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不成大鱼的“小鲶鱼”

2018-10-16谭志毅冉浩

红领巾·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个头鲶鱼幼体

谭志毅 冉浩

在广西上林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把一小包鸡内脏放到河里。很快,游来了一群十多厘米长的“小鲶(nián)鱼”——呃,不,如果细看,你会发现,这些“小鲶鱼”有点不一样。虽然它们的体型看起来像极了鲶鱼的,但是,它们的脑袋可比身体宽太多了。

呃,这是蝌蚪?

这个形状,是不是有点像蝌蚪啊?没错,它就是蝌蚪,是蛙、蝾(róng)螈(yuán)或蟾(chán)蜍(chú)等两栖动物的幼体。不过,巴掌这么大的“超级大蝌蚪”还真是少见呀!

正因为个头大,它们之前还真被村民们把当鱼抓了,炖着吃。据说,它们的味道还不错。

“大蝌蚪们”以苔藓(xiAn)或浮游生物为食,还吃动物内脏,还喜欢咬食水草、树叶和小果实,甚至还吃米粥。毕竟,这么大的个子,食谱不广一点儿,怕是不行的。

不过,这些大蝌蚪长大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按照普通两栖动物和长年体的个头比例来换算,它们是会变成像大鲵(ní)那样的家伙,还是会变成能吃掉大鱼的超级大青蛙呢?

走的是正常路线

大蝌蚪的后期发育让人多少有点儿失望。大部分动物的发育过程是:幼体的时候长得小一点儿,成体长得大一点儿。而大蝌蚪恰恰相反,幼体长得大,成体的个头反而回归正常了。它们长大后,丢掉了尾巴,变成蟾蜍——崇(chYng)安髭(zU)蟾。

崇安髭蟾的辨识度还是挺高的:头扁平,身体背面呈棕褐(hè)色;小时候,它的上唇缘分布着三个橘(jP)红色小点,再长大些,雄蛙的上唇缘会长出两三个硬硬的黑黑的角刺,而雌蛙对应的位置则出现米白色的点。

当然,不管长相如何怪异,它们终究是一种蟾蜍,还是被收录在了世界濒(bUn)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蟾蜍。它们是捉虫的高手,维护着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如果你在野外見到了,请千万不要惊扰它们哦。

“啥都吃”的“吃货”通缉令

“吃货”们请注意,现在,除专供食用的养殖牛蛙以外,任何野生两栖动物都不应该被摆上餐桌了!这些年,除了栖息地被破坏,蔓延在全球范围的壶菌病也对两栖类动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的数量大为减少。如果你发现,仍然有“吃货”对着野生两栖动物大快朵颐(yí),欢迎来我这里投诉!谢谢大家的配合。

物种名片

正式中文名:崇安髭蟾

拉丁学名:Vibrissaphora liui

分类地位:两栖纲 无尾目 锄足蟾科 髭蟾属

分布:我国南方,自然生态较好的地区

猜你喜欢

个头鲶鱼幼体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动物之最——个头谁最小
矮个头的烦恼
让鲶鱼慌起来
“O”你个头啊!2014年O2O项目死亡榜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中华虎头蟹幼体发育的初步观察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