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 缝
2018-10-17王向阳
文/王向阳
小时候,每年到了寒冬腊月,妈妈都会请郑宅上街路的一对姐妹上门,为全家做衣服,少则一天,多则两三天。姐姐叫郑竹云,是师傅,妹妹叫郑竹仙,是伙计。姐妹俩轻声细语,和和气气,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在邻近三村蛮有名气。
郑竹云从小读书刻苦,成绩优异。小学毕业以后,“文革”中,郑竹仙辍学了。
辍学以后,郑竹云开始学裁缝做手艺。按照规矩,三年学徒期间,没有工资,或许是她表现出色,第一年底,师傅给她十块钱红包。她很懂事,就把这笔钱买成礼品,春节拜年时送给师傅。
出师以后,郑竹云带着妹妹一起早出晚归,做东家生活。裁缝的工作时间特别长,民间有“泥水木匠,日头三丈。裁缝篾匠,门口等天亮”的说法。其实,各种工匠开工时间不同,除了行业歧视,还有体力轻重的因素。泥水匠和木匠均系重体力活儿,一天做8小时;裁缝、篾匠为轻体力活儿,一天做9小时以上。
当年大多农家生活贫困,做新衣服的布料以自家纺织的土布为主,有本色的白布,也有染过的蓝布或黑布。我家因为爹常年在外做木匠,手头有几个活钱,生活条件好一点儿,除了妈妈自己织的土布,还从供销社的生活用品门市部里扯几块洋布。记得我家做得最“豪华”的衣服,是一件“分析大衣”,上有毛领,下可分层,脱卸清洗,不仅保暖,也很洁净。
裁缝用的尺子与众不同,叫作三元尺,每尺长三十五厘米,比市尺略长。其实,三元尺本是轩辕尺的讹传。根据《周易·系辞》里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裁缝就奉轩辕黄帝为祖师爷,把尺子叫轩辕尺。
到了39岁那年,竹云踏上创业之路,办了一家衬板厂。第二年,她彻底告别了裁缝生涯。在我印象中,裁缝以女性为主,但上小学以后,才知道同学王东晓的爷爷王壬申和爸爸王海泉,都是男裁缝。
壬申师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裁缝,从9岁开始学手艺,三年徒弟,三年半作,三年伙计,18岁才出师。徒弟没有工资,半作有一点儿,伙计高一点二。俗话说“三年徒弟混混过,四年半作真难过”,徒弟躲在师傅的翼羽之下,无须自己动脑,而半作往往需要自己独立操作,遇上难题只有苦思冥想。师傅不会主动教你,要徒弟自己看,还要偷偷看,学得很慢。
壬申师学裁缝的时候,师傅的规矩很大,稍不称心,就要打骂,手头有铜尺,就用铜尺打,手头有烙铁,就用烙铁打。壬申师的长子海泉师本是一颗读书的种子,阴差阳错,做了裁缝。早在1962年,他只有18岁,就读的义乌师范学校停办,辍学回家。他是老大,下面有五个弟弟,两个妹妹,光靠他爹一个人做裁缝,负担很重。于是,他放弃教师梦,跟着他爹学裁缝,做东家生活。
做裁缝这一行,令海泉师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冷字,三九严寒,坐在洋车上缝纫,虽然戴着毛线手套,还是十指发麻,再冷也不能烘火熜。好在海泉师学裁缝的时候,已经普及洋车,而他爹壬申师当年学裁缝的时候,都是手工缝纫的,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辛苦归辛苦,海泉师做裁缝以后,家里的收入提高了。以前他爹一个人做的时候,每天工资两块五角,现在两人做了,每人一块八角,加起来有三块六角。
三年以后,海泉师出师了,从此自立门户。做裁缝也要有生意经:第一个是做得快,做得多,才能赢得东家的欢心,每天起码做三套衣服,甚至四套,尤其是下半年,夜长日短,如果赶不出生活,东家下次就不请你了;第二个是省布料,不浪费,主要看碎布多不多,农家自己织的粗布好一点儿,尤其从供销社日用品门市部买的洋布,一点儿也不能浪费,即使剩下的碎布,也要做成鞋面等,物尽其用。
早前,家乡有“裁缝不落布,三天一条裤”的说法。传说有一个大户人家,为了防止裁缝偷布,同时请了三个师傅。东家把他们安排在楼上楼下三个不同的地方,做相同的衣裳,心想如果所用的布料不同,裁缝就会露出马脚。时值严冬腊月,天降大雪,有一个裁缝高声感叹:“雪落三丈。”其他两个裁缝听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扯下三尺布,装进自己的腰包,而东家浑然不觉。
海泉师不仅不落布,还自掏腰包,贴给东家。有一次,他不慎把布料裁短了,做不成衣服,就对东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说今天人不舒服,把布料带回家里做,明天把衣服带回。回家以后,他自己贴钱买了一块新布料,做成衣服,瞒过东家。
直到1999年,海泉师离开家乡,远赴甘肃兰州,办起服装厂,做起自产自销的服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