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明舟,童书世界的“公共外交官”

2018-10-17崔隽赵晓兰

环球人物 2018年19期
关键词:儿童读物曹文轩童书

崔隽 赵晓兰

他曾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来访,现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见证了中国童书走过的“黄金十年”

张明舟的微信头像是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简称IBBY)同事的合影,照片里他和大家站在一起,笑得灿烂开怀。“全世界童书爱好者联合起来”是他的微信签名,也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标记了准确的注脚。

和记者见面时,张明舟身穿蓝色衬衫深色长裤,镜片后是一双温和专注的眼睛,颇有高知精英的气质,乍一看似乎找不到他和童书的联系。直到我们走进张明舟的办公室,看到桌子上、书柜里摆满的各国童书,窗台上装裱精致的彩色铅笔画,手边印有童稚图画的水杯……午后的阳光从玻璃窗倾泻而入,天真童趣隐约可见。

就在接受采訪的前一天,张明舟刚经历了从雅典返回北京的14个小时飞行——9月1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三十六届世界大会在希腊召开,张明舟获选主席,成为该组织最高领导岗位上的首位中国人。在张明舟的故事里,少年时读过的书为他的人生铺上了底色,而现在他努力想让优质的童书去影响全世界更多的人。

童书界的中国声音

“中国童书十几年前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可没法儿和现在比。”

张明舟所说的“那时候”,是2002年他刚接触国际书展的时候。“外国童书和中国童书往展台上一摆,从装帧到内容,书的品质高下立现。书展上我们的童书连精装书都很少见。”

行业的转变从发现差距时开始酝酿。2004年,我国童书出版开始发力,年产值增速达14%,此后迎来了连续10年年产值平均增速10%的高速增长。这是一次狂飙突进的生长,带来了中国童书的“黄金十年”。童书的装帧设计更具艺术性,内容增添了故事性和文学性,品牌作家和畅销书纷纷涌现,曹文轩及其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曹文轩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江苏盐城农村,他的作品常以水乡为背景,讲述小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和在社会变迁中所呈现的复杂人性,告诉孩子们该如何勇敢、如何坚强、如何去爱。他的小说《草房子》再版已接近300次,《青铜葵花》也再版了150多次。

2016年8月20日,新西兰奥克兰,张明舟坐在台下,见证了曹文轩领取国际安徒生奖的历史瞬间——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站上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领奖台。同一场合,张明舟获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副主席。一个是骤得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是让好故事走出国门的阅读推介者,两种力量的汇聚让世界童书领域的中国声音愈发响亮。

在更早之前,曹文轩的《羽毛》能够以图画书的形式走出国门,其中就有张明舟的助力。《羽毛》讲述的是一根羽毛寻找归属的故事,羽毛问了翠鸟,问了孔雀,也问了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来历。张明舟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找人将故事翻译成英文,然后把文本发给了巴西著名插画家罗杰·米罗,促成了一次中外共创图画书的合作。

曹文轩富有哲理和人文思辨的故事加上米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羽毛》在2013年博洛尼亚书展上大放光彩,很快被15个国家翻译引进。后来米罗和曹文轩先后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也为这次合作续上了传奇的一笔。

“一根羽毛托起两座高峰”,张明舟如此形容这次跨国创作,言语中透露着自豪。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工作的16年里,除了负责公共外交工作,张明舟还时常站在作家和作品背后,扮演着推介者的角色,他要让这些好故事和好作家能够被世界看到和认识。

难忘那番纠结与煎熬

张明舟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结缘是在2002年。当时他作为翻译陪同中国代表团赴瑞士参加该组织的世界大会。在那里,他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张明舟喜欢在会场上转悠,观察这里的人。他发现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和艺术,目光清澈,氛围轻松,让他感到久违的温暖舒适。

人们乐于在这里分享故事,而让张明舟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皇后美智子的演讲。美智子说,二战时曾读到几本来自敌国的书,她惊讶地发现,那些“敌人”原来和日本人一样关心亲人和朋友,也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文化。张明舟被她的演讲所触动,也体会到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用儿童读物促进世界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这并不是一句空而无当的口号,直到现在,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加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这个念头在张明舟脑海里闪现了出来。和不同国家的组织机构交流合作,和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成为童书事业的“公共外交官”,这些对张明舟来说再熟悉不过。毕竟,他曾是外交部亚洲司一名真正的外交官。

