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2018-10-19李璇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李璇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代阅读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如学生阅读量偏低、学生阅读碎片化等问题。在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究与摸索中,整本阅读教学思想逐渐初具维形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本文以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作为理论支撑,总结当下语文整本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常见的整本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导读型阅读课、交流型阅读课、比较型阅读课,学生通过对书籍的比较阅读,使得阅读更加深入,对文学作品的主题等理解也更加深刻。

【关键词】整本阅读;教学策略;选修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课外阅读要求都做了的质和量的规定,对课外阅读要求之一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于是整本阅读的需求应运而生。

整本阅读教学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发展中,在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三种适合整本阅读教学的课型。

一、导读型阅读课

导读型阅读课旨在推介好书,开启阅读期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是导读型阅读课的重要使命。

在笔者整本阅读《呼兰河传》教学中,用导学案为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在进行最喜欢人物的分析之后,结合选修教材《小团圆媳妇》进行文本的深入探讨,力图在女性的声音背后,挖掘小说的丰富内涵,促进学生自我思考。

设计导学案(如图1)导学案大体按照重点人物或重点情节划分。思考问题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构建学生的阅读策略。结合通读指导中的摘录、复述、梳理、改写、想象等阅读任务,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引发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初读,教师组织班级交流,重点讨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针对性地再度、三读,形成自己的阅读认识。

教师可选择作品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写作风格、最能体现作品主旨、最能反映情节推进和人物命运的书中片段与学生重点精读。最好与教材中的节选课文进行衔接,深化思考,提升认识及能力。例如笔者对《呼兰河传》整本阅读教学设计中,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确定自己的中心人物后,精读本小说中与这个人物有关的部分。例如《呼兰河传》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小团圆媳妇,那么你就重点阅读选修教材《小团圆媳妇》,如果感兴趣的是冯歪嘴子,那么应该重点阅读第七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批注他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概括与他们有关的事件,及別人对其的评价及态度。在此可借助思维导读帮助分析(如图2),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设置统贯全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中生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分享感悟之中,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名著背后的深意和给予我们的启示,特别是有历史争议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健全自己的价值取向。

二、交流型阅读课

交流型阅读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大多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体现。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班级读书会的构想是在当今强调整本阅读的呼声中逐渐形成的。如笔者的《西游记》整本阅读,在授课之前,请学生阅读整本,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将难以解答的问题留在课上,由老师归类,并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同交流中,探讨文本的主旨及其价值。

通过学生阅读后,提出对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的疑问,在同学之间讨论,并统一其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在笔者的《西游记》整本阅读中,通过学生的质疑整合提出,如图3。

交流型阅读课需要将问题统一分类,为其主题讨论打下坚实基础。在讨论过程中,语文教师切忌树立权威。因为有了权威,就意味着交流无法实现平等,意味着观点会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交流型阅读课中,以读者的身份和姿态参与学生交流,教师和学生一样,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提出的观点给予尊重。

三、比较型阅读课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导读型阅读课和交流型阅读课,整本阅读教学中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型——比较型阅读课。学生通过对书籍的比较阅读.使得阅读更加深入,对文学作品的主题等理解也更加深刻。但是如何上好比较型阅读课,对语文教师的功力是很大的考验。笔者的《呼兰河传》与《长恨歌》整本比较阅读,在《呼兰河传》授课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在阅读中领会叙事角度与叙事技巧区别,从而避开学究式探讨。

比较性阅读需要选择恰当的比较阅读的切入点,与确定比较阅读文本同等重要。语文教师可寻找以上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作为比较阅读的切入点。何时切入也关乎着比较型阅读课能否“事半功倍”。如果比较阅读切入点的时机选择没有把握好,在不恰当的时机进行切入,不但无法使阅读的主题深入,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障碍。

比较型阅读课课型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但同时学生的收获也将会是更深层次的。这一课型一般在高二第二学期较为适用,可通过以文带文的方式,先讲授一篇较为难以理解的小说,然后通过对比阅读,使得学生在理解另一篇同时,习得更多鉴赏手段及方法。

此外,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两种能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阅读交换人生体验的基本方式——亲子共读与师生共读。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而亲子共读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一种方式,它是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同时,在师生共读中,语文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就是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选择整本教学为切入点,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我们的语文课能够激发学生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帮助学生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4-85

[2]朱绍禹.中国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5期

[3]蔡阳合.运用比较法提高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J].文学教育,2011:4期

[4]张素梅.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浅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期

[5]蒋文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1期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