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课微写”练写点的选取

2018-10-16朱兰英

文学教育 2018年10期

朱兰英

内容摘要:练写点是连接读与写的桥梁,练写点的选取是“随课微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将“随课微写”与“课堂小练笔”区分开来,并指出了在练写点的选取过程中指向单元习作的单项技能训练点的选取方法。

关键词:随课微写 赋形思维 练写点

“随课微写”是随课文教学进行微型微格习作训练的简称。微写不仅有微型写作之意,还包含着微格写作的涵义。微格训练达到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效果,随课微写也是将单元大作文分解为无数小的练写点,然后逐个训练小的写作点,让单元作文不再那么困难。“随课微写”练写点的选取有很多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指向单元作文的微写训练点的选取方法。

一.分析单元作文写作单项技能。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作文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谢谢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通过解读这段习作要求,可以确定这次习作的文体是叙事记叙文,而叙事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指向是有序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指向本次单元作文写作能力的随课单项技术训练体系是:

1.赋形思维,即写作者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思想、情感、氛围、性格、特征、信息)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文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也就是用重复和对比对文章主題进行渲染的思维方式;2.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外貌(神态)描写;3.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动作描写;4.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语言描写;5.赋形思维控制下的景物(环境)描写;6.赋形思维控制下的细节描写;7.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心理描写;8.对事件局部特征的修辞性行文措辞表达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训练。

二.将单项写作技能分到课文中。清楚了单元大作文需要的单项写作技能之后,接着是将这9个单项技术训练点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分配到本单元每篇课文中去。如《可贵的沉默》这一课就可以有以下练写点:

1.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动作描写。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回过头”“站起来”“交谈”都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因为生日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祝贺而兴高采烈的动作表现,从一连串的动作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景,由此便可以引出动作描写的训练。

2.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语言描写。课文一开始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便是很好的语言描写范例。“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当然祝贺了!”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这一段语言描写形式多样,并不是一味的以“某某说”开头,这让学生知道原来语言描写可以没有“说”,还可以用“问”、“回答”等词语代替“说”;而且说话的人可以放在所说的内容的后面,这些信息都告诉孩子们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形式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拘一格的。

3.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外貌(神态)描写。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骄傲地”“神气十足”是孩子们因为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并向自己祝贺而得意和自豪的神态描写,这里可以告诉孩子们形容人的“神态”还有其他的词语,比如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兴致勃勃、和颜悦色、勃然大怒等等,接着便引入练写点神态描写。

课文《七颗钻石》可以训练赋形思维控制下的景物(环境)描写:文中第一段就是环境描写。“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段环境描写出了大旱灾的具体情形: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些具体情形为后文小女孩找水埋下了伏笔,也为整个故事定下了基调。在此处可以设置环境描写的微写作点。

课文《妈妈的账单》可以训练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心理描写: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这是小彼得去邮局寄账单后心里的想法,由此可以引出心理描写的训练点。

这些练写点都能在用在单元作文中,减小了学生单元大作文的困哪。选点思路是“随课微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随课微写”的选点入手,重点阐释了指向单元写作的单项技能训练点的选取策略。这种选点策略操作性强,体现了“随课微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练笔、随文练笔的地方,也体现了“随课微写”的序列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锦红.谈如何通过随文练笔演绎习作精彩[J].理论导报,2013(6).

[2]孟宪凯.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马正平.高度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07.

(作者单位:四川新创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