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绚丽故事,为时光添彩
2018-10-17策划执行
○策划/ 执行/
生活是个舞台,演绎着各种精彩纷呈的故事。我们渴望成为故事的主角,更渴望成为那个娓娓道来讲故事的人。当青春从手指间轻轻滑过,时光渐渐褪色,如果能用细腻笔触记录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它们一定能为褪色的时光涂抹上新的色彩。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故事。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故事,令人感动不已;朱自清与父亲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曹操与杨修的故事,可谓扣人心弦;谢太傅与侄儿、侄女的故事,可谓妙趣横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生活中有许多故事,让你、让我、让他记忆犹新。
题目:
______和______的故事
妹娃和乞丐的故事妹娃和乞丐的故事
○张一心
候车室旁边的快餐店里,亮着橘黄色的灯光。妹娃坐在靠近窗户的座位上,边吃饭边欣赏店外别样的风景。从窗户看出去,暮色苍茫,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店内的客人寥寥无几,窗户上的水雾越发浓厚,夜幕很快就要降临了。
这时,门外吹进一阵寒风。一个老头推开玻璃门,拐杖支撑着干瘪的双腿,在门口的地毯上反复擦拭着鞋上的泥水。
老头七十多岁,戴一顶风帽,褐色的棉袄上绽出几处破絮,佝偻的脊背上挎着一个干瘪的背囊。略显空荡的裤腿下,套着一双破旧的橡胶雨鞋。
老头拄着拐杖,踱步到一个没人的角落,静静地坐了下来。是来避雨的吧,妹娃寻思着。这时,一阵细细的絮语传到妹娃的耳朵,“乞丐……”,妹娃立即警觉起来。可老头已经站到妹娃的身边。那张苍黄的老脸,像陕北的黄土地,沟壑横布。花白胡须下面,嘴巴一张一合,不知在念叨什么。妹娃心中顿觉晦气,厌恶之感喷涌而出:“我没有钱,你找别人去吧。”
妹娃觉得世上的乞丐全是假的,他们利用人们的善良,行骗的手段越来越讨人厌恶。曾经有一个自称车票钱被偷了的老太太,求妹娃给钱帮她买车票,妹娃慷慨地帮助了她。可是后来妹娃发现,那个老太太一直在车站行骗……
“出去,出去。别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服务员要赶走老头。老头弓着腰,点着头,赔着笑,脸上的沟壑全都动起来,说什么也不出去。
这时,一女孩起身递给老头半碗剩饭,老头端起女孩给他的剩饭,狼吞虎咽起来,不时抬头看着那女孩,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前些时候,丐帮的恶行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乞丐”作为社会毒瘤,早被人们冷眼相看。
而眼前,看着老人吃着餐盒里的几粒米饭,舔着餐盒上的点点油腥,妹娃感慨万千:“这个乞丐和网传的不一样啊!”
妹娃终于鼓起勇气,把兜里的一包糖果塞进老人怀里,说:“给您,爷爷!”说完便飞快地离开了快餐店。
这时,手机响了,微信里有朋友上传了乞丐救助孤儿的视频,发出叨叨絮语。妹娃想,这不就是那唤醒良心的梵音吗?
