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区域地理系统化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2018-10-19黎丽群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风沙系统化要素

黎丽群

【摘 要】人地关系是地理课程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着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不宜用割裂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内在联系的教学方式,它偏离了地理高考要求。采用区域地理系统化的复习,利于实现地理教学与地理高考的对接,实现高效复习。

【关键词】区域地理;系统化;复习;重点;热点;地理学科素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理系统内容的命题越来越凸显,更增添了具有地域性的情境创设和命题风格,将地理问题落实到小尺度空间的具体区域来考查,通过图文信息,指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样的命题思路已成为高考“能力立意”为目标考查学生地理学科素养。高三备考实践证明,区域地理是高中系统地理不可缺少的载体和平台。复习中只有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才能让学生利用地理原理更好地掌握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因而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不宜用割裂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内在联系的教学方式,它偏离了地理高考要求。采用区域地理系统化的复习,利于实现地理教学与地理高考的对接,实现高效复习。

一、区域地理系统化复习时,应抓重点,突出要素

1.实施区域地理系统化复习时,应避免复习的面面俱到,应当有选择性,突出地形、气候、河流三大自然要素,然后用整体性原理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绘制联系图,让学生学会总结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例如:

2.对要素而言,可以利用几个区域将具有典型性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地形这个要素,主要抓地形的影响,结合区域特征重点分析地形的影响,可以分为: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对气温的影响(垂直分布、焚风效应、热量交换);对降水的影响(水汽输送、气流升降);对风速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狭管效应)。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①影响水文特征:通过气候影响水文特征:降水量影响流量、气温影响结冰期;通过影响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通过影响落差、河道宽窄变化影响流速;通过影响水土流失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②影响水系特征:影响流向、落差、支流、流域面积、河道宽窄、弯曲。

(3)地形對自然带与农业的影响: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农业区位。

(4)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对聚落密度的影响。

(6)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对线路走向的影响;对线网密度的影响;对布局形态的影响。

二、依据高考动态,选取合适的例题和练习,提升复习效果

高考并不强调初中区域地理的具体知识点,主要考查高中系统地理相关内容,因而在区域地理复习时,在课堂教学中的例题选择和课后练习的选择上应上升到高中层次的学习要求。例题尽量选择近几年的高考题,练习精选近两年各地的质检卷中符合高考要求的题组。在选择时应注重选取具有高考指导意义,训练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掘材料内涵,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题组。选取小区域、小角度、具有承载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题组作为训练题。

三、综合探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区域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区域内各要素的特征,但不能只有分析,对区域的认识不能分割的、平面的,而应当深入了解和理解区域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内某一中心问题为命题切入点,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探究其形成原因,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对策”的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综合题的考试新动向,这类解题思路一般是:

例如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Ⅰ第36题。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本题的设计“立足区域,探究问题,蕴意深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提供试题信息与创设入题情境,围绕“青藏铁路沿线风沙流”主题。引导考生用地理学的视角与方法,理性认识与分析地表环境变化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问题,并就风沙灾害的防止表明自己的观点。本题的命题理念与地理新课程理念有机融合,是一道基于区域的“识其象、析其因、究其理”的典型区域主题探究型试题。题目中的4个设问紧紧围绕“风沙”这一主题,分层次分步骤地提出与主题相关问题,引导考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调动所学过的知识原理一步一步地探索,其蕴含的地理思维要求和探究特质十分明显,为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

区域主题探究式教学定位于“以区域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建构为导向、以原理应用为落脚”,让学生通过对区域主题的主动探究,达成对区域环境特征的正确把握,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辩证认识,以及区域特征对人类活动特征形成影响的感悟。因此,区域主题的遴选,应有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意识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地理视角的形成。

四、关注区域中的热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

地理学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高考试题大多从学科前沿材料为切入点,而这些热点又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中。与高中系统地理主干内容有关的重大时政热点、焦点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我们平时在选材时,要注重选材的时代性、问题性、前沿性的特征,与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直接有关的区域问题,充分挖掘和确定作为“过程和方法”的切入点,以能力为导向,用地理学科去分析、阐释和评价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抓“区域重点,突出要素教学,选择适应新高考的例题和练习,注重综合探究,关注热点问题,人地矛盾,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复习系统化的区域地理,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还可以加深对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风沙系统化要素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时间的年轮
沙枣花
都怪祖先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