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研究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2018-10-17张泽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泽华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快速发展,来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日益增多。长期来看,这些来华留学生在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国际交流合作中必然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应该也必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邮电大学自2000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单位,也是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有来自59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600余人在校学习。随着在校留学生数量的日益增长,如何针对留学生特点,探索适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效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托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提升留学研究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 留学研究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特点
1 汉语语言障碍
虽然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汉语集中学习,但总体而言,留学生的汉语能力是较为薄弱的,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课堂教学的理解,还是课后的交流讨论,语言带来的教学障碍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即使是汉语水平较好的留学生,其汉语应用能力也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语的交流上,而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表达,而这往往成为深入理解、掌握的障碍。
2 会计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财务管理课程中,相当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作为基础:财务分析、财务计划与控制的学习必须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与类别,并深刻理解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以及企业利润计算的逻辑,同时需要厘清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联系与区别;筹资管理、财务杠杆、资本成本测算与结构决策等必须理解税收原理及其对税后利润的影响;投资决策则需要深刻分析折旧与税负对现金流的影响,进而才能正确计算折现与非折现现金流。虽然各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但就财务管理所需的这些会计基础知识而言,主要是一些通用的原则与原理,为国际会计准则所适用,因此有必要也应该予以前置性掌握。
但由于留学研究生此前在各自国内的专业学习基础与工作经历有着较大的差异,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少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些基础会计原理而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甚至还停留在会计知识空白的阶段,这给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授与进度安排带来了不便,也带来了挑战。经统计,近三年财务管理开课时留学研究生的会计知识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留学生会计知识情况统计表
3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一带来的理解障碍
我国的财务管理教材,较多地借鉴了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这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整体趋势是相适应的。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筑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其研究的诸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股利决策等基本、重要的问题,基本都是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如何面向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融资以及股利分配决策。然而就我校留学生来源国的构成情况来看,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本身较为滞后,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较为明显的障碍。尤其是来自蒙古、柬埔寨以及非洲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的学生,由于本国资本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很少,发展很不规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力也极为有限,他们对构建于成熟资本市场基础之上的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显得尤为吃力。与此同时,由于本国缺乏相对应的资本市场环境,相关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受到市场环境的限制,这些学生对这部分理论能否满足其日后工作与实践的需要也可能产生疑问,并进而给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
4 更加关注实际问题解决的应用导向
在留学生中,留学研究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1)整体而言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大,超过三十岁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思想较为成熟、学习的目的性较强;(2)很多学生在入校前都有一定的工作与实践经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相关知识内容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会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并且更加关注实际问题解决的应用导向;(3)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思想,对于直接作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内容更有学习主动性,而对于与实际问题联系较弱、作用相对间接的知识内容则相对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 留学研究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 双语交流,以英语弥补中文沟通不畅的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障碍,教师必须尽量想办法帮助予以解决,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虽然课程要求是中文教学,但囹圄于留学生的中文能力水平,以英文沟通的方式予以补充仍然是必要的、有益的,尤其是在一些重要概念与理论的讲解过程中,英文方式的辅助解释往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文授课的留学生而言,尽快掌握中文环境同样是他们的学习任务目标,因此,对英文交流补充方式的使用,并不宜过于频繁,而主要是运用于一些关键、重要的环节,这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一是预先准备法,即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与既往的交流经验,预先判断可能遇到交流障碍的关键概念与理论阐释,并提前做好相关的英文解释与沟通准备。二是实时观察法,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或大部分突然出现较为茫然的表情,教师就需要及时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及时判断与获取学生的关键障碍环节,并考虑是否以英文阐释的方式予以补充。
此外,由于英文与中文表达视角的不同,在一些重要的基础概念中运用双语进行阐释,还有助于扩展概念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帮助留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例如资产负债表,中文名称的命名逻辑主要是基于会计要素的会计对象基本分类,而对应的英文为balance sheet,直译为中文是余额表,更加强调该表中各项目相对于利润表项目在期末具有余额的核算属性;利润表的中文名称往往让留学生初学者以为该表的计算结果应为正的利润,而英文的对应名称为P&L(Profit&Loss),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该表的核算结果既可能是正的利润,也可能是负的亏损。