上世纪90年代初,柬埔寨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而张明舟的工作正是参与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等柬埔寨高层来访,以及担任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的英文翻译。紧张的工作让张明舟在短时间内积累了许多外交经验。

正当张明舟在外交部忙得乐此不疲的时候, 一个不得不辞职的理由为这段经历按下了终止键。

原来,张明舟的家人为了不耽误他的事业,一直向他隐瞒家里的经济状况。千里之外的张明舟忙于读书和工作,并不知道家中已经困窘到何种境地,“我回家发现,家里已经连鸡蛋都舍不得吃,要攒着卖钱了”。

张明舟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三天三夜没合眼。原本不抽烟的他扔了满地的烟屁股。经过一番纠结与煎熬后,他决定辞职。离开外交领域,张明舟先在旅游行业工作了两年,后来又自己创业,实现了帮扶父母和兄弟的愿望。

直到2002年的瑞士之行,他才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找回了遗失的外交梦想。这一次迈入的童书世界,其实早在少年时就已经为他敞开了大门。

依兰少年的“童书奇缘”

张明舟曾写过多篇怀念童年往事的随笔散文,文章里他念念不忘的是凛冬时节漫天的暴风雪,燕子和老鹰的空中激战,母亲手中美味的酸菜。这是他的家乡依兰,也是属于张明舟的游乐场,1968年他出生在这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北的小村庄相对闭塞,对张明舟来说,北京、县城和珠山村就是他所认知的地理名称。谁要是去趟县城回了村,张明舟觉得这个人“简直全身散发光芒”。他不知道黑龙江省,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

少年时期,张明舟很少有书可读。那是一个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同样匮乏的年代,张明舟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阅读文字的机会,烟盒、报纸插图他逮着就看,期末发下来的新课本他总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他至今还记得糊墙的报纸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标题和关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新闻报道。

《小种子旅行记》是张明舟靠捡废品攒零钱买的第一本童话书,讲述的是柳树种子在春风中打着伞要去“地角天边”旅行的故事。他长大后回想,这本书触动自己的,是小种子对神秘远方的美好向往,以及追寻过程中的乐观与勇敢。

小种子的远行是去“地角天边”,张明舟第一次的远行则是离家上大学——他要从依兰转车到哈尔滨,接着从哈尔滨坐36小时的火车抵达上海,到上海外国语学院就读。

临行前,二哥特意嘱咐他,上车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从报纸上剪下一篇《旅行须知》讓他好好学习。母亲给张明舟缝了贴身肚兜,肚兜里装着粮票和500元钱。张明舟小心护着,老老实实坐了一路车,不管谁搭讪都没敢吭声。

“对上海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地方真大,人真多啊!”

如今,张明舟的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用他的话说是“跑遍了无数个‘地角天边”,但每次看到壮丽的风景,他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一幅童话般的画面:“地角天边”的一块岩石后面,小柳树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在阳光下顽强地生长。

读完《小种子旅行记》之后,张明舟慢慢接触到了更多童话故事,特别是读到《皇帝的新衣》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觉得这个“姓安的”作者很厉害。直到很久以后,他才记住这个人叫安徒生。

2002年,张明舟在丹麦见到了小美人鱼雕像,还拜访了安徒生故居。在那里,张明舟看见了安徒生亲手制作的剪纸以及他送给爱慕女士的一缕金发。临走前,张明舟与这位“姓安的”的画像合了影,像是完成了小时候的一个心愿。

童书曾为这名依兰少年打开一扇窗子,书中的故事也一直是他观照内心的一面镜子。现在,张明舟仍相信童书所拥有的力量和美,“每个民族都能有一面镜子,每个民族都能打开一个窗口,我想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世界了”。

猜你喜欢

儿童读物曹文轩童书
本期导读
两袖清风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应尽快为“儿童毒物”“消毒”
童书与童年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