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动射流混药器扩散角对脂溶性农药混合效果的影响
2018-10-16宋海潮徐幼林郑加强翁秀奇陈显冰
宋海潮,徐幼林,郑加强,翁秀奇,陈显冰,代 祥
(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我国每年农药用量约337万 t,农药使用面积达1.8亿hm2。因此,农药的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溶液类农药是使用效力最高的剂型,因为其有效成分是以分子状态溶解分散在溶剂中[1],使用后有效成分的作用能够得到快速、充分的发辉。
农药原液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的,目前绝大多数的农药属于有机磷乳油,大多是脂溶性的[2-3]。由于脂溶性农药的渗透性大于水溶性农药,因此其防治效果优于水溶性。但脂溶性农药与水混合成乳浊液分散体系时[4],均须通过剧烈地机械搅拌,把油打散成极细的油珠,然而乳浊液的油珠分散度并不是很高,在存放期间很容易发生油珠聚集并使乳剂破裂的现象,而且很难恢复[5]。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把小剂量农药和小容量药液均匀喷洒沉积分布在目标作物上,尽可能减少农药的损失,是新施药方法的特点[6]。农药在线混合以保护环境和操作者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在线控制农药的使用来减小农药对操作者的危害,降低农药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污染[7]。在线混药技术已用于植物保护机械,但目前在线混药主要针对水溶性农药,而脂溶性农药由于和水互不相溶,在线混合的难度比较大,研究很少。
旋动射流混药器采用螺旋弯曲收缩管、继旋器以及在扩散管中加入固定导叶等方式,增加工作液的卷吸能力与掺混作用,在没有机械搅拌的情况下,可保证喷嘴出口位置处脂溶性农药与水的均匀混合[8-9]。参考文献[8]中研究的混药器扩散角为9°,扩散管长57.18 mm,继旋器长 40.00 mm,混药器有效长度为150.00 mm,仿真和试验验证可以实现脂溶性农药与水均匀混合。为了实现混药器和喷嘴直接连接的最短结构,须要探讨混药器的有效长度。因此,为优化旋动射流混药器的结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没有继旋器的前提下,寻求扩散管角度的最佳值,以期实现脂溶性农药与水均匀混合。
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系统
试验系统包括进水系统Ⅰ、进药系统Ⅱ、图像采集系统Ⅲ和混药器快换系统Ⅳ,如图1-a所示。试验用喷嘴为KC1/4CC6508PP扇形喷嘴(广州奥王喷嘴制造有限公司);进水系统和进药系统分别提供稳定压力、流量的水和药;水泵采用PLD1206型隔膜泵,药泵采用PLD-2203型隔膜泵,水泵和药泵均是石家庄市普兰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进水端采用YN60耐振压力表,量程为0.6 MPa,进药端与混药器出口端均采用YN60耐振压力表,量程为0.4 MPa,YN60耐振压力表为上海晨仪仪表有限公司产品。
相机采用IO Industries高速相机,型号为4M180-CL,分辨率为2048×2048,帧频为180 f/s,像元大小为5.5 μm,芯片尺寸1。视频记录采用IO Industries Streams 7软件。混药器混合试验台如图1-b所示。
1.2 旋动射流混药器装置
1.2.1 旋动射流混药器结构 旋动射流混药器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收缩管、分流器、扩散管等组成。收缩管入口直径为13 mm,出口直径为4 mm,收缩管长度为27 mm,螺距为81 mm,收缩角为19°;喉管长度为20 mm,直径为4 mm;分流器内直径为4 mm,外直径为8 mm;扩散管入口直径为4 mm,出口直径为13 mm,扩散管长度为57 mm,扩散管内导叶高度最大值为6.5 mm,导叶包角为15°,导叶个数为3个。水管接头、药管接头和喷嘴都是标准件。在本研究中,用于试验的3个混药器除了扩散管内扩散角不同,其他结构参数都相同。
