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图解设计探析
——以雪上项目为例
2018-10-19王瑾
王 瑾
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平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我国民众的冰雪运动热情。然而,相对于田径、游泳、球类等夏季奥运项目而言,普通民众对冬季运动项目的认知还很陌生。图解设计可以把内容复杂、难以形象表述的冰雪运动常识,以图形的形式简单、清晰地向大众呈现出来。科学、准确、美观的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不仅能使广大群众了解冬奥会的魅力与乐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推动我国更多民众将冰雪运动纳入到日常体育活动中来。
一、推广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的重要性
2015年中国成功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申办报告中,我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作出了“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然而,相对于北欧国家,我国的冰雪运动发展较晚,民众对冬奥会的了解度、参与度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实现“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景带来了阻碍。“带动3亿人上冰雪”不仅指单纯地参与冰雪运动本身,还包括冬季体育器材生产、传播乃至接受知识普及和观赏的人口①。精准而不复杂、生动而不失真的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恰好是让冰雪运动的装备、场地设施、竞技规则等相关知识走近大众的良好宣传形式。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也是将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为一体,而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设计是冰雪运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传授冰雪运动知识的方式上比单纯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灵活多样。
“图解设计”属于信息可视化设计范畴,是信息检索过程中语义关系的图形转换;是通过插图、图表、图形符号等视觉语言,把数据、信息知识中单纯依赖文字无法有效传达的内容进行可视化图形表现。图解可以增强文本的交互性、内容的易读性、视觉的审美性,为受众理解和学习文字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比起冗长的文字叙述,图解可以使专业概念形象化,使复杂的数据统计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省略掉多余的信息和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快速接收信息并引导受众深入阅读和思考。”②在我国,大力推广“图解冬奥会”的宣传形式,让广大群众不断加深和完善对冰雪运动项目的认知程度,是各项备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冰上项目,我国的雪上项目发展比较滞后。因此,本文以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雪上项目为例,探索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设计的逻辑构建与视觉表达,为图形解释冬奥会运动项目常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图1:依次为单板、跳台、越野、自由式、高山滑雪项目主题图形(作者绘制)
图2: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道图解(作者绘制)
二、冬奥会雪上项目图解设计要点分析
1、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构建视觉信息图解,需要挖掘图解主题的丰富内涵,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主题愈突出,信息传递效果就愈佳。图解主题由“内容要素”和“视觉元素”构成。“内容要素”是构成整体中的一个单体,是主题的内在本质,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紧密关联。“视觉元素”则服务于“内容要素”,是主题的外在表征,关系到图解信息的可读性。主题设置首先需要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提取过滤等程序,厘清与主题关联的内容要素,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实现规则性的要素排列,让主题观点更加明确。主题表现则需要“视觉元素”来烘托主题特征,用概括、夸张、特写等表达手法,营造出特点鲜明、写实生动的场景氛围。
就冬奥会项目而言,“冬季”是主题,“冰上”、“雪上”则是构成“冬季”的关键要素。在介绍冬奥会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技术技巧、评分规则等内容时,不能给受众“冰雪不分”的错觉。精准区分“冰上”和“雪上”运动需要通过提取“图形形象特征”来实现。用图形表现特定主题,既可以丰富主题的内涵,又能提供超越主题的开阔想象。③就“雪上运动”而言,充分利用“雪山”、“雪花”、“森林”、“阳光”等图像元素,展现了雪上运动独特的魅力;用不规则棱角形碎片附着运动员的外表,可表达出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晶感觉,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区别于夏季运动的冰雪运动的临场感(图1)。
在碎片化、浅阅读时代,只有增强图解的艺术感、情境化视觉诉求力,才能让信息主题脱颖而出。例如,在表现“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道”的设计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赛道的体量,使险峻的雪山上呈现出一条巨大、醒目的三维立体赛道。蜿蜒崎岖的赛道及凹陷、凸起的坡面,清晰表达出运动员所需要完成的旋转、回转、跳跃等规定动作。赛道两侧插入绿色雪松,结合连绵起伏的雪山和强烈的光影效果,进一步烘托出“雪上项目”主题,给读者留下鲜明的观感体验(图2)。
