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吉乡村生态富民的模式识别及演化特征*

2018-10-15胡咏君谷树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8期
关键词:富民安吉集体

胡咏君,谷树忠

(1.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北京 100088;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010)

0 引言

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诞生地。近年来,安吉牢固树立和率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互融共生、生态富民的路子。国内一些学者的生态富民研究[1-12],主要是对生态富民种养模式的形态描述,包括“猪圈—厕所—沼气池—日光温室”四位一体富民模式[13]、“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生态富民模式”[14]、桑枝—香菇生态富民模式[15]、莲虾共作模式[16]等,还有对生态产业模式的总结,包括生态农业[17, 18]、乡村旅游模式[19, 20]等,很少对模式的驱动机理和演化特征进行剖析。文章借鉴经济增长理论[21-23],以安吉乡村为研究对象,从解析生态富民深层次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规律角度对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两山”路径提供方法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模式经验借鉴。

1 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基本类型识别

1.1 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内涵与指征

乡村生态富民模式,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作用,汇集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采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让广大老百姓对好的生态有“获得感”,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升的模式。

生态富民模式的实现关键在于:(1)如何构建生态优势与实现生态效益?构建和发挥生态优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从生态优势到生态效益的转化是实现生态富民的基础。(2)如何实现生态富民?生态效益要切切实实地落到老百姓头上,这是实现生态富民的根本。生态富民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惠民,环境外部性显化,让农民能够切实得到环境改善的福利。另一方面是生态富民,保障农民的增收能力,且使增收具有内生动力,这样又会促进生态保护,形成生态增收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可持续富民[24]。

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主要指征体现在3个方面:(1)成效指征,包括集体经济的壮大及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等; (2)可持续指征,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需要构建生态优势,需要产业支撑,需要政府和市场等多主体的推动; (3)边界指征,模式典型性、代表性和适用性,要考虑其推广范围。

1.2 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分析维度

乡村生态富民离不开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源于生态经济的增长可以借鉴经济增长理论,深入其本质属性,找寻经济增长的规律,避免在表象上打转。关于经济增长的解释,主要有分工论、要素论、制度论等。分工论有两种观点,(1)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说,又被称为内生比较利益说,他认为经济发展源于专业分工,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25]。(2)相对比较优势和禀赋比较优势说,也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26],是由生产技术或资源等外在条件差别产生的优势差异。要素论的萨伊认为,任何经济发展过程必须包含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过程,因而土地(包括其他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 林毅夫认为经济发展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中的作用[27], 其中,自然资源、人力、技术、资本可视为区域发展所依赖的要素,而政府管理方式、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和引导及市场化能力等制度成为决定各要素配置的骨架。新制度经济学家普遍将制度看作是继要素禀赋、技术进步之后,影响并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张宇认为当地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依靠政府力量摆脱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提供强制性的制度供给,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8]。在分工、要素和制度3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类型划分,国内外学者也多从要素结构、制度环境、内外生关系等3个维度入手,该文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要素、制度和开放3个维度识别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

1.3 三维结构下的生态富民模式类型

通过构建“要素—制度—开放”三维分析框架,根据3个维度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态富民模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图1),每个区域代表了生态富民模式的不同组合,可以概念化为“非生态—市场—内生型”(Ⅰ型)、“生态—市场—内生型”(Ⅱ型)、非生态—市场—外生型(Ⅲ型)、生态—市场—外生型(Ⅳ型),非生态—政府—内生型(Ⅴ型),生态—政府—内生型(Ⅵ型),非生态—政府—外生型(Ⅶ型),生态—政府—外生型(Ⅷ型)等8种类型。在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种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通过对演化形态分析,找寻其中的规律。

图1 三维结构下的生态富民模式类型

1.4 三维结构下的乡村生态富民模式量化划分标准

1.4.1 要素维度划分标准

生态富民模式的主要指征是生态优势的构建所带来的经济增收。资源维度划分,应首先区分是否是生态型产业驱动,还是非生态型产业驱动,区域一般都会有一个倾向。由于缺乏对资源驱动生态富民模式的公认定量刻画指标,特定义生态产业结构比(EI)指标,计算公式为:

(1)

