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学习思维强化政治素养

2018-10-19司鹏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陶行知原理思路

司鹏

【摘 要】传统的教学关注的是知识主体,当代的教育教学应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对学生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以突出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教学为基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不断增长知识、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关键词】教学引导;政治思维

引言

高中政治的内容,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哲学部分较晦澀难懂,经济学部分深文奥义。有些同学认为课堂听讲,划下知识点,课堂后死记硬背便可应付考试。其实不然,对概念或者原理的短暂记忆只是一时抱佛脚,对知识点浅尝辄止,既不足以应对各型考试,也不利于形成严密的政治学习逻辑思维。因此,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形成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将政治学习融入生活中成为帮助学生形成政治思维的一大助力。

1.由点到面,构建网络

高中政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其中含有大量小知识点。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推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也是不断削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学生按条目背诵知识点,往往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将新学的内容及时与前面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将会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唤醒对就旧知识点的记忆。其中,新旧概念的角度、内容的异同以及同类原理的归纳是较为常见的。利用学科主干和分支将一些小知识点归入一个大类也是比较高效的方法。比如,在阐述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时,主干包括两对关系、两个规律、一个统一,突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鲜明特点: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辨证论运用于反映论。在阐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中,其中包括“一个问题”“两个规律”“一个一般、三种特殊”。在课堂教学之中,及时勾勒出总体框架,有助于避免学生纠结于某个知识点,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2.讲解经典,举一反三

在经历了课堂学习和知识点的宏观认识后,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还位于起步阶段。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那么,如何把抽象的政治思维传递给学生呢?答案是将抽象具象化。在讲解知识点后,布置一个难度适中的经典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这个题目可以想到哪些知识点,运用哪些原理进行作答。最重要的是明确学生在哪儿卡壳,即是想到某部分知识点之后没有办法继续作答。然后,根据学生的已知思路开拓,一步一步完备答案。具体来说,在这个卡壳点,我们又有一个原理,可以对应诠释题干中的一部分。原理和答案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传授如何由卡壳转变为有效思路继续作答,可能是题干中某个知识点,也可能是学生中已知思路中一个原理的固定搭配。最后,在整个题目讲解结束之时,归纳出这类题目的大体思路。这样,有一个经典的思路做基石,学生可以做更多习题来巩固训练这种思路,同时也在题目和思路之间不断磨合,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

3.引导创新,开拓视野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如是说。在学生对知识点和应对题目的思路有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探索政治的海洋。教科书和经典题目是一个小岛,而政治生活是大片无垠的大海。在不断探索大海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加了解小岛是如何形成的。在学习哲学时,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苏菲的世界》《瓦尔登湖》等哲学启蒙书。在学习经济学时,我们可以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易懂的入门书籍。选取高校的公开课,将其放映给学生也可以开拓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政治思维。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并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的积极引导,确保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政治素养,同时政治素养又能帮助学生解决政治学习的难题。政治学习和政治素养相辅相成,作用和反作用同时发生,将有助于学生对政治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

[2]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陶行知原理思路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我的思路我做主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