2、信息准确、浅显易懂
好的图解设计要做到信息传达“简而不失真”“准而不繁杂”。尤其在传达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强调信息表现的“精准性”。相对于夏季奥运会,冬奥会运动项目受众知晓度“低”,运动空间感“强”。图解设计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依据冬奥项目信息的内容属性进行限定取舍、去繁就简,凸显项目基本常识。
例如介绍单板滑雪“U型池”赛,必须将项目内容要素进行“整体与个体” 、“系统与局部”的区分。如果图解秩序混乱、缺失章法,就会造成阅读凌乱,让读者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经过多种表达尝试后,确定以“鸟瞰”角度来表现“U型池”全景,再结合“U型池”局部切面图,就可以把长170米,宽19米,深6.7米,平均坡度18度的 “U型池” 准确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只需扫一眼就能明白传达的信息主旨是什么(图3)。
图3:单板滑雪“U型池”图解
图4:单板滑雪“U型池”赛规范动作图解
单板滑雪“U型池”赛的动作复杂,介绍动作时如果将彩色人物与箭头放在一起,就容易分散视知觉的注意度,降低动作特征的认知度。在图解跃起“抓板、倒立、旋转”等“U型池”赛的动作要领时,用单色人物轮廓线与彩色箭头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突出动作的空间感,也能准确表达动作的旋转、方向、倒立等规范要求,易于读者领悟抓板、跳跃的难度,达到浅显易懂的目的(图4)。
3、形式统一、易于记忆
“平面设计是解决物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活动,过于追求艺术性的平面设计未必能被他人接受。”④图解设计的基础需求不是装饰,而是发挥其易读性。冬奥会是综合性赛事,仅雪上运动而言,就有7个大项,每个大项又包含众多小项,项目内容交叉渗透、相互关联。虽然每个运动项目各具特色,但作为总体而言必须呈现出图解阅读的整体感和系统性。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在其论文《似动现象实验研究》中说“人们在视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会本能地去追求所见事物的整体结构和整体形态,而不只是注意其局部形态。”⑤雪上项目7个大项的图解设计,不能过度追求图解的艺术表现效果,应该以一致的表现风格贯穿每一项运动图解的始终,使图解最终呈现出统一性、系列化的效果,才能使读者减少视觉上的过度跳转,留存深刻记忆。
雪上项目的每一项运动都有独特的装备器材,运动员的服装鞋帽各具特色,规定动作要求也大相径庭。项目图解如果过于拘泥于细节、写实照搬,就很容易致使读者眼花缭乱不易理解。例如,在雪上项目运动员形象图解设计中,统一采用概括简化、删减光影、去除装饰、强化透视的扁平化设计手法,以符号化图标风格全盘考虑所有项目的运动员形象,就能取得统一和谐的图解画面,达到易于记忆的目的(图5)。
三、冬奥会雪上项目图解设计方法研究
1、提取重点,吸引读者连续阅读
信息设计是根据信息对象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特征加以科学和艺术的反映,是对信息对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的客观性揭示与识别传达。⑥在确定图解信息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受众最想知道什么?是以单一的还是连续的形式与读者对话,对话的焦点是什么?例如,雪上项目具有防护装备复杂、技术难度大、场地环境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读者了解雪上项目最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因此,雪上项目图解设计首先要筛选信息、提取重点、进行整合,让读者便捷地找到最关心的知识点,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设计中要注意雪上项目知识结构的连锁性,通过梳理知识点的因果、递进等关系,划定读者最想知道的图解内容,解决一系列的逻辑关系问题,才能吸引读者连续阅读,完成以图会意、解人之惑的使命。
图6:滑雪鞋固定器图解(作者绘制)
图7:固定滑雪鞋步骤图解(作者绘制)
图8:滑雪鞋图解(作者绘制)
图9:有舵雪橇雪鞋底部图解
例如,雪上运动的雪服、雪帽、雪镜、雪靴、雪板等各式装备都各具独特功用,单“脚部”装备就包含非常复杂的信息。调查发现,大多数读者是从如何穿、脱以及固定雪靴、雪板等常识开始来了解冰雪项目的。因此,在图解设计中,增加对于“脚部”装备控件的介绍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具体设计中采用三维立体、浓淡虚实、局部放大等手法,清晰逼真地把装备结构展示在读者眼前;进而以分解图、步骤图、构架图等方式表达前后逻辑关系。这种高度真实、形体美观、逻辑关系明确的图解,很容易诱发读者不断深入阅读(图 6、7、8、9)。
图10:高山滑雪项目图解框架设计
2、构建信息框架,形成阅读层级
图解信息框架离不开点、线、图标、色彩、箭头等视觉元素。“点”可以指代事物,形成焦点;“线”可以指示连接,表示变量和趋势;“图标”可以明确事物属性,拓展信息广度与深度。“色彩”具有分门别类的作用;“箭头”具有方向感。利用这些视觉元素,把每一项雪上运动的场地构造、装备特点、运动技巧、比赛内容、比赛规则等内容要素统一建构在一个组织框架内,通过框架内信息存在的关联性,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就形成一幅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信息导航链接图,从而保证读者阅读每一项雪上项目图解都有章可循。
建立图解信息框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随意的分布信息,而是取决于表达整体关联性的内在规则。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读者从外界获得认知和信息,必然先在大脑中自然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即视知觉的“完结效应”。以高山滑雪为例(图10),“根状”框架图显示出高山滑雪的分类信息层级,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阅历、感悟判断各层级信息之间的关系,把感兴趣的信息串联起来,进而整体获取所需信息。
构建信息框架可以引导读者找到自己喜欢的关注点,并按步骤层级快速检索到关注点的详细信息。如“根状”图中,高山滑雪运动装备可分为“头、身、脚”三个一级组块,“头”再细化出“头盔、眼镜”,“身”再细化出“服装、手套、雪杖”,“脚”再细化出“滑雪鞋、滑雪板”等二级组块。按照这个关联框架结构,就可以把冬奥会全部15项运动的装备体系整体图解出来,使读者充分理解每一项运动装备的独特性与成套装备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以图释义,提升可视化叙事功能
