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间数评价
2018-10-16黄正锋朱梦蝶郑彭军张如鑫陆丽丽
黄正锋, 朱梦蝶, 郑彭军, 张如鑫, 陆丽丽
(宁波大学 海运学院,浙江 宁波315000)
我国航运企业由少数国有大型企业、部分中型企业及大量小型企业等共同组成。中小航运企业数量多,占我国航运企业总数的95%以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航运市场的稳定。中小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中小航运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着重关注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1],这与大型航运企业经营目标的可持续性有所不同。与中国远洋海远集团等大型企业相比,中小航运企业存在资金缺乏、规模狭小、硬件设施不足、航运能力低下、运营管理能力较弱和受环境影响较大等[2]劣势,却具备灵活性强和决策执行力强等优势[3]。如果能够正确评估我国中小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有效感知中小航运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动向,进而预防中小航运企业的衰亡风险。
中小航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多数重视对航运信息的保密,由于不愿意向外界公布运营数据,导致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指标的信息不完全,需要借用不确定性理论进行评估,其相关方法有:基于灰色关联的评价方法[4]、多级模糊评价法[5]、基于区间数的评价方法[6-8]及多指标决策与评价的投影法[9]等。灰色、模糊等评价方法设置单值型指标,难以体现指标属性值的不确定性分布区间;区间数法、多指标决策与评价的投影法等方法需要选取用于参考的理想点,被认为存在偏差问题。本文所用的区间数和模糊评价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规避上述缺陷。
1 评价指标体系
1.1 建立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考虑指标覆盖的全面性和指标获取的相对容易性,再考虑其他因素(如指标的可比性)。
1)从全面性来看,本评价方法不仅对中小航运企业最关注的生产经营这类实质性方面进行评价,还对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价。
2)从易获取性来看,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替代性,比如,传统中市场占有率直接用船舶航行的距离来计算,此处为弥补中小航运企业数据缺乏的缺陷,采取本企业运量占同类型企业总运量的百分比来计算,减小了后期评价难度。
1.2 指标体系
鉴于中小航运企业区别于大型航运企业的特性,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不能完全依靠运输装载能力,更多地要考虑特殊化的服务内容和其应对风险的价值取向。本评价方法从生产运营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质量与风险管理[10]等3个方面的准则出发而制定(见表1)。
表1 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1.2.1装载率
装载率用船舶运输周转量与船舶运距定额装载能力的比值来表示,即以运距装载率来表示,反映船舶在一定行驶距离内船舶吨位的载重情况。
(1)
1.2.2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用本企业运量Q0占同类型企业总运量F的百分比来表示,反应本企业在提供运输服务的可得性及便利性。
(2)
1.2.3营运率
营运率即船公司拥有的船舶平均在册时间T册中平均营运时间T营所占的比重,可反映船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船公司对其拥有船舶的管理水平。
(3)
1.2.4增值服务能力
增值服务能力是指中小航运企业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采用客户增值服务满足次数m与客户增值服务总要求次数的比值D表示。
(4)
1.2.5个性要求满足水平
个性要求满足水平的重心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不同的能力,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托运人需求的多样化,托运商品的多样化,由于中小航运企业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尽管运输能力水平不如大型航运企业,但也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寻到生存路径。式(5)表示服务个性化满足次数n占总服务次数S的比。
(5)
1.2.6信息服务能力
信息服务能力侧重于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航运信息服务的能力提升实质上就是提升船舶类型、船舶位置、航线、船期和货物报关交易等各方面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发布能力,因此,不仅要提高自己公司数据的现代化信息挖掘能力,还要打造与航交所关于航运市场信息的互联互通能力,将航交所信息纳入自己公司平台进行共享发布。所以信息服务能力可用功能性γ1、综合性γ2、系统性γ3、及时性γ4、有效性γ5、互动性γ6等6个程度值的加权平均数表示。
(6)
1.2.7服务质量满足程度
航运企业不仅要把货物准确准时地交付给客户,既要注重服务效果,又要注重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损耗情况,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即提高运输效率。因此,此指标由服务结果质量π1和服务交付质量π2构成,由于各航运公司发展方向不同,所以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计算服务质量满足程度时,要对各指标进行加权。
(1)π1由交货可靠次数比、及时处理订单占比、未受损产品占比、运费成本比、及时交货次数比、对顾客需求及时满足次数比、货物跟踪反馈及时满足次数比和服务好评率等指标加权平均得到;
(2)π2则由无索赔纠纷率、2 a以上固定合作客户占比加权平均数决定。
(7)
1.2.8抗风险能力
抗风险能力是中小航运企业的弱势,因其市场小、资金少,更容易受用户变动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考虑抗风险能力指标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简化起见,表示在一定航运周期内,航运企业盈利能力与经营风险之差,即企业盈利对经营亏损的弥补能力。
(8)
2 区间数与模糊评判结合方法
2.1 区间数与模糊评判结合方法
