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教师资问题及对策
2018-10-19朱冬冬
朱冬冬
摘 要: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资问题。本文以L市农村幼儿教师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集中表现在教师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专业素质不高;师资匮乏、教师工作负荷大;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低、流动性大等方面。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政府主要从强化职责,多方合力保障农村幼教师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机制;更新创新模式,积极推进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提高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地位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幼教师资发展,建设一支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师资问题 解决对策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教师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1]。学前教育发展是以师资队伍的发展为前提条件,没有高水平的幼教师资队伍就没有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幼教事业,幼教师资在学前教育事业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农村幼教师资水平作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质”等要求[2]。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得到高度关注,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扶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本文通过发现农村幼教师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幼教师资力量的有效策略。
一、农村幼教师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选择L市农村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农村幼儿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L市农村8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幼儿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及教学经验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幼儿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问题的调查。
(一)教师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
在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女教师的数量多于男教师的数量,占调查总人数的86.67%,男教师占13.33%。目前农村幼儿园男教师与女教师在数量上存在差距,男女教师的人数比例在1:99左右,只有少數幼儿园有男教师,这些男教师的处境尴尬,选择到其他岗位工作,这就造成女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41岁—50岁的教师占教师总数近一半,由于农村条件差,待遇无保障,使得农村幼儿教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使得教师老龄化问题出现,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倾向。教师队伍呈现不合理的年龄梯度,不仅难以保证教育质量,还违背教育规律。
(二)学历水平低、专业素质不高。
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学历水平偏低,初中和高中毕业的教师占47.70%,中专以上占52.3%,硕士及以上的毕业生寥寥无几。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占46.15%,非专业毕业的教师占53.84%,而且有教师资格证的只占36.92%。可见农村幼教师资以专科及以下学历和非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为主体,学历水平较低。
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学前教育培训,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辅助工具不具有特色,只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教育,忽视发展幼儿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农村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不够重视,缺少专业发展的理念,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三)师资匮乏、教师工作负荷大。
在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仅有12.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量正常,49.74%和21.5%的教师认为超负荷和比较大。在“班级教师人数”调查中,仅有26.67%的教师所在班级有3名教师。这些数据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匮乏,教师和幼儿比例不协调,教师教育和保育负担较重。
根据国家和省《全日制、寄宿幼儿园标准》,要求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班分配专职教师,保育员0.8—1人[3]。事实上农村幼儿园大多数实行包班制度,一名幼儿教师负责所有的教育和保育工作,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幼儿园每个班级的幼儿数量较多而教师数量较少,教师和幼儿比例不协调。在一些乡镇,有的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家长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现象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幼儿教师的处境不容乐观。
(四)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低,流动性大。
在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工资在1000元的以下17.94%;1000元—1500元的占62.05%;1500元—2000元的占15.38%;2000元以上的占4.61%。这些数据表明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较低,薪酬少。教师对薪资不满意占调查的69.23%。
农村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生活环境艰苦,现有倾斜政策不落实,导致一些教师心理失衡。农村幼儿园的待遇甚至低于当地农民的收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到位。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有些幼儿教师只是打工,没有签订协议合同,也没有进修、职称评定的机会,处于随时被解雇的状态。导致优质师资都流向发达地区或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水平降低,难以满足当前背景下对优质学前教育的大量需求。
二、当前农村幼教师资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与农村现实结合不紧的教师政策且有其管理缺位现象。
幼儿教师身份是其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重要保障。《教师法》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对占我国幼儿园教师总数1/3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至今连教师身份都未能得到确认,相应的经济待遇与社会保障难以实现[4]。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定岗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也在陆续开展,但幼儿教师不在其列,这极大地影响了长期从事农村幼教工作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农村有编制的教师数量减少,制约农村幼儿教师的稳定性。
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由于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不够重视及管理缺位,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师资水平的提升缺乏支撑和保障,使农村和城市的师资差距愈来愈大,影响我国农村幼教师资队伍建设。
(二)城乡之间有区别的社会待遇,基本权益尚未得到保障。
工资等收入待遇的高低决定了一个行业的职业吸引力,幼儿教师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并不能超脱于经济利益之外[5]。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政府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农村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得不到重视[6]。教师的职称评定情况较差,未评定职称的数量远远高于城市,教师的发展机会减少。幼儿教师的待遇低,其中包括薪酬低、工作环境差等没有落到实处。农村幼儿教师在医疗保险、职后培训等方面待遇很低。这是农村幼儿教师大量流失的关键性因素,抑制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
幼儿教育工作不受到政府的重视,处于边缘地带,对幼教师资的培训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师资配置不均衡,需要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偏重学历、形式单一、内容脱离教学实际,而且脱离教育现实,对教师的帮助没有任何价值。许多培训工作只有城市的优秀教师有机会参加,根本惠及不到农村的幼儿教师,而且城乡幼儿教师缺少交流、探讨教育经验、研究教育课题等。再加上政府没有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不利于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
三、提高农村幼教师资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责,多方合力保障农村幼教师资。
师资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政府的引领作用,为此,政府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并努力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专项用于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强大的经济基础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政府要明确职责,为幼儿教育和教师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财政资金支持,幼儿园可以用教育经费购买教学教具,修缮教育设施,为幼儿创造崭新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加大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让农村幼儿教师享有更优惠的教育政策。由于农村教育处于特殊的环境,国家顶层设计的教育政策在基础教育实施過程中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基于高校、基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幼儿园、社区等同力合作的本位探索。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专门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让学生更加了解农村幼儿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从而提高农村幼教师资的专业素质。通过就业讲座,消除学生城市本位、盲目跟从、攀高枝的心理,积极引导学生到农村任教。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作为一种流动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优化配置,充满活力。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是城乡幼儿教师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农村幼儿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育方面的不足,更新教育观念,同时还可以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具体做法有:一是合作制,例如:农村与城市教师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备课、上课、课题研讨等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探讨有关的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幼儿教师的差距。二是交换制,例如:城镇幼儿教师与农村幼儿教师要互相交换地方并工作一段时间,交流彼此不同的教育方法,并学习更好的教学手段,缩小差距。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使每一个幼儿园都按照标准拥有相应的师资条件,从而为农村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完善资源配置,增强开放流动的新观念,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三)更新创新模式,积极推进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把教师编制标准向农村幼儿园适度倾斜,加强教师编制的落实与监督,实现幼儿教师的有公办编制,吸引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到农村工作,稳定教师队伍,加快幼儿园发展速度。实行农村教师聘任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任聘权由政府转交给幼儿园,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优胜劣汰。幼儿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新模式。通过领导者和教师的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有序地进行,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发展继续教育。针对教师培训模式单一的问题,建立开放、灵活、高效的继续教育新模式,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层次、专业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操作培训。
(四)提高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和地位。
大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让她们认同自己的劳动价值至关重要。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现状才能得到改善,才能解决幼儿教师的经济负担,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政府要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劳动力的价格机制,确定教师最低的工资标准,缩小城乡之间教师工资的差距,增强职业认同感。政府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地方幼儿园实际状况,帮助幼儿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并成为工资加薪的必要条件,为职称评定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善槐.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结构优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8(3).
[2]赵菊敏.农村幼儿园师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4(2).
[3]潘长林.浅析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2011(11).
[4][7]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2008(02).
[5]夏茂林;李军令;韩羽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8(4).
[6]王雁.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前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