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年的故事

2018-10-17付润渭

关键词:三脚架巴马电教

付润渭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从事电教这个行当,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年。人生苦短,二十年足夠覆盖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了。然而我的韶华,已然全部投入到了电教工作中。站在年龄的山口,岁月之河在身边滔滔而过,流过那些满载着或激动或悲伤或怀念或感慨的堤岸。大浪淘沙后,我仍守望于此地。

洪灾猛于虎。但于我而言,1998年那场大洪水却是一道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哈尔滨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水情就是命令,服从就是需要。根据组织安排,我被紧急从香坊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借调到区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协助组织部同志一起赶赴堤坝,拍摄抗洪一线党员与洪水奋战的场面。

面对洪灾,党员干部身先士卒,风雨中筑石垒坝,烈日下扛沙运木,洪水中强堵“管涌”……十几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诞生了无数真实感人的瞬间。我们拍的电教片《洪水面前的共产党员们》记录下了这些最可爱的人,部分珍贵的镜头被新闻媒体采用播发。初出茅庐,就小有成就,当年的我心中窃喜了好一阵儿。但是今天,想想那所谓荣耀,其实不过是浮光掠影——若无同僚们的奋勇抗灾,哪来直指人心的精彩瞬间?

想清楚这一点,我用了一整个职业生涯的时间。镜头背后的人,要学会退位成全。

江水涔涔,泥沙俱下。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渐就淡忘了许多事。不过,也总会有那么几件事始终不能忘怀,刻骨铭心。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尚未普及。为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好地接受远程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党和政府投资开辟卫星接收频道,用以传播方针政策。具体落实中,我被组织上安排去配合市电教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到香坊区46个终端站点安装“大锅盖”(卫星接收器)。安装期间,“登高”成了工作中的重头戏,每天要将安全绳绑在腰上,爬到村部屋顶。爬过一村又一村,没有节假日与休息日。我还记得,只用了20多天,我便完成了安装任务。如今,全区51个农村终端站点和117个社区站点已全部开通网络,条件好了,设备新了,与以前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心里最怀念的还是当年我爬高就低、费尽力气安装的那些“锅盖”。

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干“电工的活”。“电教”与“电工”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可是,当组织需要你的时候,群众需要你的时候,“电教”还真的需要变“电工”。有时候,电教人仿佛无所不能。

从新闻科转战电教岗位,改变的不仅是隶属关系,还有贴身“装备”和“战斗”的姿势。“装备”从一支笔,变成了摄像机、麦克风、照相机及三脚架;工作的内容变成了策划、采访、撰稿、拍摄、后期剪辑,什么都得干,什么都得会干。做电教的,经常“一个人就是一个摄制组”。而且,不仅只是如此,有时候,还要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有一次接到拍摄《巴马香猪及东北民猪的科学饲养》课件的任务,使我开始了“与猪共舞”的生涯。为了抓拍巴马香猪产仔全过程,我钻进了猪圈。也许我浑身带着陌生的气息,猪舍里的猪很不安,它们不知道自己此刻是“演员”,极其不配合。好不容易找好角度放下三脚架,它们却跑向了别的方向。要不就这样算了,对付着拍一下?可我很快就压下了这个念头——这是讲实用技术的片子,画面必须准确到位,哪能对付?后来养殖户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喂两回猪,猪和我熟了,就不会惊了。就这样,我学会了喂猪。喂着喂着,片子果然也就拍好了。后来这个片子荣获了哈尔滨市第十二届党员教育片观摩评比一等奖,也很受农民观众欢迎。

我想,养猪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养心”的过程吧。电教人就要实实在在地把心贴近农民、扎根泥土,如此他的工作才会有意义。

回首流年,何愁风雨?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更满意自己的人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三脚架巴马电教
18F-Flurpiridaz的制备及其在正常巴马小型猪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贺州至巴马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工程获批
延续经典 畅想未来 捷信百年纪念系列三脚架、摄影包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巧放三脚架
带上磐图拍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