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2在准噶尔盆地昌吉油田吉7井区稠油中的溶解性研究

2018-10-18高敬善但顺华张小红岳红星

中国石油勘探 2018年5期
关键词:井区稠油油藏

高敬善 但顺华 杨 涛 张小红 岳红星 于 岐

( 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2克拉玛依华信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准噶尔盆地昌吉油田吉7井区梧桐沟组发育特深层稠油油藏,上报了7200×104t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但由于地层原油黏度大、埋藏深,热采技术作为稠油油藏的主流开采技术,在研究区特深层稠油油藏的开发中并不适用,具体表现在向油藏中注入热流体时,井筒热损失严重[2-4]。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普通油管时,井深超过1000m之后,井口注入不同温度的热水在井底剩余温度基本一致。大量文献调研结果表明,由于稠油油藏天然能量较弱,弹性采收率一般为2%~4%,注冷水开发稠油油藏会出现严重的水窜,因此注冷水开发采收率较低,一般为10%~20%,实际采收率高低受原油黏度的影响稍有差别[5-9]。国内外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CO2在稀油中具有良好的混相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原油黏度和界面张力,CO2混相驱在低渗透稀油油藏中取得了巨大成功[10-21]。但由于稠油和稀油组分差别较大,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难以借鉴稀油生产和实验结论,所以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及CO2驱油技术在稠油油藏中的适用性难以确定[22-24]。本文通过PVT相态特征实验、稠油注CO2膨胀实验以及细管驱替实验,研究了CO2在稠油中的溶解特性,分析了原油黏度、膨胀系数、地层原油密度、饱和压力、泡点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以及溶解气油比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论证了CO2驱油技术在研究区特深层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可行性。本文旨在通过室内原油注CO2实验和细管驱替等实验研究CO2在吉7井区稠油中的溶解特性,为论证CO2驱油技术在特深层稠油油藏开发中的适用性提供依据。

1 地质概况

昌吉油田吉7井区行政上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在吉木萨尔县城北约14km;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临近古西凸起(图1),面积约为50km2[25-26]。研究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依次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三叠系韭菜园组,二叠系梧桐沟组、芦草沟组、井井子沟组,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缺失白垩系吐谷鲁群,三叠系郝家沟组、黄山街组、克拉玛依组、烧房沟组。目的层梧桐沟组稠油油藏中部埋深为1600m,油层压力为16.41MPa,地层温度为52.3oC,储层孔隙度为6.3%~29.8%,渗透率为 0.08~2749mD。50oC 时地面脱气原油黏度为144~12000mPa·s;地层原油密度为0.9090g/cm3,溶解气油比为29.7m3/m3,属于特深层普通稠油油藏[27-28]。

2 注CO2膨胀实验

2.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为美国Ruska2370-601A型相态分析仪(图2),主要由注入泵系统、PVT筒、黏度仪、闪蒸分离器、地面分离器、密度仪、气量计和气相色谱仪组成。

图1 昌吉油田吉7井区区域构造位置

图2 Ruska2370—601A型相态分析仪流程图

2.2 样品配置

吉7井区原油性质南北差异较大,本次实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J7井、J009井、J1404井以及J1010井等4口井的原油样品。根据SY/T 5542—92《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无汞仪器分析法》规定,全面准确求取了油井当前生产数据,包括地层压力、生产气油比、测气条件、分离器温度和压力等数据。通过对取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区地层原油样品采用溶解气油比配样,配样参数严格参照油藏实际参数(表1)。

表1 实验样品配制参数

原油样品配制后,开展了油气样品组成色谱分析及井流物组成计算,吉7井区4口取样井的井流物组成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研究区4口取样井配置的原油样品C1含量在12.35%~14.98%之间,C2—C10含量为18.25%~27.25%,C11+含量在59.10%~66.72%之间,属于普通稠油的流体组成。