当EI大于1,说明生态产业在GDP中占据优势,可以定义为生态驱动模式,若小于1,则为非生态驱动模式。注:因目前的统计分类中没有生态产业大类,第一产业主要取自自然界,第二产业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具有资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较多等特点,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较少,就业弹性较高等特点,故按照统计类别现状,特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归为生态产业范畴,主要反映的是演化趋势。

1.4.2 制度维度划分标准

制度驱动由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所构成的制度环境所决定,所有制改革、产权制度完善市场化程度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集中体现,体现在发展模式上有“政府主导”、“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场主导”等模式。市场化程度是反映资源配置经济决策市场化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指标[29],目前我国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指标有10余种,大多为复合指标,为简化判断,该文选用卢中原、胡鞍钢提出的投资市场化指数(表1),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自筹(或浙商回归投资)、其他投资3项指标的比重[30],由于这3项指标基本由市场决定,其比重大致反映了投资领域的市场化程度(IM),计算公式为:

(2)

当IM大于1,说明生态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定义为市场推动模式,若小于1,说明生态经济受政府投资拉动的程度较高,定义为政府推动模式。

表1 市场化指数测度比较与选择

序号核心测度指标具体测量项测度说明测度来源1投资市场化指数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3项投资的比重来表示该3项投资基本由市场决定,基本能反映投资领域市场化程度卢中原、胡鞍钢[30]2价格市场化指数由农产品收购中非国家定价比重来表示代表性不强,数据资料不全3生产市场化指数由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来表示无法区分国有经济中的市场化部分4商业市场化指数由社会商品零售额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来表示未能反映生产资料的市场化因素,无法区分国有经济市场化成分5生产要素市场化指数用投资市场化指标替代参考投资市场化指数测度说明金玉国[29]6经济参数市场化指数用价格市场化替代参考价格市场化指数测度说明7市场化复合指数由1个一级指数、5个二级指数(即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市场中介发育及法律制度环境、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和19个三级指数所构成指标体系,用于判定难度较大Jennifer M.Oetzel[31],樊纲等[32],罗雨薇[33]

1.4.3 开放维度划分标准

在生态经济增长过程中,内生与外生两种力量此消彼长,依据要素和市场的内外生关系,生态富民模式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模式。内生型模式的要素主要来源于当地积累,要素积累的自发性较强。外生型模式依赖外部市场,以外部市场为目标,以进出口、吸引游客为主,受到外部市场影响较多。人们往往用出口依赖度(出口额/GDP)来反映经济外向型的程度,该文中的开放指的是依赖外部市场的程度,不能采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外向型程度指标。特定义开放性程度(OC)指标为衡量指标,由于旅游业依托生态资源吸引外来游客为主,将其纳入开放性程度指标,计算公式为:

(3)

当OC大于1,说明生态经济的开放程度较高,定义为外生型模式; 当OC小于1,说明生态经济的开放程度较低,定义为内生型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指标的选择存在主观性,研究方法失当是国内试图用指标来定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标选择一般有两种,一种根据评价目标选择相应指标,选择研究方法; 一种是通过大量指标进行筛选。该文的研究目的是模式识别和演化规律的把握,不去深入探究数据和关联的复杂性,而在于透过现象对规律的快速把握,因此选择与研究对象和评价目标关联性最强的指标对生态富民模式的类型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2 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演化特征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安吉、湖州、浙江省的统计年鉴和公报,由于多年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别,部分年份缺失等,对缺失部分采用插值法进行估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从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始,时间选择为2006—2016年。

2.2 样本概况

安吉县位于长三角腹地,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辖15个乡镇(街道), 2016年户籍人口46.6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38万人,土地总面积1 885.71km2。2016年全年生产总值GDP324.31亿元,比2015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4.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3.99亿元,分别增长1.9%、5.5%和9.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8.2: 45.1: 46。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6.9848万元,比2015年增长6.8%,按平均汇率(1: 6.7518)计算达到1.051 6万美元。

2.3 模式演化

通过对三维结构下安吉2006—2016年生态富民模式的演变分析发现,安吉生态富民模式呈现“非生态—政府—内生型”、“生态—政府—内生型”到“生态—市场—外生型”模式转型,体现了从非生态到生态、从政府到市场、从内生到开放的发展趋势(表1)。