该方法首先用区间数来表示中小航运企业各指标的分配比例能够减少因其他条件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再通过一个模糊集合来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全面评价。
1) 由于中小航运企业数值搜集的绝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性,结合模糊评价原理,将定量的数据定性化。
2)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在实际决策问题中,决策信息往往以区间数形式来表达。
通过区间数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表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可信度,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2.2 因素集和评价集的选取及量化
设由5个评价等级(差、一般、中等、良好、优异)依次组成的评语集为V= {v1,v2,v3,v4,v5},其中,vk(k=1,2,3,4,5)是区间[0,100]的模糊集,其隶属度函数采用表2进行定义。集齐n名评判者(评判者必须对中小航运企业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对这些因素进行评分(百分制),因此,每一因素将得到n个评判数字,可通过搜寻最小最大值,继而可获得该因素的评判结果区间。针对本研究的7个二级因素,将与之对应的7个评价结果区间数代入各个评语模糊集vk(k=1,2,3,4,5),得到每个因素归于每个评语的隶属度区间和因素与评语之间的模糊关系评价矩阵。
表2 各个分值落入不同评语的隶属度函数
2.3 确定指标模糊区间
由于各种外在内在因素的影响,权重的选择不能仅依靠单一的绝对数字来确定,根据因素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区间权重。通过权重集与评语矩阵相结合合成模糊综合评判向量,得出针对各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
2.4 区间数评判
2.4.1初级评判
针对每个子集(如表1所示共3个子集),结合权重区间数将其下的因素进行区间数加乘运算,得到子集与评语之间的模糊关系评价矩阵B′={B1,B2,B3},矩阵中的3个评价模糊集B1、B2、B3,它们分别表示一级评判指标的生产营运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和质量与风险管理。
2.4.2二级评判
将各个子集自身的权重区间数与评判矩阵B′,作矩阵乘法,获得综合评判矩阵A,即宁波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5个评语之间的隶属度区间数关系矩阵,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可确定发展能力的综合评判等级。
3 实例分析
3.1 确定指标分值
10名专家走访宁波北仑航运有限公司、宁波开发区龙虚航运有限公司、宁波捷海航运等有关中小航运企业,对3家中小航运企业各因素及其权重进行打分,详见表3(因素和权重的分值分别在左右侧)。
表3 中小航运企业原始打分数据 %
综合各位专家评分,在每一项因素的分数中剔除最高分与最低分,在剩下8项分数中选取最大值作为评价区间上限和最小值作为其下限,具体指标实际得分对应区间数见表4。
表4 各个指标由实际得分提取的区间数
3.2 确定因素权重
在10名航运专家打分值的基础上,侧重考虑抗风险能力指标,整理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权重见表5。
表5 二级评判指标权重
3.3 展开模糊评价
将有效实际得分的区间数逐个代入V={v1,v2,v3,v4,v5}, 经过矩阵运算, 得到有关生产运营、定制化服务能力、质量与风险管理的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向量为
B1=([0,0],[0,1],[0.4,1],[0,0.1],[0,0])
B2=([0,0],[0,1],[0.67,1],[0,0.1],[0,0])
B3=([0,0.89],[0,1],[0,0.27],[0,0],[0,0])
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在初级评价得出的评价向量基础上,对生产运营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质量与风险管理指标进行进一步评价,得到最终综合评判向量
A=([0,0.222 5],[0,1],[0,0.83],
[0,0.08],[0,0])
比较A各个分量的大小,可判断出宁波中小航运企业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即中小航运企业航运状况处于中下水平(见表5)。
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生产运营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质量与风险管理指标全部落入评语“一般”,综合来说,3家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
2)在评价过程中可看出,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评分较高,说明3家中小航运企业能够做到最基本的运输安全和货物通达,但是装载率、营运率还有增值服务能力的评分较低,说明3家中小企业还处于最初的建设阶段,对质量与自身综合能力建设还不够重视,在抗风险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表5 评价结果
3)因为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中小航运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社会闲散的海运资源,因此,生产营运能力较低;由于缺乏资金和实力,无法达到高程度的服务质量水平,只能完成航运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的竞争体系。较低的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程度使得中小航运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并且面临着运价低迷和客户源萎缩的困境,这些问题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则体现得更加明显。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宁波港口中小航运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本方法充分评估中小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资源配置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这与案例的结论一致,显示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能较客观地体现中小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