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例谈
2018-10-15雷青松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方式;例谈
作者简介:雷青松,湖北省黄石市河口中学教师。(湖北 黄石 435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4-0096-02
2014年教育部将“核心素养”写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内容上,涵盖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学习方式上,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相吻合。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说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者论述较多,顾之川先生认为应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養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与书面语)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实践中积累、体会、感悟,渐渐地将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就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见。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广泛阅读,自主探究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文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接受美的熏陶,塑造理想人格。
二、合作交流,思想碰撞
现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的;重大的科技进步发展,常常是在交流与沟通中实现的。学习实践中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学习《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我将八个小组学生组成八个导游组,由一组组成员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就这样,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讨论确定游览顺序、游览重点,谁编写导游词,谁上网搜集图片资料,谁来解说,合理分工,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乐于参与其中。展示时,小组成员一齐出列,解说员充分发挥想象力激情解说,其他成员配合展示挂图、播放视频、出示纪念品、扮演好奇心重的游客等等。这样的一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一些语文知识,更多的是丰富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了搜集处理信息、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诸多人文素养。
三、知行合一,实践体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语文,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取。因此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孙权劝学》一课时,正巧学校开展课本剧大赛,通过同学们的遴选,大家一致挑选《孙权劝学》一课进行改编表演。首先是班级内的小组间进行选拔,剧本的改写、几个人物的塑造都出现了多个精彩的版本,大家通过加粉丝的方式从全班挑选演员搭成一台戏班子代表班级出演,编排中,那边是几个孙权一起来指导,这边是几个阿蒙在说戏……同学们参与非常积极。在表演中同学们一步步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领会人物的个性,实践中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文本,学到了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劝别人的艺术等人文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与社会交际能力。
四、质疑发展升华创新
质疑是创新之源,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给予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乐趣,学生将受益无穷。
比如,有次学生到团城山实验中学进行体育考试,时间安排在10点半,所以上一节课再去。考试之前我想和同学们聊点儿轻松的话题。进教室时,看到天还下着雨,即兴创作了一则字谜,让同学们猜猜。“下雨天跑步。打一字。”大家兴致勃勃,一两分钟,小手纷纷举起,我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点了四位同学上台板书。章洪铭写的是“露”,张政澜写的是“涉”,卫群和另一个同学写的是“泡”。我让他们分别阐述理由,章洪铭说他的理解是“雨下在大路上”;张政澜的理解是“跑步过程中正下着雨”;卫群的理解是“跑步时,由于下雨,脚(足)打湿(失)了”。噢!真好,一个简单的谜面出现了三个合理的答案,同学们思维很活跃。我公布了想到的答案“涉”,同时也没有否定其他同学的答案,并为这几位青出于蓝的同学点了赞。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标的普及逐渐得到大家的共识,这种定位于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变革应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