在要素驱动方面,实现了生态驱动从非生态到生态型的转型,体现在三产结构方面,从2006年的三产结构比11.2: 52.6: 40.2到2016年的三产结构比7.2: 44.2: 48.5,从工业占主导到服务业占主导,呈现一产连接二产、三产,三产融合度较高的发展趋势。

在制度环境方面,政府推动生态富民起到了关键作用,体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第一阶段,生态整治阶段(2008 年之前),主要是村庄环境整治。“五改一化”(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线及美化环境),“三改一拆”等,该阶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雏形,村庄整治力度不大,农民积极性不强,整治效果有反弹现象。第二阶段:“中国美丽乡村”创建阶段(2008—2012 年)。编制“中国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实行“中国美丽乡村”考核,政府投入将考核与奖励结合起来,实行“以奖代补”,集体经济性很高。第三阶段:“中国美丽乡村”品牌形成及农村经营阶段(2013 年至今)。美丽乡村建设开始重视经营,以经营乡村倒逼规划、建设、管理,美丽乡村主体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按照产业发展需求由招商到选商。考虑到发展的时滞效应,成效差异推后了两年,但基本可以体现政府推动市场培育的作用。

在开放性方面,随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环境、交通区位的改善,要素间的流动不断加快,开放性不断增强。

从富民成效看,安吉2016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47 7万元, 2006—2016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值为1.5676万元,高于浙江省2016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和年收入均值(图2)。

表2 2006—2016年安吉县生态富民模式演化

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EI0.940.920.910.970.981.051.071.051.071.161.22IM0.510.850.850.730.830.880.820.890.921.031.1OC0.370.420.430.460.510.490.580.941.161.951.87模式ⅤⅤⅤⅤⅤⅥⅥⅥⅧⅣⅣ

图2 安吉农民人均收入与浙江省平均水平比较

3 安吉乡村生态富民典型模式刻画

3.1 要素驱动力分析

安吉187个村庄不可能千村一面,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地域优势、不同的发展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单元村对生态富民模式的要素驱动力进行解析,有助于发现安吉不同村落间的生态富民演化规律。因制度因素和外部市场因素在安吉县域乡村间之间的差异不大,乡村生态富民模式分析以要素驱动力演化为主线。在考虑要素时,首先是因地制宜,如何在富民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当地的资源和环境。一般来说,资本、技术、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要素”,而对于生态经济来说,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关键要素之一,是重要的资产,于是将“要素”解析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人力和资本3个维度。生态富民模式所依赖的自然要素一般分为独特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依托自然而发展的产业或项目,生态富民模式所依赖的人力要素包括经营大户/能人、村支书/村长、乡贤、专业人士、外来企业等,生态富民模式所依赖的资本渠道很多,分为集体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政府奖励资金等。

表3 安吉不同乡村生态富民典型模式及模式演化

序号典型模式资源人力资本来源特色产业模式类型(2005)模式类型(2015)代表村庄集体收入(万元)(2016)农民收入(万元)(2016)1“两山”余村模式“两山”文化系列产品+三产融合村集体(政府委派)政府红色教育、休闲会展、旅游观光、竹制品加工、农业采摘资源—政府—(整合政府资金+世行贷款)产业—政府—集体资本天荒坪余村3803.589 52特色乡居模式特色项目+环境+三产融合集体+公司+农民集体+公司教育实践、花卉产业、度假营地、农场等、竹产业、特色民宿项目—集体—社会资本产业—集体—集体资本山川乡大里村、灵峰街道大竹园村200多万(大里村)、202(大竹园村)2.765 0(大里村)、3.066 1(大竹园村)3景区依托模式旅游景区+地产+环境+三产融合集体+公司+农民集体+公司旅游、旅游地产、漂流等资源(景区)—集体—整合水利建设资金产业—集体—集体资本天荒坪大溪村3502.918 24整合创新模式生态整治+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集体+公司+农民集体+公司休闲农业、旅游、商业模式输出、“两山”培训项目—集体—集体产业—集体—集体资本递铺镇鲁家村2863.285 05生态示范模式生态示范+特色乡村+三产融合政府+集体+专业公司+农民集体+公司特色乡居、垃圾分类示范、休闲度假、房车营地等示范项目—政府—社会资本产业—集体—集体资本灵峰街道横山坞村、山川乡马家弄村1100(横山坞), 112(马家弄)3.030 0(横山坞), 3.138 9(马家弄)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根据安吉政府工作人员推荐,选择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均有明显增长的村庄,数据来源于多个乡村的主要负责人对乡村发展历程和要素变化的访谈结果,选取7个村庄,分别是山川乡大里村、山川乡马里弄村、天荒坪镇余村、天荒坪镇大溪村、递铺街道鲁家村、灵峰街道大竹园村、灵峰街道横山坞村。

