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初探

2018-10-19王志斌

视界观·下半月 2018年9期

王志斌

摘要:民族打击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创造了鼓、磬、钟等古老的打击乐器,历经几千年的沿革与创新,中国的民族打击乐种类和形式都不断增加和翻新。但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与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改变,传统的民族打击乐面临着潜在的危机。文章在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民族打击乐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希望为弘扬我国民族打击乐的历史瑰宝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历史传承;发展革新

我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和文化大国,在历史的进展过程中打击乐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不过遗憾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很多表演形式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永远地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当前,对民族打击乐的保护措施并不完善,而且可操作性不强,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身为民族打击乐的专业人士,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向前辈们学习,并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打击乐遗产,整理、发掘这些乐种的优秀代表曲目。

一、中国民族打击乐在当代的沿革

1949年以后,民族打击乐开始作为独立的声部活跃在舞台上,乐器制作者们也在不断努力对传统打击乐器进行改革与创新。20世纪50年代,中央民族乐团的蔡惠泉与杨竞明结合民间的堂鼓与腰鼓研制出新型鼓类排鼓,把五个大小音色各不同的排鼓组合成了新型的五音排鼓,其可以发出10个不同的音,高音区热烈欢快,低音区宽厚洪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五音排鼓的问世是乐器工作者对乐器改革的成功案例,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大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重视,并产生了《丰收锣鼓》和《龙腾虎跃》等经典作品。到了70年代,为了培养优秀的打击乐专业人才,国内的音乐学院相继开设了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学科,中国民族打击乐首次纳入到高等学府中。随后,艺术类院校与综合類高校的艺术系也纷纷开设了中国打击乐专业课程,为专业乐团培养了大量的打击乐人才,同时,也涌现了如《关山随想》等大量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的民族打击乐与西洋打击乐相互碰撞,借鉴了西洋打击乐的部分形式与技巧,极大丰富了自身的发展。中国的民族打击乐队陆续走出国门,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巴黎世界鼓乐节、柏林世界打击乐艺术节都出现了中国打击乐人的身影。国内的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与教育家,也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探讨研究打击乐的发展方向、乐器的制作与改革等。同时,作曲家们也创作出了大量新时代的打击乐作品,如《鸭子拌嘴》、《秦王点兵》以及《仓才》等。自80年代至今,中国民族打击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着中国民族打击乐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

1.对传统民族打击乐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打击乐在记谱方面不断革新,带有时代和地域的印记。打击乐在民间的表演和流传本身就具有口传的特点,大家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应用这种表演形式并且将它传承下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于打击乐这种表演形式的传承表现出多种方式和途径。打击乐的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以往,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发展打击乐,合理的记谱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打击乐从原来的艺人传艺到现在的专业化教学,从原来的艺人无谱即兴演奏到现在的专业演奏者熟练地掌握简谱、线谱演奏。中国打击乐艺术发展的规模和高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在国际上愈加令人瞩目,其发展的历程,留下了一代代中国打击乐艺术家、教育家艰难跋涉的足迹,他们详细具体地规范出演奏符号,对传统乐曲进行整理和重新标记,较为完整准确地再现了中国传统打击乐的风采,也为后辈的学习提供了规范化的范本,这对打击乐的继承和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并且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2.对传统民族打击乐人才的培养

对于民族打击乐的发展而言,培养出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和团队是必不可少的,以兴趣为导向在青少年群体中加大民族打击乐的培养和引导,例如,广东民族乐团特别成立了青少年民族乐团和青少年打击乐团,孩子们的表现欲极强,他们把上台演出看作是很光荣、很自豪的事。青少年将自己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中,在这片海洋中尽情地邀游,能够收获到生活中收获不到的乐趣。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新一代体会民族打击乐本身的魅力所在,还能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此外,我国各大音乐院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意在将打击乐通过课堂的形式传播给新一代群体,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方式对于我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打击乐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国内很多音乐培训中心以及少年宫都设立了民族打击乐专业,向更多学生传授民族打击乐器的相关知识与演奏技能,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打击乐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只有真正认识与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将其与当下的文化背景相融合,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的民族打击乐永葆生机。发展和传承中国民族打击乐,是我们每一个专业民族打击乐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我们要勇于改革、积极探索,

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