2 统筹兼顾,对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统一梳理
面对留学研究生会计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如果简单地采用针对国内学生的一刀切方法,让学生自行在课外对会计知识进行补充学习,则很容易出现两极无法兼顾的被动局面:会计基础较差或缺乏的学生会感觉学习的障碍点、困难点太多,无法及时理解从而迫使教师放慢教学进度;而时常由于会计基础知识的阐释而被打断或停滞的教学进程,则会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进度太慢甚至感到不耐烦,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因此,必须考虑留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结合财务管理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统筹兼顾,对重要的会计基础知识进行集中式地统一梳理,搭建好必要的课程基础知识平台,否则必然给本门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
经过反复的摸索与验证,需要进行集中梳理的会计基础知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恒等关系及其决定的资产负债表编制逻辑;二是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的联系与区别;三是资产折旧(摊销)的概念与计算逻辑,及其对利润与现金流的不同影响;四是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理与计算,以及有关费用项目的抵税原理;五是企业利润表的结构与编制、计算逻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留学生们都能够在3~4个课时的时间范围内,充分掌握这些知识,为进一步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立足实践,教学内容由市场视角向管理视角的扩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决策背景展开,然而对于主要来自资本市场欠发达国家的留学研究生而言,鲜有上市公司的工作机会与环境。就他们已有的工作经历与经验而言,投资、融资乃至股利决策等,都属于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偶发事项,并且有关理论未必适用于其所在国的市场环境,他们更加关注也更感兴趣的,是能够适用于其所在国经济环境的、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与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应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在“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学”不能满足留学研究生实践需要的背景下,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实践,进行教学内容由市场视角向管理视角的扩展。具体而言,就是在传统的投资、融资、股利决策三大模块以外,结合留学研究生面对的主要市场与企业环境,扩展财务分析、资产管理、现金流量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管理等模块,更多地考虑一般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实际问题。此外,将企业的战略计划、经营决策、资源分配以及绩效评价等日常经营环节与财务管理建立连接,并将风险报酬与时间价值的理念融入财务管理体系,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统领、控制功能。例如,引导学生考虑聘请外部职业经理人,分析如何合理评价其绩效表现并制定激励性薪酬计划。在逐步推进的分析中,学生们逐步体会到单一的收入或利润指标维度的问题与缺陷,并深入理解到适当运用财务分析工具与手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实践表明,立足于实践需要,积极向管理视角扩展的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升了留学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4 提升技能,加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留学研究生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会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疑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本门课程的理论内容中往往会涉及大量的公式以及复杂的计算,例如资金的时间价值、资本成本的测算、投资决策指标的测算等。而学生们根据既有的工作经验,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这些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在一些指标存在动态调整的情况下,关联运算将变得十分庞大和复杂。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生们往往对涉及复杂计算的内容兴趣不高,即使勉强掌握,也容易遗忘,并且难以在工作实践中考虑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将企业实际工作中一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方法、工具引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技能,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例如,EXCEL软件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中应用极为广泛,其强大的数据计算及图表功能不仅能够让繁琐的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容易,还能以可视化的形式将计算结果甚至过程予以形象地呈现,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常见的内含报酬率测算,如果在项目评价年度内的现金流量相等,则往往在计算相应系数的基础上,通过查表结合插值法来进行测算;而当各年现金流不等时,则需通过多次试验估计内含报酬率的可能范围,然后再运用插值法。如果以手工计算的方式演示这一计算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过程繁琐并且容易出错,学生也因此而认为这一计算的掌握困难重重,缺乏实用价值。然而在引入Excel工具进行计算演示时,计算过程显得清晰简单,结果准确,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使用兴趣。更进一步,通过引入其中的IRR函数,通过输入各年的现金流数据可即刻得到内含报酬率的计算结果,并且计算结果可以随着相关参数的调整而实时调整,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此外,利用Excel的图表生成功能,将计算过程与结果进行直观展示,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创新,建立素质能力导向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长期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在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及有关公式、计算的掌握方面较为有效,但很难对学生应用导向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另外,传统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下,留学生们通过考前突击往往也能获得考试通过的结果,就会放松平时的学习自我要求,而这既不利于知识能力的真正掌握,也不符合学校及政府加强留学生过程管理的要求。因此加强考核创新,建立素质能力导向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就十分必要。
具体做法上,适度降低期末闭卷考试在总体成绩中的比例,增加平时表现得分的比重。平时表现考核中,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到过程教学中。例如可以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综合表现、时常以口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在学期的后半段,布置财务综合分析、决策类的大作业,考查学生在大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资料搜集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考核的对象往往是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何做到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就尤为重要。为确保这一考核要求,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就平时考核的依据与结果进行沟通,认真听取学生反馈,从而真正发挥考核机制在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上的正向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