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T4航站区软基处理工程7标段技术方案研究
2018-10-19阮政鹏朱鲁荣
阮政鹏 朱鲁荣
摘 要 在深圳机场的软基处理技术施工中,科学方案的应用是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扩大机场运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本文就深圳机场T4航站区软基处理工程7标段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深圳机场;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机场一跑道、停机坪和二跑道与T4航站区相邻地带,本工程软基处理总面积为31.67万平方米,场地基本位于围界之内,大部分场地位于机场既有围界内,受民航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的限制。根据T4航站区详细勘察报告和补充勘察报告的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海积层、冲洪积层及残积层,下伏基岩为长城系混合花岗岩。
2 工程指导思想
本次软基处理不停航施工的指导思想是“保证飞行及施工安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不停航施工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确保飞行安全,严格执行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和施工要求。”[1]
3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3.1 场道区软基处理方案[2-3]
场道区位于不停航施工或净空高度限制区域,采用袖阀注浆+换填处理,方案要点如下:
(1)清理场地内植被、垃圾、道路路面等;
(2)场地就地整平作为注浆工作面;
(3)放线、钻孔、注浆,注浆间距1.4m,正方形布置;
(4)注浆深度进入淤泥下卧层不少于1.0m,注浆顶标高1.5m,上部为空浆段;
(5)注浆后开挖土方至设计注浆顶标高1.5m;
(6)注浆顶面铺设土工格栅一层,填碎石垫层0.3m;
(7)碾压填筑石碴层厚0.7m至交工面标高2.5m。
部分场道区位于既有围界外,现状存在淤泥包,场地淤泥面顶标高约2.5m,采用插板排水+袖阀注浆+换填处理,方案要点如下:
(1)清理场地内植被、垃圾等;
(2)铺设竹笆、土工布一层,土工布采用240g/m2聚丙烯编织布;
(3)铺设0.6m厚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层;
(4)打设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1.0m,正方形布置;
(5)设置盲沟、集水井水平排水系统;
(6)分层填土厚1.5m,不作压实要求,填土层就地利用场内渣土;
(7)填土完成后,排水固结时间不少于7个月;
(8)插板排水固结完成后进行注浆处理,排水固结后场地作为注浆工作面;
(9)放线、钻孔、注浆,注浆间距1.4m,正方形布置;
(10)注浆深度进入淤泥下卧层不少于1.0m,注浆顶标高0.5m,上部为空浆段;
(11)注浆后开挖土方至标高0.0m;
(12)铺设土工布一层,土工布采用240g/m2聚丙烯编织布;
(13)分层碾压填土,碾压填土厚1.5m,碾压填土层就地利用场内渣土;
(14)碾压填土顶面铺设土工格栅一层,填碎石垫层0.3m;
(15)碾压填筑石碴层厚0.7m至交工面标高2.5m。
场道区场地位于地铁11号线隧道结构上方场地,采用换填处理,方案要点如下:
(1)清理场地内植被、垃圾、道路路面等;
(2)开挖土方至标高0.0m;
(3)铺设土工格栅一层;
(4)填筑石粉1.8m厚;
(5)碾压填石0.7m厚至交工面标高2.5m。
3.2 建筑區软基处理方案
在规划的卫星厅区域,采用袖阀注浆+换填处理,方案要点如下:
(1)清理场地内植被、垃圾、道路路面等;
(2)场地就地整平作为注浆工作面;
(3)放线、钻孔、注浆,注浆间距1.4m,正方形布置;
(4)注浆深度进入淤泥下卧层不少于1.0m,注浆顶标高2.5m,上部为空浆段;
(5)注浆后开挖土方至注浆顶标高2.5m;
(6)铺设土工格栅一层,填碎石垫层0.3m;
(7)碾压填土厚1.2m至交工面标高4.0m。
3.3 飞行土面区软基处理方案
机场既有围界外规划土面区场地,采用插板排水固结处理方案,方案要点如下:
(1)场地清理,清除场地内植被、垃圾、道路路面等;
(2)场地开挖整平至标高2.5m;
(3)铺设土工布一层,土工布采用240g/m2聚丙烯编织布;
(4)一跑道北端头现状为鱼塘区铺设1.0m厚砂垫层,其他场地区域铺设0.6m厚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层;
(5)打设塑料排水板,排水板间距1.0m,正方形布置;
(6)设置盲沟、集水井水平排水系统,抽水时间按7个月计;
(7)分层碾压填土,厚度分区确定,碾压填土层就地利用场内渣土。位于机场既有机场围界内土面区范围,已进行过排水固结处理,不需再次进行软基处理,场地整平后碾压填土至交工面标高4.0m。
3.4 机场巡场道路
机场既有围界内侧的机场巡场道路,根据机场运营的安全要求,注浆施工时需保证巡场道路顺畅,巡场道路位置软基处理施工顺序如下:
(1)一跑道区既有巡场道路宽度约3.5m,其余场地既有巡场道路宽度约5.5m;
(2)既有围界及巡场道路两侧场地先行注浆施工;
(3)注浆施工完成后,场地整平振动碾压后修建临时巡场道路;
(4)一跑道区边界和二跑道区边界重新修建巡场道路,T3航站区边界不再修建临时巡场道路;
(5)新建临时巡场道路与机场T3航站区边界既有道路连接,形成临时机场巡场道路系统;
(6)新建临时巡场道路宽度4.5m,距新建机场围界2.0m;
(7)新建临时巡场道路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厚度20cm;
(8)新建临时巡场道路修建完成后,既有巡场道路位置挖除路面结构层,钻孔注浆处理;
(9)待机场后续规划的新巡场道路完成后,新建既巡场道路进行开挖换填处理;
(10)机场巡场道路拆除需满足机场运营的安全要求,经机场集团的同意后方可拆除。
4 结束语
总之,深圳机场是我国建设规模较大的机场,对其进行软基处理时必须保证不停飞,因此在施工重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布置,在多方协调的前提下,对各部分软基情况进行处理,本文只是大致对深圳机场的软基处理技术方案进行了探究,施工技术方案实施后各方监测数据反馈也符合预期标准,相信未来深圳机场可以在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逾,郑志明.基于范例推理的软基处理评价方案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32(12):93-97.
[2] 赵增辉.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16(20):104-105.
[3] 关振长,陈诗,黄明,等.软基处理中土体抗剪强度与压缩模量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01):2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