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飞跃

2018-10-16余科杰

党政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理论特色习近平

余科杰

〔摘要〕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准确把握这一点,是理解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基本前提。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飞跃,时代条件、历史课题、主要内容正是三个着眼点和基本维度。新时代观、新发展观、新党建观、新全球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构成了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四大支柱。三个维度、四大支柱,就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飞跃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历史飞跃

〔中图分类号〕D6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8)05-0042-05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准确把握这一点,是理解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基本前提。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五大成果与作为理论源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或“行动指南”。在我们党的政治语汇中,“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都是用以表述方向指引的用语,根本上是相通的。我们通常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同时又是“行动指南”,正如十九大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但必须指出,“指导思想”或“行动指南”又是有巨大差别的,前者往往是指总体宏观层面,后者既强调宏观指导,又突出具体指引,是我们具体行动、具体实践的导航指引,犹如指引驾车行使的导航仪一样。显然,“行动指南”是比之于“指导思想”更有力度,表明指引作用更加具体的用词。

从十九大党章的表述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五大成果之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道,被规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九大党章在五大理论成果分别阐述时,再次使用“行动指南”一词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予以准确界定,明确指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其他四大理论成果,都没有使用“行动指南”一词。关于邓小平理论,党章关键性断语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这些表述从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之后基本没变。〔3〕这里,虽然没有使用“行动指南”一词,但这些断语充分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奠基性地位,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思想都将发挥具体的“引导”作用。十六大党章、十七大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写入新修改的党章时,也都没有使用“行动指南”一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论是整体还是具体层面,在表述上都使用了“行动指南”。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其中的“长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王岐山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时,就是实现伟大复兴之日”。〔4〕准确把握“行动指南”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重大意义,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飞跃的重要前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五大理论成果都是党的全部创新理论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①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不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飞跃”或者“新飞跃”?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作为界定一个理论成果历史地位的用语,“历史飞跃”具有特定内涵。所谓“历史飞跃”主要是指特定理论成果,在继承之前理论的基础上,以特定时代为前提,为解决重大历史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多方面原创性贡献,在创新的程度上实现了整体上质的突破。时代条件、历史课题、主要内容构成了考察特定理论历史地位、是否构成历史飞跃的三个基本维度。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都是以分析时代为前提的。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创立了这一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继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自然延续和发展。

考察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各大理论成果是否构成历史性飞跃,最根本的就是看这一成果所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什么,这一课题与前一成果所解决的问题相比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具有开创历史新阶段、引领理论创新达到新境界的特质。毛泽东思想围绕“站起来”这一近代以来的历史课题展开,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命题。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根本就在于这一理论围绕“富起来”这一人民大众的根本要求,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的历史也由此进入到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不被界定为飞跃型理论成果,根本就在于两大理论成果所围绕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两大课题,虽然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总体而言,这两大课题实际上都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自然延伸,主要分别解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问题,是“富起来”实践过程中的阶段性主题,不具有历史的跨越性质。

考察党的理论成果是否构成历史性飞跃,除了看时代条件、历史课题外,更要看思想内涵和主要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根本就在于这一思想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主张,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等,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实践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被认为是第二次飞跃,根本就在于这一理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这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无疑具有原创性,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在这一理论指引下,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在“富起来”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时代条件、历史课题、主要内容,也正是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飞跃的三个方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全新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这里所说的时代,主要包括时代主题、时代特征以及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角色地位。这是我们认识考察特定思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形势做出的重要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其一,中国正发生历史性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反映时代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化,中国正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转变之中;其二,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从时代的跟随者逐渐演变为某种程度上的驾驭者引领者。这样足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性飞跃所需要的时代条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展开,具有鲜明的历史超越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虽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主题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轴和关键,但二者的理论逻辑和出发点有着很大的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之所以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是为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而提出的,主要是基于对传统社会主义深刻反思,进而开辟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在于突出“中国特色”,强调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差异不同。而习近平提出“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那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的错误做法,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5〕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再反思的结果,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属性,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超越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多方面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构成了这一思想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支柱。这一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这一思想,结合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既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起全局统领作用,又具有原创性特征、里程碑意义的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时代观。相比于邓小平理论等理论成果的时代观,习近平新时代观在阐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时,通过分析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以及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加速变革,突出强调“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新时代观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分析了阐明了新时代对于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观的核心内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是新發展观。这一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理论等关于发展的理念,但又是全面超越。主要体现在:第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以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明确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以世界的发展促进中国发展的大视野。在追求中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中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第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新时代的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完全不同于前30年的改革开放,以加强顶层设计的理性主义代替“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新时代发展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三是新党建观。主要体现在:第一,以保持党长期执政为根本历史课题,致力于探索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有效途径,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首次提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指出,“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表明中国共产党立志于长期执政,进而开创完全有别于西方的政党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新党建观的最终目标。第二,紧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突出难题。理论上,市场经济以个人利益、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显然是与“为人民服务”等党建原则宗旨相悖的。习近平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致力于破解市场经济条件执政党建设这一长期困扰党建事业难题,是新党建观的根本着眼点。第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新党建观最鲜明的主题。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六个相统一”,这些都是新党建观最鲜明的特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是新全球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全球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问题的回答。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这就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第二,呼吁世界各国、各政党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者、实践者、推动者。“一带一路”就是为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提出的。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进步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迄今获得世界最大多数国家和政党支持的全球公共倡议。2017年2月,这一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的定性和“历史飞跃”的定位,两个方面共同支撑起了这一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把握“行动指南”的科学内涵,又是理解“历史飞跃”的基本前提;而时代条件、重大课题、主要内容,则是我们理解“历史飞跃”的三个重要维度;新时代观、新发展观、新党建观、新全球观作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四大支柱。两个方面、三个维度、四大支柱,就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和历史飞跃的基本逻辑。

〔参考文献〕

〔1〕〔2〕〔3〕中国共产党章程〔M〕.人民出版社,2017.1-2,6,3-4.

〔4〕 王岐山.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7-11-07.

〔5〕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9.109.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人民出版社,2017.10.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理论特色习近平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