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保险的交与易

2018-10-16王和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本质交易效率

王和

保险的本质是社会风险基金的管理,是基于大数法则,通过个体风险基金的集合,实现损失的社会化分散与分摊,以均衡并稳定个体的负担。现代保险的本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机制,运用风险识别和精算技术,实现基于个体风险评估基础上的互助共济,因此,数的集合是保险存在的前提和关键。在市场条件下,保险交易中“交”的本质是实现集合,继而实现基于集合的交互,关键指标是效率与可能。保险交易中“易”的本质是实现融合,不仅是转移,更是消融,保险交易“交融”的不仅有风险基金,更有互助精神和人文关怀。

传统保险交易的“交”是以一种有形市场出现的,英国伦敦的劳合社就是一个典型。一直以来,保险交易体现为保险市场营销,无论是门店销售,还是保险经纪人,或是保险营销员,均是通过服务实现保险交易。这种“交”存在两个突出特征:一是投保人相对被动,这体现在交易形式上,更体现在投保人的投保意愿和保险意识上,这既是销售误导的“土壤”,也是被误导的原因,还是保险纠纷的根。二是保险营销成本,包括渠道费用相对较高。近年来,保险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不仅有保险营销佣金制度的问题,更有银行和4S店等渠道部门漫天要价的问题。这一切,不仅让保险业不堪重负,且有苦难言,更让社会对保险行业提出质疑。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打破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和利用,继而给保险交易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一方面,它大幅度提高了传统保险营销的效率。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保险营销人员通过远程和移动作业的方式,能够大幅提高效率,降低了“交”的成本。

另一方面,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搭建了虚拟的保险市场与交易平台,投保人可以利用这种平台化的交易环境,自主、便捷和高效地完成保单交易。这不仅提高了效率,激发了投保人的保险意识和投保意愿,更使明明白白買保险成为可能。

面向未来,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配合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将进一步提高保险交易“交”的效率,更创造出无限可能。这种可能,主要体现在碎片化、场景化和个性化方面,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不充分的问题,还能激发消费者的保险新需求,更重要的是平台化交易模式,让消费者真正回归中心,成为自己的主人。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成为“交”的主导者和选择者,改变的不仅是形式与效率,更改变了逻辑、语境与主语。

就传统保险企业而言,认识到科技改变“交”的环境这一时务是前提,更重要的是主动和自觉地“逊位”。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敬畏规律,更需要发自内心的基于自我否定的觉悟。这种觉悟的本质内涵是从抽象地喊以客户为中心,到从根本上理解客户是衣食父母,更理解保险存在的基础逻辑和根本智慧是成人达己。因此,面向未来,经营管理的关键不是如何KYC(了解你的客户),而是CKY(让客户了解你),从实现和促成“交”到为“交”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可能。

保险交易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易”,前提是回答为什么易、易什么和怎么易。就保险业而言,易的目的不是简单和直接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的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保险的公益性不言而喻。因此,保险是一个不能简单地在商言商的行业,保险“易”的目的是为投保人提供一种服务,为社会创造福祉,这是保险的根,更是保险的魂。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行业均不能忘本,因为,离开了本,道就无从谈起,没有了道,就不可能走得更远。

保险易的本质是交换一种风险、一种不确定性。在大数法则的逻辑下,这种“易”能够变不确定为确定,并稳定预期,安宁心理,福祉社会。从个体上看,这种“易”是一种转移,但从根本上讲,“易”的本质是基于“池”的消融,这也是保险有别于其他金融业态的关键点。因此,保险经营不能拥有侥幸心理,不能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更不能铤而走险。保险行业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和平静的心,总是以一种亢奋的状态示人,总让人感觉唯利是图,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消费者和社会的托付。

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可能。如果保险“易”的是风险,是不确定性,那么,当这个对象被科技改变,甚至重塑之后,保险“易”什么,怎么“易”,都是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是旧的风险化解了,新的风险又产生,因此需要关注新风险;另一方面是获得损失补偿肯定不是买保险的全部和根本目的,那么买保险的出发点是什么?回到起点,也许是保险觉悟并实现“再存在”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传统互助的“易”,其分摊方式是简单的平均。现代保险则是通过精算技术,对个体和类别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以保险产品和价格的方式,在不同个体之间实现风险交易和损失分摊,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数据与计算可能迭代,为更加精细化的定价和分摊提供可能。但是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保险也是如此。精准定价固然重要,但是仅简单地推崇“一人一价”,就值得商榷,因为保险的“根”是互助,保险“易”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风险,在其背后还有人的理性,更有人的友爱。离开了这一切,再精准的定价也会黯然失色,甚至事与愿违,势必与保险的初衷和意义渐行渐远。

传统保险的“易”建立在静态的等量管理思维基础上,即依据社会的历史总损失作为精算和定价依据,并在被保险人之间进行二次分配。这种“易”是基于价值的静态管理,而非价值的动态创造。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给了保险的“易”以全新的想象空间。利用新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实时干预和有效激励,能够调动风险主体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对风险的动态管理,继而实现风险的减量管理,为社会创造福祉。

就现代保险市场而言,保险交易的本质是通过投资资本与承保能力的交易,获得投资回报。在交易过程中,面临保险行业和企业的交易效率问题,投资者关心的是资本利用的经济效率,即投资回报社会,特别是监管部门关心的是安全效率,即偿付能力。面向未来,如何提高和平衡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效率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保险乃至金融的未来是建立在一个新的开放资源、开放标准和开放治理的基础上,基于流动性管理的偿付能力交易或许是未来保险交易的更高级形态,而保险交易所则是这种新业态的基础资源。

猜你喜欢

本质交易效率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