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烧”的植物
2018-10-18
“身体”有病
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有“发烧”现象。有趣的是,许多植物的“发烧”竟然也跟疾病有关。通常,农作物的体温只比周围的气温高2~4℃,假如超出许多,这株植株就该请“医生”了。植物的“高热”就跟人类一样,只有在受到病毒感染时,叶子等部位的温度才会急速上升。
查探植物发烧的“罪魁祸首”,竟是一种叫水杨酸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本来存在于植株体内,有毒,但身单势弱,小水翻不了大浪。可是,一旦植物受到病毒感染,少量的水杨酸便迅速产生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们振臂一呼,“群贼响应”,成千上万个水杨酸弟兄便在最短时间内于植株体内“集合”,形成一支水杨酸大军。这支大军发起“进攻”,植株不得已,只得“关闭城门”,将叶子表面的气孔完全关闭。由于叶子上的气孔在植物中所起的作用就跟人体汗腺一样,这样一来,植株没了这些排汗孔,水分蒸发量大大减少,植株体内的热量发散不了,就只得“发烧”了。而且,水杨酸大军首先进攻的“城堡”是植物的根部,全面影响了根对营养的吸收,营养不足也加快了植物的“发烧”程度。
在水杨酸“进攻”植株的“战争末期”,植株已是全身酸软、有气无力了。它们的叶片只能进行少量的光合作用,根则失去了吸水的功能。“渴灾”开始降临植株,因而“高烧”进一步加重。时间一长,植株就会奄奄一息,最后不得不宣告死亡。
“心理”有病
但是,自然界没有绝对的事情,有些植物的“发烧”并非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这些植株具有阴暗的心理,通过“发烧”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它们是既聪明又有些“小人”的植物。
“小人植物”的第一类代表——天南星、白菖蒲、魔芋、半夏、马蒂莲,它们均是天南星科植物,大多夏季开花,花色艳丽,呈肉穗花序,外包淡黄色、黄绿色、紫色、白色或绿色的佛焰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这类佛焰花序植物在开花时,花部会发“高热”,它的温度比周围气温竟高出20℃以上。而这种产热呼吸往往仅能维持12小时左右,“盛热期”仅1~2小时。短暂的花期,短暂的“高热”,难道仅是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不,你错了,就在它们“发烧”的期间,高温的花朵會散发出一种有怪味的、带刺激的化学物质,如胺和吲哚,它们会迅速吸引苍蝇等昆虫前来帮助授粉。原来,天南星植物们靠“发烧”引诱昆虫,促进了物种的繁衍。
“温柔”陷阱
南美洲中部冻结的沼泽地里,还有一种冒寒绽开的臭菘,它也是一种“小人植物”。为了完成授粉,它们同样散发出“高热”,假造一座“温室”,诱使一些怕冷的昆虫来它们的“温室”小住,从而达到授粉传宗的目的。臭菘是一种佛焰花序植物,花期长达14天左右,就算大雪的严冬,它花苞内的“体温”也始终保持着22℃的温度,比周围的气温高出约20℃。
这些植物为什么会发出那么高的“热量”,让自己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呢?植物学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中大多数植物都具有产热细胞,里面有一种酶,能氧化光合产物——葡萄糖和淀粉,释放出大量热能。它的氧化速度惊人,简直可以同鸟类翼肌和心肌对能量的利用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