1.2.2 试验用3D打印混药器 旋动射流混药器采用螺旋弯曲收缩管和在扩散管内增加导叶的结构,单件生产成本高,同时为了便于试验观察,试验样件采用3D打印成型,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混药器各组成件螺纹连接后,影响相机观察内部流动,因此混药器打印成整体结构。试验时混药器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图3-a是扩散角分别为10°、14°、18°的3D打印混药器结构设计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与图2 一致,图3 -b为扩散角分别为10°、14°、18°的3D 打印混药器实物图。
1.2.3 混药器快换系统 试验中,为了研究相同条件下混药器的混合效果,须要对3种混药器进行快速替换。混药器快换系统如图4所示,快换接头分公头(如图4中41、61、71)和母头(如图4中42、62、72),公头和混药器连接,母头分别与进水管、进药管、出口等连接。图中序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与图2一致。
1.3 扩散管参数设计
扩散管的作用是把喉管出口处的动能变为压能[10]。当扩散管的扩散度(断面面积比)给定后,扩散角超过某一定值继续增大时,阻力系数将急剧增加,甚至比相同长度直管大出许多倍[11]。这主要是由于流动发生剧烈的紊流混合,边界层自扩散管管壁分离由此产生强烈的涡流区[12],同时扩散角扩大时流速降低,沿扩散管长度方向产生压力的正梯度,在其作用下边界层从管壁分离[12]。直壁扩散管(图5)的主要几何特性是扩散角 α、扩散度 n1、长度 L,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0]为
式中:F1为扩散管出口面积;F0为扩散管入口面积;D0为扩散管入口直径。
旋动射流混药器的扩散管入口直径D0=4 mm,出口直径D1=13 mm。因此,根据公式(1),得到其扩散度n1=10.562 5固定不变,将n1值代入公式(2)后,得到扩散管的扩散角和扩散管有效长度的关系为
扩散管的扩散损失与扩散管入口流速分布、扩散角、扩散断面直径比等有关[13-14],本研究中,扩散管入口流速和扩散管断面直径比不变,改变的只有扩散角。普通射流混药器一般采用均匀扩散角 α 为 5°~9°,直径比 D1/D0为 2 ~4[11]。当扩散角α=9°时(见图2的扩散管结构图),扩散管有效长度实际长57 mm,混药器总长104 mm,经过试验验证,此时扩散管出口处脂溶性农药混合均匀[8-9]。公式(3)指出,扩散角和扩散管的长度成反比,因此为了减小混药器长度,可通过增大扩散角实现。
为了深入分析扩散角的增加对扩散管长度和混药器总长的影响,根据公式(3)可得出其关系如表1所示,根据扩散角按照1°递增值的变化看混合管长度的变化规律。当扩散角从9°逐渐增大至12°时,扩散管长度递减值幅度在3~6 mm之间;扩散角从12°逐渐增大15°时,扩散管长度递减值幅度在2~4 mm之间,扩散角从15°逐渐增大18°时,扩散管长度递减值幅度在1~3 mm之间。因此,随着扩散角的增大,混合管长度递减的幅度减小。而扩散角为9°时,在有继旋器的混药器中,试验验证脂溶性农药能够均匀混合[8]。由于继旋器的有效长度为40 mm,因此通过放弃继旋器,同时增大扩散角来减小混药器的长度,研究其对脂溶性农药的混合效果。根据表1,为了减小混药器的长度,根据扩散角递增幅度,选择扩散角为10°、14°、18°来试验验证其对脂溶性农药的混合效果,此时混药器的总长分别为98、84、75 mm。
表1 扩散角变化和扩散管长度
1.4 试验用农药替代物配制
脂溶性农药替代物为菜籽油,菜籽油表面张力为29.8 mN/m,运动黏度为 43 mm2/s,密度为 0.9 g/cm3。为了便于图像采集与分析,菜籽油中加入了美国路阳LUYOR-6100油性荧光剂,密度为0.91 g/cm3,可完全溶于石油制品,最适宜波长为365 nm,闪点(ASTM D-3278)大于85℃(185°F)。图6为菜籽油、荧光剂6100、水的混合效果图,将3瓶试样摇晃均匀后,立即在紫光灯下观察发现,没有添加荧光剂6100的菜籽油在紫光灯下是灰色的,没有清晰的亮度(图6-a);而加了荧光剂的另外2瓶试样观察很清晰;荧光剂6100在菜籽油中能够完全溶解(图6-b);加了荧光剂6100和水的菜籽油摇晃均匀后又会很快分离(图6-c)。
1.5 试验计算方法
由于荧光剂6100可完全溶解于菜籽油中,因此只要分析荧光剂6100在混药器中与水的混合比就可以确定菜籽油在水中的混合比,为了分析荧光剂在指定区域内(混药器出口处)混合的均匀程度,可以在混药器出口处选定一定大小的方框,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简称RMSE)来分析该方框内样本的离散程度,RMSE对测量数据中的最大和最小误差反映非常敏感,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测量的精密度:
