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之窗
2018-10-16
新型种子包衣技术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澳大利亚柯廷大学新近研发出一种种子包衣技术,可以帮助退化的土地恢复生机,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的目的是回归健康的生态系统,最节省成本的做法就是种植当地植物种子。但在已经退化的土地上,由于土壤贫瘠或环境恶劣,种子往往难以发芽生长。
柯廷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国际刊物《种子科学与技术》上报告说,种子包衣技术以复合材料覆盖种子表面,提高对种子的保护,增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能力。他们开发的新型种子包衣技术能够为修复生态而“设计”出适应不同环境状况的特定种子,通过促进种子生长,恢复生态环境的活力。
现有种子包衣配方多为私人种子公司作为商业机密所掌握,柯廷大学的这项研究则是免费公开制备种子包衣的具体做法规程,有望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提供解决方案。
种子包衣原本是一种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的技术,即按一定比例将含有杀虫剂、肥料、生长调节剂、缓释剂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牢固的药膜。随着种子的发芽、出苗和生长,种衣剂中的有效成分逐渐被植株吸收,起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新华社
宁夏成功培育滩羊新品种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部门研究人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开展的“基因编辑技术培育肉用型滩羊新品种”和“营养调控生产高档大理石花纹滩羊肉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裘肉兼用滩羊新品种。
长期以来,滩羊单羔多、体重偏小、胴体等级较低、增重慢、影响了产业市场竞争力,寇启芳建立“寇启芳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科研团队,并在滩羊新品种培育、高档肉生产两项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当地滩羊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新路径。
利用分子聚合技术开展滩羊新品种培育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也是世界上分子聚合类型最丰富、种群规模最大的研究成果。高档滩羊肉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也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利用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目前,该工作室已培育出滩羊新品种150余只,培育“二代羊”24只,并稳定遗传。培育的肉用型滩羊新品种比原种滩羊体重增加了30公斤以上,而且多胎,配套应用高档(大理石)肉生产技术,可使滩羊效益提高两倍以上。
——农民日报
扬州大学研发蓝藻“节育”新技术
蓝藻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丛海兵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通过加压沉淀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该技术通过给蓝藻加压,破坏藻细胞内的“气泡”,使其失去悬浮生长的能力,不能再悬浮于水面接受光照而生长繁殖,而是沉入水底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衰亡,相当于给蓝藻“节育”,从而大幅降低水中蓝藻生长繁殖量。
丛海兵介绍,蓝藻生长衰亡腐烂周期特别快,腐烂后会散发恶臭污染水质,且“水华”蓝藻中的蓝藻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给以湖泊为饮用水源的人带来潜在危险。
丛海兵表示,新型工艺通过加压破坏细胞气囊使蓝藻沉降到水底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性。围绕蓝藻加压沉淀技术,丛海兵团队研发了两种处理工艺,分别应用于蓝藻生长控制和蓝藻浆浓缩处理领域。据了解,微能耗的加压设备也有两套,分别是“深井加压控藻装置”和“双罐并联蓝藻加压控藻船”。目前,深井加压控藻技术已应用于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水体蓝藻生长控制。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