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2018-10-19文丨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龚 琴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遵义医学院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与方法,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立德树人,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在新技术深入思政课堂的时代,高校应当如何应对?遵义医学院的做法给出了答案: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教育的传统模式,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使教学手段方法更好满足学生的期待。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与政治敏锐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政教育活起来。
曾几何时,大学思政课是一堂“抬头率”很低的课。讲台上,老师口沫横飞,不少学生却昏昏欲睡或低头玩耍。枯燥的内容、单调的方法,理论再深刻、教学再精彩,学生的注意力大多只集中在手上的那几寸屏幕上。
为了增加“抬头率”,遵义医学院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上课时,老师常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从外因和内因等不同层面予以剖析,老师则在一旁加以引导。大家在深入的探讨与梳理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学习到许多。
同时创新考核方法,以上课考勤、社会实践、加期末考试定最终的成绩,改变了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做法。
据遵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付延功介绍,为了与时俱进,遵义医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引领贯穿始终,尤其注重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论述、新要求的学习和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由知名学者讲授,为学生解读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理论水平,助力青年学子养成“四个自信”。
付延功同时也是一名思政老师。讲到政治,付政功首先会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政治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治与我无关”。“早餐的价格会受粮食及食物安全储备状况的影响,从我们清晨的第一餐,政治就已经围绕在我们身边”。深入浅出的讲解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遵义医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王琴现在提起思政课就满心欢喜。在她看来,思政课说是一门触及灵魂的课程,它可以重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引她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帮助她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近几年,和王琴一样感受的学生越来越多,付延功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自改变教学方法以来,学生的“抬头率”明显提升,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近年来,遵义医学院思政课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与大学生专业教育、本地红色文化相结合,逐步探索出立体式、多层次的全员覆盖型社会实践新模式,形成全校“课堂内实践—校外社会实践—研究训练”的良性循环体系,构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工作机制。目前,该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统一规划、各门课程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学生对实践教学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结合专业特点的‘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成果,获2013年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教学探索”2016年获遵义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阵地强宣传
意识形态看不见,又摸不着。如何才能将之具体化?这是许多人的困惑。在这上面,遵义医学院有着自己的诀窍。
学校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积极拓展新兴媒体,借力党建工作平台,加强阵地管理,着力构建覆盖广、力度强的宣传阵地网络,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全方位和立体化。
围绕中央、省委、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校讲师团、遵医大讲堂、道德讲堂、青春团校等主题讲坛,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依托校园网门户网站、校园广播站、思政网、官方微信、师生意见箱、校长信箱、易班等平台,加大网络舆论宣传引导力度,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取得较好效果。从2016年至今,师生意见箱共审核、处理师生员工意见584条。通过师生意见箱,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师生员工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时做出反馈,引导网络舆情,不断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通过《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遵义日报》《遵义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成绩。借助校园宣传文化长廊(橱窗)、核心价值观宣传栏、支部党员活动室、黑板报、校园广播站、校史馆、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及时宣传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政策、计划部署,交流先进经验,提高师生的关注率和参与率。
升旗仪式 (罗扬/摄)
加强网上舆情收集和把控,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及时搜集、研判、处置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站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将对相应网站进行整改或关停,尽最大力度减小影响范围,直至问题解决。加强学校网络平台信息审查工作,按照“批准在先、举办在后”,“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内举办的各类报告会、讲座、论坛、学生活动、校园广播、微信、师生意见箱、校长信箱、易班等平台加强管理,并对校内各种应用平台实行不定期检查。
以特色校园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其震路、布君路、张毅路……行走在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会发现这里的路名大多是以人名来命名的。遵义医学院的历史悠久而光荣,前身是大连医学院。1969年,为了支援祖国的“三线建设”,大连医学院整体南迁到遵义。71年的岁月中,遵义医学院涌现出了许多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这些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为遵义医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人名来命名,也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遵义医学院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精品项目。近三年,学校以新蒲校区建设和举办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努力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品牌和精品。做好70周年宣传画册和《在这里,遇见遵医》口袋书的编纂,举办“遵医朗读者”、“在这里,遇见遵医”系列精品栏目,并将该栏目推送参与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活动。完成校史馆、生命科学馆、钟楼桥、雕塑、诺贝尔文化柱、8位学校先贤雕像、医学生誓词雕塑、南丁格尔誓词雕塑、文化走廊等建设,形成具有遵医特色的人文氛围,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举办贵州省教育厅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之戏曲知识讲座及经典折子戏首场演出,举办贵州爱乐乐团承办的毕业季交响音乐会。2018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家京剧院京剧《锁麟囊》贵州高校首场演出活动。在全校女教职工中开展第四届“书香三八”——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读书活动。举办“庆祝建校70周年传统文化作品展”、“小提琴、钢琴音符律动会堂”、“弦歌雅颂·诗韵遵医”诵读、“马列经典朗诵”大赛、“大学生传统文化作品展”等活动,大大提升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坚持“弘扬长征精神、加强传统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注重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以弘扬长征精神“十个一”工程的品牌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做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组建“易班”平台,切实发挥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关键群体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力配合遵义市创文工作,为遵义市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做出重大贡献。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三下乡”、贵州省第十届运动会、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健全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018年8月28日,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慕德贵同志视察遵义医学院时,高度赞扬了遵义医学院在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先进做法。
有心人,终不负。由于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遵义医学院在2008、2012、2017年三次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