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活动中,幼儿观察记录的分析

2018-10-16

好家长 2018年9期
关键词:记录表萝卜叶子

文 杨 洁

种植活动在幼儿园屡见不鲜,记录也随之成为种植活动的常规工作。通常教师会为幼儿精心准备一本小册子,引导幼儿定时去观察某一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幼儿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记录完毕,小册子就被弃之一边,这令我们不由地思考:记录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记录?

后来在一个案例中我找到了答案:记录是让幼儿一目了然地看到植物生长变化和感受大自然物种变化的过程,是“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的一种途径。记录的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记录,还要让幼儿在记录前有好奇,在记录中有比较,在记录后有提升。

一、种植前的记录

9月初,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商量着种植区该种些什么。“可以种草莓”“种芒果、种橙子”……“大家都喜欢甜甜的水果呀,怎么喜欢蔬菜的那么少呢?蔬菜宝宝也很有营养哟!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啊。”我刚说完,有个别宝宝立马说:“我喜欢青菜、土豆、茄子……”

孩子们说出了自己希望种植的蔬果。可是我们还是没有达成共识,该怎么办呢?最后孩子们决定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到底要种植什么。

记录表(种植应季的蔬果)

我们发出34份记录表,收回34份。由于有了亲子讨论与记录,孩子们分享想要种植的蔬果时也是有理有据的。“杨老师,我想种萝卜,我想看看萝卜到底怎么长大的。”聪聪刚说完,一边的语涵也说:“我奶奶说,萝卜长得比较快,我也想看看。”“我想知道萝卜有没有方形的?”俊炎的奇思妙想真独特。

还有小部分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我并没有立刻去统一意见,而是用电脑播放了一些用萝卜制作的手工作品与美食,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哇……这个萝卜娃娃好漂亮。”家言说。“这个萝卜超人我喜欢。”一开始想要种草莓的熙熙瞬间改变了主意。

最后,集体全票通过种萝卜的提议。

思考:

我们到底该种植什么?显然孩子们都是全情投入的,他们对于种植的兴趣相较于上学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通过一次有意义的亲子种植记录,让孩子与父母一起讨论和探究。孩子主动参与,记录着自己想要种的水果蔬菜,为接下来的种植活动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萝卜苗的成长记录

萝卜种子终于下地了,孩子们畅想着:“我的萝卜什么时候会长出来呢?”“我的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讨论得很积极。“杨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给我们的萝卜设计一张记录表?”凡凡问我。“是不是和上学期大家记录番茄苗的一样呢?”我反问。“对!这样就可以发现萝卜苗什么时候发芽了!”凡凡激动地说。于是,我把和凡凡的对话讲给孩子们听,大家一起讨论该如何记录、如何设计记录表(由于孩子们的记录经验只限在集体记录,个人记录没有涉及)。孩子最先提到的就是画一画,那怎么画?怎么记录呢?这是重点。我与孩子们商讨出了不同的记录表,最后我们选用了以下这张记录表。

萝卜观察记录表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午饭后户外散步时,孩子们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看自己的萝卜,看萝卜有没有变化。

“这些是萝卜的小芽芽还是杂草啊?”小凡随手就拔了一根。“老师,小凡拔掉了这个。”悠悠拿着小凡拔掉的叶子给我看。“是芽还是杂草,老师也不确定。”说完我先将小凡拔掉的叶子拍了照片,随之带回教室做进一步研究。经过上网查询与对比,我确定这是萝卜的小芽芽。我们的萝卜终于发芽啦!记录也随之开始。孩子们还为自己的萝卜设计了属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板,放置在种植区的墙壁边,这样的记录板更便于孩子观察和操作。第二个星期再去观察时,孩子们发现小芽变成有点长的叶子啦!我们回到教室,孩子们很自然地进行自我记录,记录芽芽变成叶子的过程。记录后,自己将表贴到自己设计的记录板上。一次比一次高的位置,代表萝卜的生长过程。

思考:

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就会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去进行探讨,我们此次的种植活动是孩子们自己决定的,观察记录也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孩子格外重视。在过程中孩子们不停地对比,不停地去观察寻找萝卜的变化,每次有了新发现就会主动记录到观察记录表上。

三、记录表有“问题”

种植区的观察记录表逐渐变得日常化。

“昊昊,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的萝卜吧?”俊一向昊昊发出邀请,昊昊马上点头表示同意。两个人拿着浇水工具出发了。今天泥土很湿润,两个人最后决定还是不浇水了,他们放下浇水工具,仔细地观察起萝卜来。“我的萝卜叶子长得好小啊,瘦瘦的!”昊昊找到自己的萝卜标记,看了看自己的萝卜叶子说。“我发现我的萝卜旁边有杂草,赶快拔掉。”说着,俊一探下身子拔掉了杂草。“你看!我的萝卜周围没有草了,这样萝卜就能长大啦,你的这边好多草啊!赶快拔掉!”俊一说着自己的经验。昊昊将杂草拔完,对俊一说:“终于拔完了,我的萝卜也会很快长很大的。”

回到教室,大家开始记录,俊一画好自己观察的萝卜叶后,走过来问我:“杨老师,我今天拔草了,可是记录表里没有拔草的记录,怎么办?”“既然都没有做,那我们就在表格里画横线表示没有做,好吗?”“嗯嗯。”“杨老师,那我拔草的事情记哪里呢?”俊一又问。旁边的君君说:“就画旁边吧,我们可以画只小手,就是把草拔掉的意思。”“君君的主意真好!”我对君君的主意表示肯定。

思考:

种植区的萝卜越长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孩子们的发现也越来越多。俊一和昊昊在对比自己的萝卜叶子时能够仔细观察,发现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对比,幼儿发现自己与别人的萝卜叶之间的秘密。在观察中,幼儿的好奇心带动他们持续进行探索。幼儿观察得很仔细,也很用心。他们还会自己动脑筋思考,会自主地进行讨论。相信接下来幼儿碰到新的事物时也会主动地去观察、思考。

我们的记录表在俊一和昊昊那里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旁边的君君能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于是根据君君的提议,我们全班孩子修改了一次记录表,增加了一个空列“我为萝卜做的事”,供幼儿自主绘画,使表格更具多样性。同时,我们也开始规划尝试让幼儿自主设计独特的记录表。

萝卜观察记录表(修改版)

四、反思与经验

萝卜苗的观察记录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期许中开始了。为了让幼儿在记录前有好奇,在记录中有比较,在记录后有提升。我努力尝试与幼儿建立良好的观察记录的好习惯。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记录,孩子们逐渐拥有了个人记录与图画记录的技能,自己也有了一些经验:

(一)记录前有好奇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地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种植活动是真实自然的,是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为了让幼儿讨论研究出种植何种植物,我们先进行集体讨论,无果,再进行亲子讨论,同时加入调查记录表,让幼儿对种植活动积累一些基础的经验,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二)记录中有比较

集体讨论后我们制定出萝卜观察记录表,孩子们发现萝卜种子发出小芽了,主动要求进行记录:萝卜小芽是两片圆圆的叶子;第二次又记录了:圆圆小芽变成了长长的叶子。孩子们通过观察,惊奇地发现叶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激起了孩子们更多的责任感和爱心,想要更好地照顾萝卜苗。孩子们的记录也越来越常态化,能自主地进行自我记录。

记录后,幼儿自己将表贴到自主设计的记录板上,每个位置代表萝卜的生长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我们老师通过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种植和记录,孩子们在这种直观比较中,就很容易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当然,除了比较自己的之外,孩子们还可以看到别的小朋友的萝卜苗的变化,并进行同伴之间的比较。

(三)记录后有提升

在多次观察记录后,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当然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当发现前期制定的记录表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和孩子一起对记录表进行了调整,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其实,这也是孩子记录后的一种能力提升,能够让记录表为自己所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应该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不断提升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猜你喜欢

记录表萝卜叶子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萝卜蹲
叶子
买萝卜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