2.3 单次脱气实验

在地层温度为54℃、地层压力为18.57MPa的条件下,对吉7井区4口取样井进行了单次脱气测试。由测试结果(表3)可以看出,研究区单次脱气气油比范围为29~37m3/t,溶解气量较小,属较低气油比原油;泡点压力为5.1~6.8MPa,泡点压力较低;原始地层原油体积系数为1.0435~1.0575,体积系数较小;原油收缩率为4.17%~5.44%,其收缩性较弱;气体平均溶解系数较小,为3.72~4.56m3/(m3·MPa)。可见,原油气油比、泡点压力、体积系数、收缩率、气体平均溶解系数等特征是相匹配的。从密度来看,地层原油和地面油罐油的密度分别为0.8939~0.9056g/cm3和 0.9151~0.9331g/cm3,原油密度较大。原始地层压力为18.57MPa、地层温度为 54℃条件下,原油黏度为 312.7~881.2mPa·s,地层原油黏度较高。原油的压缩系数中等,地层温度条件下,压缩系数为 (0.9720~1.1987)×10-3MPa-1。地层压力条件下,在温度为54~69℃,原油的热膨胀系数为 (6.2342~6.6394)×10-4℃-1。

表2 吉7井区原油样品井流物组成

表3 单次脱气实验数据

2.4 注CO2膨胀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前用石油醚对PVT仪的注入泵、管线、PVT筒、分离瓶、黏度仪和密度仪进行清洗,再用高压空气吹干。之后用实验温度和压力的120%对设备进行试温试压,再用标准黏度油和密度油对黏度仪和密度仪进行校正,并对注入泵、压力表、PVT筒、温度计进行校正,实验过程是分别将不同比例的CO2气注入到实验样品中,并进行PV关系测试、黏度测试、泡点压力测试,研究膨胀系数和溶解气的大小。

2.4.1 原油黏度变化

随着CO2注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原油饱和压力条件下原油黏度不断降低(表4)。当注入气比例达到50mol/mol时,J7井原油黏度与未注入 CO2相比由 396.0mPa·s降低至 132.0mPa·s,下降66.7%;J009井原油黏度与未注入CO2相比由291.0mPa·s 降 低 至 117.0mPa·s, 下 降 59.8%;J1404井原油黏度与未注入CO2相比由306.7mPa·s降低至53.9mPa·s,下降82.4%;J1010井原油黏度与未注入 CO2相比由 880.0mPa·s降低至 289.0mPa·s,下降67.2%。综合统计,在饱和压力条件下,原油黏度下降幅度高达59.8%~82.4%,降黏效果较好。

表4 CO2注入量与原油黏度的关系

2.4.2 膨胀系数变化

CO2注入比例与原油膨胀系数的关系见表5,可以看出,随着CO2注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原油膨胀系数不断增大,当注入气比例达到50mol/mol时,J7井原油膨胀系数增大至1.2240;J009井原油膨胀系数增大至1.1934;J1404井原原油膨胀系数增大至1.1290;J1010井原油膨胀系数增大至1.2405。从表5还可以看出,随着CO2注入比例增大,原油膨胀系数增加的幅度越大。

表5 CO2注入量与原油膨胀系数的关系

2.4.3 原油密度变化

CO2注入比例与原油密度的关系见表6。注入CO2后,原油中轻质组分增加,重质组分相对减少,原油密度随着注入气量的增加及饱和压力的增加逐渐变小。由表6可以看出,随着CO2注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原油密度不断变小,当注入气比例达到 50mol/mol时,J7井原油密度由 0.9011g/cm3减小至 0.8428g/cm3,减小约 6.5%;J007 井原油密度由 0.9056g/cm3减小至 0.8507g/cm3,减小约6.0%;J1404井原油密度由 0.9268g/m3减小至0.8695g/cm3,减小约 6.2%;J1010井原油密度由0.8939g/cm3减小至 0.8445g/cm3,减小约 5.5%。

表6 CO2注入量与原油密度的关系

2.4.4 饱和压力变化

注入CO2后,吉7井区原油饱和压力升高,饱和压力随CO2注入量的变化见表7。注入CO2后,原油饱和压力逐渐上升,当CO2注入量达到50mol/mol时,J7井原油饱和压力由6.20MPa上升至25.20MPa,升高306%;J009井原油饱和压力由6.80MPa上升至 20.50MPa,升高 201%;J1404井原油饱和压力由6.50MPa上升至17.10MPa,升高163%;J1010井原油饱和压力由5.10MPa上升至12.25MPa,升高140%。虽然饱和压力上升幅度较大,但均未达到临界点状态,即吉7井区地层原油注CO2的最小混相压力高于25.20MPa,当接触压力低于该值时,无法达到混相。

