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基础建设 保档案质量
2018-10-16张蕾
张蕾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档案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是过去的影像,更是未来的基A。但当前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基础建设方面尚不达标,较先进单位差的是经济水平,更是意识水平。档案主管部门不但要牵着好的单位“跑步前进”,更要催促差的单位“奋起直追”,重基础建设,保档案质量刻不容缓。
当前,随着档案主管部门对档案事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不断强化,各单位普遍对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大多能做到专门库房存放、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等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单位,更加重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作为加分项目列人工作考核中。
但是受资金等方面限制,有一些单位在档案保存的基础设施上仍存在欠缺,更逞论科学化、现代化档案管理,严重影响到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基层档案管理水平与规范的单位呈现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档案室空间不足。
有的单位档案室成立时间较早,在当时上级部门对于档案室建立的各方面要求不是很高,而基层单位只考虑当时的存放要求,没有充分地考虑以后的发展空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年度内形成的档案资料较之前大大增加,档案室又因为档案资料庞多,搬迁不易,索性不断堆积,造成档案室拥挤、杂乱的现象。
二、档案室地面承重不符合要求。
一些单位的档案室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后续档案不断堆积增多对地面承重的要求,有的单位档案室甚至并不是建立在楼层底层。按照有关规定,“地面承重最大容量为1240公斤/平米,不得小于80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时应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当前许多基层单位存在档案室地面承重超标现象,但是因为档案资料测重不便,难以有效纠正。
三、档案室温湿度环境不达标。
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档案室不应建设在低注、潮湿的地方,“给水管、排水管、雨水管不宜穿越档案室,消防栓不应设在档案室内,应设在明显而又易于取用的走廊内或楼梯间附近。”采光和通风也以采用自然光、自然风为宜。“温湿度范围14℃~24℃,有温度调节设备的,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温度±2℃,相对湿度46%RH,不大于60%RH,有湿度调节设备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士5%。”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室温湿度根本不达标,而因为温湿度控制不达标,导致霉菌滋生,不但对档案材料造成损害,也不利于频繁进出档案室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经济条件有限固然是直接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单位领导不够重视,而单位领导不够重视主要还是源于档案主管部门的考核不到位。
目前各單位尤其是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主要关注的点在于单位的经济运营目标和上级设定的单位考核指标,而档案工作主管部门对大多数单位并没有权限进行直接考核,或者考核结果并不直接影响到单位经济效益,因此比较容易被管理者忽视。
在将来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及考核力度,或者可考虑将条件不足的基层单位档案资料集中统一存放、管理,做好档案资料的保存、管理、使用,使档案真正发挥其生产活动之参考依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