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症会传染吗?

2018-10-16

东西南北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生物体存活传染

我们对传染性癌症的所有知识都表明,它是极其罕见的。但动物界的新发现始终提醒着人们,自然界总有太多意想不到。

二十年前,一种诡异的新型疾病袭击了塔斯马尼亚岛上的袋獾,部分袋獾嘴巴和下巴周围开始出现严重的溃疡和巨型肿块,科学家们没费什么劲就诊断出,这是一种致命的肿瘤。这种被命名为袋獾面部肿瘤的癌症在塔斯马尼亚全岛陆续发现,导致袋獾在2008年入选了濒危物种名录。

经过十年的研究,所有证据指向了一个可怕的结论:这是一种传染性癌症,而所有的肿瘤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当袋獾为了争夺腐肉而互相撕咬对方的脸时,肿瘤细胞就会通过伤口传染给其他同类。癌细胞从一个生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生物体并存活下來,这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发生概率非常低。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说法,一个健康的人之所以无法从其他癌症患者那里“染上”癌症,是因为外来细胞无法继续在人体内存活,健康运作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异己”并清除它们,就像是人体的纠察队。免疫系统也能清除自身产生的癌细胞,这也是为什么致癌的基因突变经常发生,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发展为肿瘤或者癌症。

在悉尼大学比较基因组学教授贝洛夫看来,缺乏基因多样性是传染性肿瘤出现在袋獾身上的原因之一。癌细胞进入另一个体时,可能会被免疫系统误判为“熟人”而逃脱。

袋獾面部肿瘤并非哺乳动物界的唯一案例。目前已知最早的可传染癌症是犬类传染性生殖器肿瘤,科学家认为该肿瘤1.1万年前突然出现在一只倒霉的犬类身上,然后以单一癌细胞的形式不断更换宿主,并传播至今。

但谢天谢地,目前已知的真正的传染性癌症,还没有一种出现在灵长类动物身上。

猜你喜欢

生物体存活传染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吉米问答秀
以高中生视角分析“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配合物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传染
氧化铜纳米颗粒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脱水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