点评
妹娃和乞丐的故事被小作者写得波澜起伏,熠熠生辉。无论是标题的悬念顿生,还是结局的出人意料;无论是悬念的精巧设计,还是铺垫的烘托渲染;无论是人物形象的精心描写,还是“乞丐行骗”的巧妙插入;无论是“乞丐毒瘤”的议论,还是“唤醒良心梵音”的尾声,均有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效果。特别是妹娃情感的逆转,把糖果塞给老人的细节,更是让读者惊喜万分。故事在背景描写中引出,在厌恶的情感中展开,在出人意料的画面中结束,并由手机视频进入尾声。故事情节真实逼真,让人宛如亲历。
李白和贾岛的故事
○张一唱
啪,惊堂木一声响,四下顿时安静下来,说书开始了——
九月十五,月亮按时赴约,只带着苍白的月光,普照四方。
年轻人手持一把利剑,一声大喝,剑上的月光撞上水面,仅一瞬,河道被拦腰斩成两段,转瞬间,又恢复气势连成一线。
那天,武道大会最后一场,皇帝亲自当裁判。年轻人一路过关斩将无一败绩,然而,梦想触手可及时,一个年纪相仿的男人,带着同样的战绩成为他的阻碍。天子认定的第一即“天下第一”,他为了这一刻,离家出走,拜师求学,他付出的青春和汗水都不允许他失败。
鼓声响了,四周一片喧腾,他却静如止水,什么都听不见,剑出鞘的一瞬,许多往事又浮现上来,耳边萦绕着父亲的骂声和母亲的哭声,书简和笔墨已是十年未动,不知是诗意迸发还是情感喷涌,一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纠缠着剑刃穿过对手的身体。回头一看,那个男人已不在原地,只有几缕青丝在空中飘散。那个男人只一剑,擂台从中间整个裂开,年轻人一脚踏空摔了下去。按规则,他算是输了。他将那细长的剑断成两截,拿着断剑悄然离去,反正世人只知第一。
数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战场上不曾听说过一个能以剑断浪的侠士,却有一个手持断剑立下无数战功的士兵在军营里口耳相传。将军唤他入帐,问其由来,答曰:“大河之剑天上来。”再后来,那个士兵也没了消息。
然而,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又一个十年,民间广为传颂着一组无名之诗,这些诗自成一派,像是出自同一个人手笔。有一诗人贾岛,连夜进京遇雨,恰逢路边有一破屋。他推门而入环视四周,屋中只有一张破床,一截断剑,剑刃上刻着主人的名字:李白。他拾起断剑推门而出,迫不及待要把这个故事告知天下,故事的开头是一首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点评
离奇的标题,实为说书人的套路,那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的听众。其内容是对历史故事的大胆改编。作者巧妙地设置了说书的场景,让原本戏剧化的情节变得合理,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故事讲述了李白从比武失败,到“安史之乱”留名,再到写诗流传民间的过程,很好地展现了“只要不放弃,就能迎来机遇”的主题。贾岛是李白故事的传播者,结尾引用他的诗句,不仅照应了标题,增加了故事的韵味,而且巧妙地呼应了故事的开头。
陶书和农民工的故事
○胡玮炜
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便是乌云密布。陶书觉得下雨的周日,睡睡懒觉多好,可是大清早老妈就嚷嚷,安排她去图书馆看书。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大雨,陶书举起老妈递过来的雨伞,匆匆地跑进图书馆。哇,又上架好多新书呀!陶书刚走到一排书架旁,眼前的情景一下子触动了她的好奇心。
一个农民工冲了进来,头顶安全帽,衣着蓝色工作服,灰色长裤下套着一双长筒雨靴,看他全身的泥点,大概是从工地上跑来的。
远远的,就嗅到他身上散发出的汗臭味。他刚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便忙着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显然之前他已读过这本书。这引起了陶书的好奇。
他那竹节般的手指,黝黑干裂的皮肤,与白色笔记本形成的反差特别显眼。他镇定自若,专心看书的背影,连同墨香的书架,全笼罩在这宁静的氛围里。这一刻,时光在他们中间停留,似宁静的湖面蔓延着微微的涟漪……
无意中,陶书已停留在他身边,被余华的《活着》吸引住了。那些拼搏于生死线上的村民,让陶书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仿佛觉得,身边这位农民工就是余华在书中描写的那个人物。尽管生活那么窘迫,他都一如既往,积极乐观地活着。而她,有幸福安宁的生活,却慵懒散漫地活着。唉!心中的惭愧让陶书无以言表。
陶书轻轻抬起头,正好碰上那男子的目光。男子冲着她憨笑,她急忙埋头读书了。在这目光转瞬即逝的交流中,陶书感觉馆内的气氛是多么温馨,多么和谐啊!室外的喇叭声、风雨声,仿佛都与她、与那男子无关。他们都沉浸在文字带来的感动中。陶书一遍遍梳理着自己成长的经历,一次次告诫自己,在这知识腾飞的时代,每个人都要珍惜……
当陶书读完 《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墙上的时针正好指向十二点。她走出图书馆时,那个专心看书的背影依然停留在书架旁……
整个上午的时光转瞬即逝,不知是因为那男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因为书中感人至深的情节,总之它们都已成为陶书记忆中一段最难忘的故事。
点评
这个故事中设置的人物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小作者运用细腻的外貌描写,勾勒了一个生活艰辛却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同时细致地刻画了陶书的心理感受,特别是“陶书轻轻抬起头,正好碰上那男子的目光……陶书感觉馆内的气氛是多么温馨,多么和谐啊!”让文章的主题迅速升华。故事的语言极具画面感,比如“他那竹节般的手指,黝黑干裂的皮肤,与白色笔记本形成的反差特别显眼。”农民工的生活处境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期《文字动能》答案
1.A 2.B 3.A 4.A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