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郑椒19’的选育

2018-10-18申爱民李永辉曹亚青

中国瓜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炭疽病保护地区域试验

申爱民,李永辉,曹亚青

(1.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郑州 450015; 2.西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南阳 474500)

1 育种目标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于明朝末年传入我国,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1]。近年来,我国辣椒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0万~160万hm2,约占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0%[2],其中河南省是我国种植辣椒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3]。目前,在河南省辣椒生产中,果色为黄绿色的羊角形或牛角形辣椒品种,即俗称的黄皮辣椒以颜色亮丽、商品性好、口感好、品质佳、上市早、市场价格高于青皮椒,而受到种植者及消费者的青睐[4]。在辣椒育种上,杂种优势普遍存在,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的鲜食羊角类型辣椒杂交种使用率在95%以上,国外进口品种基本上达到100%,与常规育种相比,利用杂种优势是解决辣椒品种需求问题的有效途径[5]。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我们以培育优质、丰产、抗病、早熟或中早熟黄皮辣椒一代杂交品种作为育种目标,开展了辣椒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选育及特性

2.1.1 母本的选育 母本‘L230-8-6-3-1’是利用从山东寿光引进的杂交1代辣椒品种‘田宝’经5 a(年)5代分离、单株选择育成的自交系。该自交系主要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开花节位8~9节,早熟;果实为长羊角形,果实纵径25~28 cm,果实横径3.0~3.5 cm,果肉厚度0.3 cm,青熟果黄绿色,果面光滑,单果质量60~80 g,味辣。田间表现对疫病、炭疽病及病毒病抗性较强,结果能力强,结果多。

2.1.2 父本的选育 父本‘L302-5-2-2’是通过‘赤峰牛角椒’与‘台湾特大牛角椒’杂交后,对其后代进行6 a 6代分离选择而育成的自交系。该亲本主要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较强,中早熟,开花节位10~11节;果实为粗大牛角形,辣味适中,青熟果黄绿色,单果质量 90~140 g,果实纵径 20~25 cm,果实横径4.5~5.0 cm,果肉厚度0.36 cm左右。结果能力较强,田间表现较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

2.2 选育经过

2011年配制74个杂交组合,2012年进行组合力测定试验,‘L230-8-6-3-1’בL302-5-2-2’(组合编号11-08)表现优于其他组合。经过2 a品种比较试验,表现优于对照品种,符合育种目标,定名为‘郑椒19’。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辣椒新品种保护地区域试验,并于2016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豫品鉴菜2016011。2018年5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辣椒(2018)410562。

3 试验结果

3.1 丰产性

3.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2014年在郑州市蔬菜研究发展中心进行春大棚品种比较试验,以黄皮辣椒品种‘查理皇’为对照,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经过2 a品种比较试验,均表现抗病性强,商品性良好,丰产稳产,早熟性优于对照品种‘查理皇’。‘郑椒 19’2 a 平均 667 m2前期产量为1 089.7 kg,比对照‘查理皇’增产19.7%;‘郑椒19’2 a平均667 m2总产量为4 166.9 kg,比对照‘查理皇’增产16.6%(表1)。

3.1.2 区域试验 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河南省辣椒新品种保护地区域试验,2015年设郑州、驻马店、濮阳、平顶山、安阳、新乡6个试点,2016年设郑州、驻马店、平顶山、安阳、新乡5个试点。采用早春塑料大棚栽培,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不少于6 m2。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50 cm,株距40 cm,单株定植,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以‘平椒9199’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郑椒 19’2 a平均 667 m2前期产量为768.1 kg,比对照‘平椒 9199’增产 10.6%;平均667 m2总产量为 3 358.1 kg,比对照‘平椒 9199’增产 15.2%(表 2)。

表2 ‘郑椒19’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3.1.3 生产试验 2016年参加河南省辣椒新品种保护地生产试验,设郑州、驻马店、平顶山、安阳、新乡5个试点。采用早春塑料大棚栽培,设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不小于30 m2。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50 cm,株距40 cm,单株定植,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以‘平椒9199’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郑椒19’平均667 m2前期产量为729.4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21.5%;‘郑椒19’平均667 m2总产量为3 861.4 kg,比对照‘平椒9199’增产21.1%(表3)。

3.2 抗病性

在2015—2016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重点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进行调查。调查方法是发现中心病株的第15天调查,要求调查3次重复的所有株数。按照辣椒病情调查分级标准进行发病情况统计及抗病性评价,‘郑椒19’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59、0.48、0.95,对照‘平椒 9199’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3.64、1.31、1.10,表明‘郑椒19’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抗性均略强于对照‘平椒 9199’(表 4)。

表3 ‘郑椒19’在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表4 ‘郑椒19’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

3.3 品质分析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郑椒19’维生素C含量(w,后同)89.6 mg·100 g-1,水分含量94.0%,粗纤维含量1.26%。

4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85 d左右,春季保护地定植至始收61.7 d,属中早熟品种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平均株高92.5 cm,平均株幅78.3 cm,平均第1花着生节位10.1节。果实羊角形,青熟期黄绿色;果面微皱,果实纵径 22~29 cm,平均横径4.1 cm,平均果肉厚度0.32 cm,平均果实心室数2.8个,平均单果质量 70~130 g。抗病毒病(TMV)、疫病、炭疽病。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适宜河南、陕西、重庆、云南、湖北、广西等地早春保护地及春露地栽培。

5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条件及栽培方式,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及定植期。中原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11—12月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大中小棚春提前栽培,11—1月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春露地栽培,1—2月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大棚秋延后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8月上旬至8月底定植。定植时幼苗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有50%以上苗子现蕾,苗高20 cm左右。冬春季保护地育苗,定植前10~15 d要加强低温锻炼,使秧苗能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结合整地,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7 000 kg,过磷酸钙 50 kg,硫酸钾 30 kg 作底肥,深翻细耙,整平种植地块。起垄定植,参考株距30~35 cm,行距 55~60 cm,667 m2定植 3 700 株左右。定植缓苗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发棵。定植初期要勤中耕,少浇水,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结果期勤施肥水以发挥高产潜力。保护地栽培,植株生长旺盛,要吊枝或搭支架防止倒伏,并及时去掉门椒以下的所有侧芽、侧枝,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损耗,并利于通风透光。门椒及早期果要尽量早采,以免坠秧;中后期果达到商品成熟度再摘,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猜你喜欢

炭疽病保护地区域试验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