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8-10-15陈春梅杨卓群吴美霞
陈春梅 杨卓群 吴美霞
近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 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 患者多合并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1],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报道,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诱发因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2], 且与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并存,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率,因此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分层次护理管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需求提供多层次的护理服务, 其对于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3]。研究收集本院60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60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干预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53~84 岁 , 平均年龄 (68.5±7.6)岁 , 平均舒张压 (93.2±4.8)mm Hg(1mm Hg=0.133 kPa), 平均收缩压 (165.3±7.4)mm Hg;其中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1种7例, 2种11例, 3种以上12例。对照组男 17 例 , 女 13 例 , 年龄 52~86 岁 , 平均年龄 (67.1±8.5)岁 , 平均舒张压 (93.4±4.2)mm Hg, 平均收缩压 (165.7±7.2)mm Hg;其中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1种6例, 2种13例, 3种以上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4];②至少存在超重、吸烟、血脂异常等1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③认知功能正常, 能够进行正常交流; ④研究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 病例选择遵循自愿原则, 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生命体征平稳, 不存在成像方面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及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②存在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予以测量,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与训练。饮食方面减少高糖分、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 以高蛋白食物与高纤维食物为主。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睡眠与休息。
1.2.2 干预组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首先要制定对可控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流程。自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实施评估。接诊护理对患者的饮食习惯、日常活动情况、个人史以及用药史等进行询问, 采集有效信息, 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者的心理状况, 明确高血压患者潜在可控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对于存在1项或1项以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要及时向责任组长汇报, 责任组长对危险因素进行再次评估与确定, 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于24 h内指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 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使家属参与到护理计划制定中,并督促护理人员实施。责任组长要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护理结果评定对护理目标及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 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住院治疗期间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教育, 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及相关高危因素的认识, 明确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疾病的危害, 向患者说明药物使用方法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对患者给予饮食、生活指导, 督促患者戒烟戒酒, 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讲座、多媒体等方式增强健康宣教效果。②建立高血压患者个人危险因素管理档案,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及各项监测结果进行收集、整理, 建立个人档案。③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主动询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存在不适, 并向责任组长汇报, 给予有效的治疗。④加强对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运动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等的干预。针对患者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逐步实现降低危险因素的目标。⑤注重随访管理。患者出院前需对患者进行1次全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患者是否出院, 并制定有效的出院计划, 责任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 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可以通过电话、上门、定期复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血脂 (TC、LDL-C、TG)及糖耐量 (FPG、2 h PG)达标情况 ,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钠盐)改善情况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共包括4个条目, 每个条目100分,分值越高 , 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糖耐量达标情况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TC、LDL-C、TG及FPG、2 h PG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组危险因素中2例吸烟, 1例肥胖, 2例高钠盐,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占16.7%;对照组危险因素中5例吸烟, 7例肥胖, 4例高钠盐,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占53.3%;两组危险因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糖耐量达标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 :与护理前比较 , aP<0.05 ;与对照组比较 ,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干预组 30 护理前 55.2±7.2 58.5±7.8 56.3±7.2 55.7±6.3护理后 86.4±7.6ab 79.3±6.7ab 83.6±6.7ab 74.8±8.7ab对照组 30 护理前 57.3±6.4 58.2±7.4 54.8±7.3 56.2±6.6护理后 60.3±5.7a 62.5±6.2a 62.1±5.6a 63.4±5.8a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 其不仅与患者血压指标有关, 而且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6]。目前, 临床中已经证实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为高血压心脑血管常见危险因素, 对上述指标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对于肥胖患者, 可通过饮食及运动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体重, 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指标, 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7]。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 分层次护理干预强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患者的不同需求, 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达到护理目标。在这种护理模式下, 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 收集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指导与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划分个人责任制、小组责任制, 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在护理技术、沟通服务等方面给予现场指导, 强化护士责任。责任护士每天告知患者有无特殊检查、检查的注意事项、用药情况、疾病健康指导等, 护士长和重点护理患者进行日沟通, 评估责任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 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反映。本次研究对干预组患者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 依据各级护士工作能力对护士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分工, 确保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9], 责任组长与护士之间相互协调、有机衔接, 为患者病情及危险因素的评估提供了保障。在护理干预过程中, 各级护士各司其职, 对患者给予健康宣教、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多方面护理干预, 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计划进行完善与修整, 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TC、LDL-C、TG及FPG、2 h PG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危险因素中2例吸烟, 1例肥胖, 2例高钠盐,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占16.7%;对照组危险因素中5例吸烟, 7例肥胖, 4例高钠盐,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占53.3%;两组危险因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另外对患者随访中发现, 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分层次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国外学者Macintosh等[10]在研究中对24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 结果显示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水平明显降低,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给予分层次护理管理, 能够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水平, 促进患者血脂、血压等指标达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可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