3.3 典型模式及演化

根据不同的要素特点和组合,剔除重叠性模式,经过筛选得到5种模式,根据其资源特征与组合方式,可以分为生态教育模式、特色乡居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整合创新模式、生态示范模式。这些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点包括“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厂区改造、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农整复垦等)、生产性工程(包括农家乐服务中心接待点建设等、农业的园区建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机整合起来,通过产村融合,三产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培育和壮大,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最终实现生态富民的良性循环。

根据7个村主要负责人的访谈结果,从自然资源与环境、人力和资本3个维度对模式的演化过程进行解析,各个村的生态富民模式从最初差异化的“资源—政府—政府资本”“项目—集体—社会资本”“资源(景区)—集体—政府资本”“项目—集体—集体资本”“示范项目—集体—社会资本”5种模式逐渐演化成“产业—政府—集体”和“产业—集体—集体”两种模式,其中“产业—政府—集体”由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诞生地发展模式特殊之外,其余4种模式都体现了趋同性演化特征,体现在自然要素向产业要素演化,人力要素从政府或集体主体向集体主体演化,资本要素从政府、社会资本、集体资本向集体资产演化。

在自然要素方面,演化过程与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基本一致,即从依托自然资源或环境,到发展产业,依托经营; 在人力要素方面,呈现政府引导、能人或大户带动到集体自营的态势; 在资本要素方面,以鲁家村为例,经历了从政府奖励资金、乡贤资金的整合,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撤出,到集体资产增加的过程,实现了政府资本和外来资本到集体资产转化,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个现实案例。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安吉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富民路径。该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构建“要素—制度—开放”乡村生态富民模式三维结构,对安吉生态富民模式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1)安吉乡村富民模式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在路径依赖和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呈现了从非生态到生态、从政府到市场、从内生到开放的发展趋势。

(2)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根据其资源特征与组合方式,可以分为5种模式,包括生态教育模式、特色乡居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整合创新模式、生态示范模式。

(3)不同乡村生态富民模式具有要素趋同化的特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制度模仿、开放经济和统一市场的建立,要素流动加快,各模式在相互学习与相互融合中逐渐走向趋同。安吉不同的乡村生态富民模式呈现自然要素向产业要素演化,人力要素从政府或集体主体向集体主体演化,资本要素从政府、社会资本、集体资本向集体资本演化的趋势。

4.2 讨论

(1)安吉在生态富民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厂区改造、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农整复垦等,为美化生境打下基础。二是进行“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做精规划,“以奖代补”,并提供亟需的系统化技术、经验和行政支持。出台《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和《关于2008 年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编制“中国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实行“中国美丽乡村”考核,并将考核与奖励结合起来,实行“以奖代补”,极大提振了农民乡村发展的信心。三是经营乡村。以乡村经营理念倒逼规划、建设、管理。美丽乡村的考核增加经营性指标,美丽乡村主体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按照产业发展需求由招商到选商。四是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动引导农业和工业生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以最大化实现农产品的潜在价值。

(2)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推广要考虑适用性。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特定的区域优势、较好的市场环境和较活跃的创新环境下。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区位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优越。安吉所在的浙江省,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创新活力较强,能人较多,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如安吉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从省级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如果在经济欠发达省份推广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要考虑产业的造血功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是生态富民的可持续根本。

(3)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的未来发展也存在一些瓶颈,尤其是集体经济壮大后的人才问题,存在农民主体素质不高,农民组织松散、外来人才吸引力不够等制约因素。针对安吉发展的人才问题,可以采用“外引内修”的方式。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吸引本地及外地大学生来安吉实习培养感情,争取一部分实习生留下来; 制定本地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回安吉工作; 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以项目制或专家顾问的形式,请专家来安吉指导帮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定等。

猜你喜欢

富民安吉集体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我为集体献一计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