式中:Ti是像素测量值数组;Ai是像素平均值;n是数据点总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药器混合图像提取
对图3中的3种混药器利用图1中的混合试验台分别进行试验,并用IO Industries Streams7软件采集原始图像如图7所示。其中,A、B、C 分别为混药器的扩散角为 18°、14°、10°时对脂溶性农药替代物菜籽油进行在线混合的原始图像。
2.2 混药器在线混合图像均方根误差
图7分别为3种混药器扩散角α的混合效果图,选择图7各图中混药器出口处的红色矩形区域(方框内)的图像,采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计算混药器出口处红色矩形区域内的RMSE。
扩散角α=10°的均方根误差测量结果如图8所示,其中图8-a为药水混合区域的均方根误差分析图,图8-b为药水混合相同区域对纯水通过时测量的标定均方根误差,将图8所得的各测量值,列入表2。
同理,用相同的方法对图7中另外2种混药器的在线混合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将所得到的数据汇总(表2)。
通过对表 2 的对比分析可知,扩散角为18°、14°、10°的药水混合 RMSE 测量值分别为 7.239 8、6.726 1、5.658 6。经过对相同区域进行水标定后,得到3种不同扩散角混药器的RMSE 测量值与标定值的差,分别为 1.833 1、1.595 1、1.106 3。扩散角α=10°的混药器出口红色区域药水混合RMSE测量值最小,RMSE测量值与标定值的差比扩散角α=14°时小0.488 8,比扩散角 α =18°时小0.726 8,药水混合均匀性比较好;扩散角α=14°的RMSE测量值与标定值的差比扩散角 α=18°时小0.238 0。因此,随着扩散角的减小,RMSE降低,药水混合均匀性提高。
2.3 混药器在线混合图像灰度值分布图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各混药器的混合效果,选取图7中3种混药器扩散管出扣红色标记区域的混合图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灰度值分布图,如图9所示,图7中红色区域坐标点和坐标轴与图9相对应。
图9-a为α=10°时混药器的灰度值分布图。X坐标值的变化从90到40时,灰度值变化逐渐均匀,如四边形X1内;X坐标值从30到0时灰度值已经均匀;Y坐标值的变化,如图中方形Y1内,灰度值分布没有明显的突变。由于其RMSE仅为1.106 3,因此根据RMSE值和灰度值分布图,可知对理化性能和菜籽油相似的脂溶性农药,采用本研究无继旋器而扩散角设定参数α=10°的混药器能够实现药水均匀混合。
表2 混药器均方根误差
图9-b为α=14°时混药器的灰度值分布图。当X坐标值从90变化到0时,图中方形区域X2内的灰度值在坐标Y值为60时,总是处于最高值,没有减小的趋势。由于其RMSE为1.595 1,因此α=14°时混药器对理化性能和菜籽油相似的脂溶性农药不能实现均匀混合。
图9-c为α=18°时混药器的灰度值分布图,从方形区域X3和X4可以看出,整幅图的灰度值变化都不均匀,而且其RMSE最大,为1.833 1,因此 α=18°时混药器混合均匀性最差。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旋动射流混药器在没有继旋器的前提下,扩散管角度分别为18°、14°、10°时,对脂溶性农药混合效果的影响。通过RMSE和灰度值分布图对试验提取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发现,采用均方根误差和灰度值分布图,可以对脂溶性农药和水的混合均匀性进行有效分析。扩散角α=10°、扩散管长51.44 mm、有效长度为98 mm的混药器可以实现脂溶性农药和水的均匀混合,与扩散角 α=9°、有继旋器的混药器相比,扩散角增大1°,扩散管长度减小了5.74 mm,混药器有效长度减小了52 mm,进一步优化了混药器结构。扩散角为14°、18°时,混药器有效长度分别为84、75 mm的混药器不能实现脂溶性农药和水的均匀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