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体会
2018-10-17顾冬芹
顾冬芹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江苏 徐州 221000)
产后出血是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诸多诱发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宫缩乏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危及产妇安全[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有多种多样的药物,包括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以及葡萄糖酸钙等,均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本文研究了欣母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 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院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孕周37-40周,平均(38.2±1.5)周,年龄23-40岁,平均(31.2±8.5)岁,其中20例经阴道分娩、33例为剖宫产;对照组孕周38-41周,平均(38.5±1.7)周,年龄24-41岁,平均(31.3±8.6)岁,其中23例经阴道分娩、30例为剖宫产。入选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缩宫素或欣母沛过敏;②精神类疾病者;③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的分娩方式、孕周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运用20U缩宫素对产妇进行静脉滴注,再运用20U缩宫素对产妇进行宫体注射,并且娩出胎盘后,对于出血量>300ml的产妇,再运用20U缩宫素对其进行宫体注射,给予产妇400μ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缩宫素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欣母沛治疗,即运用250μg欣母沛对产妇进行臀部肌注,如果单次注射不能获得理想效果,则每隔15min运用欣母沛250μg对产妇进行1 次肌内注射,直到有效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欣母沛的总剂量应该<2mg。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分别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腹泻以及面部潮红等,并且记录两组的产后2h和24h出血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疗效:①显效。治疗后,出血量减少明显,且子宫收缩增强;②有效。出血量有所减少,且子宫收缩增加;③无效。出血量和宫缩乏力情况没有明显改善[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5 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而计数资料对比则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较少,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量对比(±s,ml)
表1 两组出血量对比(±s,ml)
组别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4h出血量对照组(n=53) 355.6±51.4 845.9±88.2观察组(n=53) 240.2±35.3 620.2±67.3 t值 9.172 8.117 P值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头痛1 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3.77%;而观察组面部潮红1例,发生率为1.89%,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
3 讨 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产科的发病率较高,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等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对改善产妇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时,催产素、缩宫素是比较常见的药物,但是催产素或缩宫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一般为3-4min,治疗效果差,并且还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水中毒等,降低患者接受度[3]。欣母沛作为甲基衍生物的一种盐溶液,其生物活性较强,可以刺激妊娠子宫的肌层收缩,并且半衰期较长,可以软化和扩张宫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同时,欣母沛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峰值浓度,加快止血速度,并且用药期间,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小、产后出血量少。由此可见,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运用欣母沛,不仅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本文编辑:付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