表7 CO2注入量与原油饱和压力的关系

2.4.5 泡点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变化

原油注入CO2后,原油体积不断膨胀,原油体积系数不断增大。由表8可以看出,当CO2注入量达到50mol/mol时,J7井原油体积系数由1.0435上升至1.2509,升高19.9%;J009井原油体积系数由 1.0478上升至 1.2504,升高 19.3%;J1404井原油体积系数由1.0512上升至1.2412,升高18.1%;J1010井原油体积系数由1.0575上升至1.2526,升高 18.4%。

表8 CO2注入量与原油体积系数的关系

2.4.6 溶解气油比变化

CO2注入量与原油溶解气油比的关系见表9,可以看出,随着注入气比例增加,原油溶解气油比逐渐增大。当CO2注入量达到50mol/mol时,J7井原油溶解气油比由26m3/m3上升至246m3/m3,增加8.5 倍;J009井原油溶解气油比由27m3/m3上升至242m3/m3,增加8.0倍;J1404井原油溶解气油比由28m3/m3上升至233m3/m3,增加7.3倍;J1010井原油溶解气油比由34m3/m3上升至248m3/m3,增加6.3倍。

表9 CO2注入量与原油溶解气油比的关系

3 细管驱替实验

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本次细管驱替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驱替泵、细管、观察窗、回压阀、分离器、气量计以及恒温空气浴等部分组成。实验所用地层原油样品为吉7井区J7井、J009井、J1404井以及J1010井等4口井的实验室复配油样,其体积系数、气油比、原油密度及泡点压力等参数见表3。

3.2 实验过程

实验前用石油醚对细管进行清洗后,用高压氮气将其吹干,并在实验所需温度下烘干、抽成真空。之后将细管在地层温度为54℃、地层压力为18.57MPa的条件下用死油饱和,然后再用活油置换死油,再将驱替用气体充满中间容器,使用回压阀和驱替泵调节实验设计的压力进行驱替。本次实验共选取4个压力点用于确定最小混相压力(MMP),混相压力以上(满足采收率90%以上)和以下分别应有两个点,针对本次实验测试选取了18.57MPa、25MPa、35MPa、45MPa 4个注入压力进行细管测试。在驱替过程中,气体注入0.4PV以前驱替速度为0.2mL/min,在注入0.4PV气体后,驱替速度提高至0.4mL/min。当注入气体积达到1.2PV时,结束驱替过程。

图3 细管驱替实验装置图

3.3 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细管驱替实验获得了注CO2最小混相压力测试的综合数据,包括4个压力点(18.57MPa、25MPa、35MPa、45MPa)测试的驱替动态数据、气油比和采收率。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注入压力的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不断增大,在45MPa的注入压力下,地层原油采收率为46.68%,表现出非混相驱特征,表明研究区CO2与稠油达到混相的压力高于45MPa,由于混相压力较高,综合考虑地面、地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认为CO2非混相驱更适合研究区。

图4 采出程度随注气量变化关系

4 结论

(1)吉7井区稠油注入CO2时,当CO2注入量为50mol/mol时,地层原油黏度下降59.8%~82.4%,膨胀系数增至1.1290~1.2405,地层原油密度下降5.5%~6.5%,饱和压力升高140%~306%,泡点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升高18.1%~19.9%,溶解气油比增加 6.3~8.5 倍。

(2)随着注入压力的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不断增加,气体突破较晚,当注入压力为45MPa时,地层原油采收率为46.68%,表现为非混相驱特征,说明研究区更适合采用CO2非混相驱油的方式。

(3)注CO2对于吉7井区稠油具有很好的降黏和膨胀作用,表明CO2驱油技术在研究区特深层稠油油藏开发中具有可行性。通过在J1021井开展CO2吞吐先导试验,生产结果表明原油黏度降低约40%,日产油量由1t增加至5t,也证明了CO2驱油技术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和上述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井区稠油油藏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浅谈基层井区的团队建设
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