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雪果在伊春地区引种栽培初探

2018-10-17王洪刚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5期
关键词:伊春调查表物候

王洪刚

(伊春林业科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白雪果(Symphoricarposalbus)为忍冬科毛核木属丛生灌木,株高1~2m,幼枝红色,老枝树皮细条状剥落;叶片蓝绿色;花粉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浆果白色卵圆形,如成串珍珠垂挂枝头,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树种。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白雪果”引自俄罗斯,1年生扦插苗,苗高10~14cm。

1.1 试验地概况

实验地点在伊春友好区朝阳林场苗圃地,本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冬季均温-16.2℃,年均气温0.4℃,无霜期为110天左右。土壤类型为暗棕壤。

1.2 试验方法

表1 适应性调查表

表2 物候期调查表

表3 生长情况调查表

5月初,将引进白雪果小苗按株行距80cm×80cm栽植于排水良好苗床上,床高40cm,宽2m,缓苗期适时浇水,定期除草,裸地自然越冬,于生长期连年观测,调查其在伊春地区的适应性,包括栽植成活率、染病率、越冬成活率;记录物候期;记录生长情况,包括当年高、地径、最大花径、最大果径、结果量、分蘖数量,随机抽样调查50株,取均值。适应性调查见表1,物候期调查见表2,生长情况调查见表3。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雪果在伊春地区的适应性

由表1可知,白雪果在伊春地区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栽植成活率达98%,经连续两年观测未发生病虫害,100%越冬成活,虽然翌年春季发现稍有冻梢现象(冻梢<6cm)发生,但对植株及整体观赏效果并未造成影响。

2.2 白雪果在伊春地区的物候期

由表2可知,白雪果在伊春地区花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果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落叶期为11月初。白雪果秋季枝头叶片逐渐转为橙红色,十分艳丽。由于伊春地区无霜期较短,白雪果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限制,其花成串次第开放,部分果实未能充分发育成熟,但观赏效果仍然良好。

2.3 白雪果在伊春地区的生长情况

由表3可知,2016年当年栽植的植株平均株高可达54.6cm,第二年平均株高达到123.4cm,最大花径为0.8cm,最大果径为0.7cm,平均结果10.7个,其分蘖能力极强,2017年分蘖枝条平均达21.5条/丛。可见,白雪果在伊春地区表现出了强健的生长势态。

3 白雪果在伊春地区的栽培技术

栽植前可施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生长期按干旱情况适时浇水。1年进行2次修剪,初次修剪于6月中旬,二次修剪于7月中旬,修剪同时修形,修剪主要针对幼枝与弱枝。8月初适量追施磷钾肥促进木质化。白雪果主要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嫩枝扦插成活率较硬枝扦插高,在伊春地区,嫩枝扦插主要于7月份进行。

4 结论

白雪果适应性强,极耐寒,春季观叶,夏季观花,秋、冬季观果,是难得的四季皆具观赏性的园林树种,对于物种相对单一的伊春地区,白雪果若能得到推广应用,将为伊春的园林绿化建设锦上添花,当然,白雪果在伊春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及适应性表现是否稳定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试验。

猜你喜欢

伊春调查表物候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读者调查表
约旦野生二棱大麦在川西高原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分析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