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时代的农村墙面标语

2018-10-17周颖昳

新城乡 2018年9期
关键词:标语墙面电商

周颖昳

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走在广袤的乡村,墙面上的各式标语常常引人注目。这种乡土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记录着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时刻,它浓缩了时代变迁,见证着社会发展。

政策传达,经济先行

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铺天盖地出现在农村的墙面上,同一时期标语还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等。

197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安徽凤阳县东部小岗村一个茅草房内,18位农民冒险在一份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当很多村的后墙上出现“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标语时,村民们争相围观。

自那以后,农村各地的墙面上,以往的政治口号逐渐被发展经济、发展教育、计划生育、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宣传标语替代。

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等标语长时期、不间断地强力宣传,这些标语在墙上存留的时间也是最长的。直到2015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开,“一个太少 两个正好”“一对夫妻准生俩娃 一个养爹一个养妈”等鼓励二孩生育的标语出现。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理论,那“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样的标语就是非常直白朴素的方法论了,泥泞的农村公路被水泥马路替代,各种农产品走出农村,换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人才。直到现在,在农村,尤其是山区,修路致富的思想一直深入人心。

广告开花,电商独秀

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开始拥有有线电视、无线手机,再到如今的互联网、智能手机,与此同时,各种商业广告开始出现在农村墙面。

“上佳缘找媳妇儿,种地有帮手”“学好外语发家致富,沪江网校最有帮助”“隔壁的孝子都给爸妈买荣耀7了”……而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商业广告也层出不穷。

近两年,互联网流量越发昂贵,一线城市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互联网公司开始寻找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2014年,一拨互联网公司的农村墙体广告在朋友圈刷屏,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成为墙上主角。

“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这样的电商标语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中国近十亿农村人口就像一块未曾开发的宝地,如此广阔的市场,让互联网商业巨头们垂涎三尺。最新的情况是,随着直播平台将触角伸向农村,一些直播平台的广告,吸引着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

有关统计称,农村墙体广告的占比中,农资类广告从2011年的76%陡降至8%以下,汽车类广告从2011年的3%升至20%以上,电商类广告从无到有,如今已经超过40%。图文并茂的广告宣传语开始成为农村墙面的一大亮点。

宣传创新,营造氛围

一直以来,农村墙面标语都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宣传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农村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墙面标语的内容不仅限于国家政策,目的更不只是宣传,更致力于营造和谐氛围,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一幅幅漂亮传神的山水画,一条条富含哲理、明白实在的谚语、政策解读,一首首合辙押韵的歌谣、顺口溜,在乡间村头扮靓新农家。近些年来,街头巷尾一面面精心装扮、图文并茂的“文化墻”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工具。农村“文化墙”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设计更创新,将民风民俗、传统美德、科学知识、卫生常识以及兴农惠民脱贫攻坚的新政策、城乡的新变化、新面貌等以绘画、书法、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展示、呈现。

在信息传播手段日趋多样的今天,作为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墙面标语仍将活在我们的视线中,持续见证每个时代的变迁。

猜你喜欢

标语墙面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标语变变变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开关的美丽衣裳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