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先勇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赴南开为叶嘉莹先生祝寿

2018-10-15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8年9期
关键词:祝寿叶嘉莹白先勇

中新社天津7月14日电 (记者 张道正)台湾地区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13日晚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莅临南开大学,以此祝贺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94周岁寿辰。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舞台艺术教育实践项目,是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推出的重点项目。项目以昆曲剧目《牡丹亭》的排演与传习为中心,希望通过校园排演、传习与巡回演出,带动大量热爱昆曲且有一定相关才能的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出热爱昆曲,具有专业表演、演奏能力的人才,同时引发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自称“昆曲义工”、为推广昆曲奔波近20年的白先勇和他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都与南开大学有着不解之缘。2004年,白先勇首次到访南开大学,并在随后两年中两次率团来南开,为同学们义演青春版《牡丹亭》。2017年,白先勇再携新版昆曲《白罗衫》来南开,与师生畅谈文学与人生。

此次再访南开大学,白先勇也与广大师生分享了他的“昆曲心路”。白先勇表示,把校园版《牡丹亭》带到南开大学上演具有特别意义,因为他的恩师叶嘉莹先生定居在南开大学,是叶先生带他走进文学殿堂,并支持他为推广昆曲做出努力。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昆曲传承发扬的事业中来。

演出结束后,南开大学特别举行了一场简短而隆重的祝寿仪式。白先勇为恩师叶嘉莹先生祝寿。叶嘉莹先生切开生日蛋糕,与在场师生分享寿辰的喜悦。

“我与白先勇先生认识60多年了,对他的才华从60多年前就非常欣赏。”叶嘉莹表示,“白先勇的才华、毅力、对艺术的热爱、对昆曲的努力,竟是这么全面,而且训练了年轻的学生、培养了全面的人才,真是太难得了。”

叶嘉莹还在现场朗诵了她在10年前創作的诗歌:“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以此表达对南开的眷恋。她说,莲花有莲子留在池塘里,再新生出莲花。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新的年轻人的兴起,中华古典传统文化正代代相传。

当晚,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出席活动,向白先勇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来南开表示感谢,并向叶嘉莹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他说,几十年来,正因有叶嘉莹先生、白先勇先生这样的杰出学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努力,才将诗的种子播撒进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心中。这些受到诗词熏陶的学子,将在古典文化的滋养下,成长为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拥有美好心灵的人。

(选自2018年7月14日《中国新闻网》,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这是一则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它报道了白先勇携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赴南开为叶嘉莹先生祝寿的情况。消息的导语部分集中讲述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然后随着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则消息按照重要性大小依次排列材料的写法,掌握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1.用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说说导语涵盖了哪些新闻要素。

2.记者为什么要紧随导语之后对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进行介绍?

猜你喜欢

祝寿叶嘉莹白先勇
群仙祝寿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白先勇与《红楼梦》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外婆的祝寿野餐会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