“一图胜千言”是对图解功能的生动写照,文字的书写与阅读都难以避免个人的主观性。图解与文字相比,具有更加客观性、逼真感的可视化叙事功能,可以将抽象数据形象化,挖掘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呈现出具有高度互文性的可视化信息。雪上项目图解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对冬奥会中所涉及到的有因果或递进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图形再现,进而将相互关联的雪上运动项目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描述,以达到读者对运动项目的清晰认知。
图11:单板滑雪发展史图解设计(作者绘制)
图12:雪上空中技巧动作图解
图解具有引导读者把看到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的优势,如同讲故事般带给读者一种融通感。以图解“单板滑雪发展历史”为例,在北京冬奥会官网(http://www.beijing2022.cn)上搜寻,仅出现一段“单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产生与滑板和冲浪运动有关。1983年起举办世界锦标赛,1998年长野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文字描述。这种单纯的文字表述,难免让人产生枯燥的感觉,不能激发受众了解单板滑雪项目的兴趣。完整的“单板滑雪发展史”,包含着大跨度的时间与空间信息。如果转换成“大雪板”图形,就比官网上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具吸引力,还能鲜明传递出单板滑雪是双脚同踏一只宽大雪板,比传统一只脚一个踏板的滑雪更具刺激性的特点。另外,“大雪板”纵向时间轴中植入插图,可以帮助读者把个体事件串联成一条具有叙事功能的完整故事,使读者直观的找到发展史中每个事件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图11) 。
4、形象对比,彰显运动技巧难度
人们的思维联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由具象到抽象,也可以由抽象到具象,其实质是根据眼前的图形来联想类似事物之间关系,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他实物”来印证“本事物”。通过形象对比,图解可以利用读者联想思维与视觉心理上的推论倾向,把静态的、不连贯的图形尽可能地弥补为运动的、连续的完整形象。
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空中技巧”观赏性很强,为了让观众了解空中技巧组合的难易度与复杂变化,图解采用抽象的线条、箭头与具象的人物做对比,力求清晰解答运动员从平台跃起到落地之前所做的各种空翻转体动作。具象图形是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具有完整的现实性与真实感,图解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具象图形。箭头是图解设计中最为常用的抽象图形,箭头的粗细曲直、边角利钝、收缩延展、扭曲旋转等变化,可以表达指示方向、运动轨迹、扩散凝聚等概念。根据图解内容需要,把箭头与具象图形相结合,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循环往复,就容易完整的表达出复杂信息。
图13:跳台滑雪图解设计(作者绘制)
图14:有舵雪橇滑行速度图解(作者绘制)
如雪上项目空中技巧的“直体翻腾”、“团身翻腾”概念,直接用人物形象就很容易表达。但是,诸如“翻腾三周、转体两周”、“翻腾二周、转体三周”等高难动作的表达,就必须用具象人物和抽象箭头来组合对比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揭示和传达“空中技巧”的位置、数量、顺序、方向等难度等级(图12)。
在图解设计中,超越事物的本质规律来联想到另外的事物或者规律,通过另外事物的规律更有力地反映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会使信息的传达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⑦大跳台滑雪是运动员从高于110米高度的跳台上飞跃而下,形成的抛物线极为壮观。为了让读者对跳台高度有更直观的认知,选用人们熟知的北京观光塔与跳台做高度对比(图13)。再如,有舵雪橇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高速滑行时那种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极具观赏性与刺激感。把人们熟知的火车(直达特快)与有舵雪橇做对比,就能给读者带来逼真的速度感知,进而理解有舵雪橇的危险系数(图14)。
四、小结
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成为时下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冬奥会运动项目图解设计可以从复杂的冰雪知识中呈现出一个多层面、可视化的认知世界,帮助读者高效、准确地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并生动形象地理解记忆。图解冬奥会运动项目,既有利于培育广大群众对冰雪运动知识的认知,又可助力实现我国2022北京冬奥会“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
注:图3、4、9、12均参照(日)木村博之:《图解力》,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16年。
注释:
①孙科:《2022北京冬奥会:改革·转型·引领》,《体育与科学》, 2015年第5期,第2页。
②姜淼:《报纸图解新闻研究——以〈新京报〉“新图纸”版面为例》,2017年,第11页。
③芦影:《关于设计与叙述的两个基本问题》,《艺术设计研究》,2013年第3期,第83页。
④商思敏:《实用至上——谈平面设计中的实用性》,《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23期,第88页。
⑤曹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216页。
⑥鲁晓波:《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23页。
⑦姬莹:《信息设计中图形语言的视觉化传达与解析》,《美术学报》,2011年第6期,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