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微学校” 办出大特色

2018-10-18朱本双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柿树村小剪纸

朱本双

她,奔走呼号,最终将柿树坪小学保留下来;她,爱校如家,誓把学校建成一流“村小”;她,爱生如子,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她,18年扎根“微学校”,办出大特色……她就是现年39岁的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小学校长蔡春芳,她坚守“村小”,追梦教坛,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传递着一位基层党员教师的正能量。

奔走呼号保“村小”,坚定信心争创一流

2010年,有着12名教师、149名学生的柿树坪小学面临撤并,时任老校长患病住院,副校长蔡春芳挑起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任。在学校执教10余年的蔡春芳不忍心看到母校撤并,更不忍心看到这里的孩子们远走他校,劳苦奔波。“村里没学校了,孩子们要起早贪黑去镇里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差,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成了一大问题,一些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可能引发辍学。我心疼这些孩子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这样简单而执着的想法,推动着蔡春芳为了“村小”奔走。

暑假期间,她顶着烈日奔走在麻家渡镇政府、柿树坪村“两委”、麻家渡镇中心学校之间,进村入户向村民征求意见和建议,向家长了解详情,并呼吁大家一起为了“村小”而努力。“大热天的,我们在家里电扇吹着还流汗,蔡校长挨家挨户地走访,真能吃苦。”想起当时的情景,柿树坪村二组村民许作兵仍感慨万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柿树坪小学没被撤并。蔡春芳挑起了校长这份儿重担,她知道,担子和责任都是沉甸甸的。

学校发展,硬件是关键。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她勤于汇报,争取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学校迎来了建设机遇。师生虽然开心,但是学生必须暂时分流就读,蔡春芳又反复做师生和家长的工作,把学生有序分流到罗家坡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上课,她每天奔走在几个校区,掌握教学情况、校园安全、建设进度等。

2015年秋,标准化“村小”建设完工,整齐的校舍,标准的运动场,彻底改变了“几间砖瓦房,一个破框框,雨天上课避雨忙,桌凳挪得一片响”的校园环境,师生再也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实现了班班通教学,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微机室、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保管室、音乐室、美术室,一应俱全。

硬件设施到位了,但蔡春芳明白,“软件”跟不上,想要把学校建成一流“村小”仍然是天方夜谭。

教书育人,教师为本。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的核心,好学校还得有好老师。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她想方设法为教师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并且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研究学习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

彭老师是一名年轻教师,在一次公开课试讲时,由于教案临时调整,思路被打乱,试讲失败,彭老师很是沮丧。蔡春芳帮她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受到点拨和鼓舞的彭老师恢复了信心,出色地上了一节公开课。

“有困难,就找我。”这是蔡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她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2015年冬,罗老师的妻子身患重病,需人照顾,儿女又不在身边,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罗老师一个人身上。蔡校长得知此事后,亲自去医院探望,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地为罗老师提供帮助和照顾。后来,在罗老师请假期间,她又主动接过了罗老师的教学任务,兼带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让老师们心服口服。

一大批年轻教师逐步成长起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迅速提升,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学校教师参加市、县、镇“教学大比武”,赢得了多项荣誉。

关注留守儿童,做他们的“校长妈妈”

都说“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蔡校长把更多的爱给了留守儿童。

为有效解决学校“留守儿童”失管、失教和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她积极推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电话以及图书、棋类等设备器材,开通亲情电话和视频聊天QQ等,为留守儿童与家长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探索新路,形成措施,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同时,开展“相守计划”活动,设置剪纸、舞蹈、乐器、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活动室,开展德育类、艺术类、体育类、劳技类、科技制作类等多项活动,让留守儿童学相守、玩相守、爱相守。

小乐(化名)和小亮(化名)是姐弟俩,父母离异,父亲带着姐弟俩到麻家渡打工,姐弟二人学习吃力,生活困难。蔡校长在一次家访中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主动当起姐弟俩的“代理家长”,辅导姐弟倆学习,为姐弟俩买衣服、文具、图书等。“蔡校长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留守孩子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校长妈妈”。

“微学校”同样能办出大特色

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蔡春芳立足于本土文化,融合麻家渡镇独有的十星文化、红色文化、绿松石文化,确立“堵河剪纸”为“一校一品”校园特色文化品牌。

麻家渡柿树坪小学的“快乐剪纸”,形成了“有计划、有课表、有场所、有教师、有教材、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班级文化、廊道文化等处处润泽剪纸文化。开发了《文明伴我行》德育系列和《飞舞的剪刀》剪纸艺术两本教材,特别是《飞舞的剪刀》这本教材可以循环使用,学生人手一本,在家对着教材上的指导方法就可以开展剪纸活动。湖北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剪纸传承人”、民间剪纸艺人喻少贞生前曾多次到学校为孩子们上剪纸课,培养教师成为剪纸能手,指导学生学习剪纸。

“每个孩子都重要”,这是蔡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村小”的孩子们,也许享受不到城里和中心集镇学校的优质资源,但他们一样享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权利,一样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蔡春芳说,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改变固有的教育态势,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营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我是重要的”。

麻家渡镇中心学校校长方佼这样评价蔡春芳:“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通过几年的耕耘与学习,柿树坪小学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围,完成了美丽的‘蝶变,成为全镇‘村小的一面旗帜。”

(作者单位: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柿树村小剪纸
柿树的温柔
桃源的柿树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剪纸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
想起那片柿树林(外一首)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