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效果的比较

2018-10-15孙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胃肠道根治术

孙彬

胃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分及相关淋巴结, 并重建消化道的方式实现对该疾病的治疗。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 患者由于(长期患病)食欲减退、摄入不足、消耗的增加, 通常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对此, 在胃癌根治术后, 应当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及相关护理方法, 为患者提供高效的营养支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不同营养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效果也存在差异[1]。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4例, 研究了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护理效果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男 24 例 , 女 18 例 , 年龄 34~71 岁 , 平均年龄 (52.4±6.3)岁 ;观察组男 26 例 , 女 16 例 , 年龄 37~74 岁 , 平均年龄(53.7±6.8)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②均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③均出现营养不良症状;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证;②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有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术中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术后24 h应用全静脉营养, 每日营养参考剂量为 :热氮比150∶1, 补氮0.15 g/kg, 非蛋白热量107.75 kJ/kg, 总热量 125.52 kJ/kg, 总液体入量 50 mgl/kg。以葡萄糖补充能量, 以脂肪乳补充能量和必需氨基酸, 以维他利匹特补充肠溶性维生素, 以水乐维他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氮源[2]。使用精密输液器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 , 初始计量 20~40 ml/h, 每日增加 20 ml, 到100~125 ml/h。共 7 d。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 妥善固定并确保通常, 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短肽型)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术后第1天始, 应用精密输注器将肠内营养混悬液(短肽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 输注速度为20 ml/h, 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和不良反应。如没有不良反应 , 提高输注速度到 40~80 ml/h, 达到 50 ml/(kg·d) 。每日营养参考剂量为 :热氮比 (100~150)∶1, 蛋白质 1.2~1.5 g/kg, 非蛋白热量 107.75 kJ/kg, 营养液总热量 125.52 kJ/kg[3]。共 7 d。

1.3 观察指标 两种营养支持方法护理后,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营养水平情况(前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整体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肠梗阻、切口开裂、吻合口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营养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前蛋白为(248.7±15.4)mg/L、白蛋白为(39.2±3.8)mg/L、转铁蛋白为(3.92±1.17)g/L、血红蛋白为(114.8±3.6)g/L, 均高于对照组的 (226.3±12.3)mg/L、(33.1±2.2)mg/L、(3.08±1.16)g/L、(94.7±2.2)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2.4±5.1)h、住院时间为(11.6±3.4)d, 均短于对照组的 (74.1±6.9)h、(24.6±5.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 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营养状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营养状况对比(±s)

注 :与对照组对比 , aP<0.05

组别 例数 前蛋白(mg/L) 白蛋白(mg/L) 转铁蛋白(g/L) 血红蛋白(g/L)观察组 42 248.7±15.4a 39.2±3.8a 3.92±1.17a 114.8±3.6a对照组 42 226.3±12.3 33.1±2.2 3.08±1.16 94.7±2.2 t 7.3655 9.0033 3.3041 30.8753 P<0.05 <0.05 <0.05 <0.05

表 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整体恢复情况对比(±s)

表 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整体恢复情况对比(±s)

注 :与对照组对比 , aP<0.05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2 52.4±5.1a 11.6±3.4a对照组 42 74.1±6.9 24.6±5.2 t 16.3903 13.5605 P<0.05 <0.05

表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胃癌患者通常合并营养不良的症状, 同时在胃癌根治术后, 由于对机体的损伤, 促进机体分解代谢亢进, 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症状进一步加重, 免疫功能下降, 影响术后恢复和健康[4]。对此, 在胃癌根治术后, 应采用有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通过充足的营养供应, 确保患者尽快康复。当前临床上常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5-7]。其中肠外营养主要针对胃肠道功能不全患者, 能够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等。但是肠外营养容易造成肠道黏膜萎缩和功能异常, 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丧失,进而增加发生感染的几率[5,8]。而肠内营养在提供能量和物质来源的同时, 也能够对胃肠道形成机械刺激, 对胃黏膜代谢加以促进, 增加肝脏、肠道等脏器的血量, 改善和恢复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9-11], 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以及感染率的降低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前蛋白为(248.7±15.4)mg/L、白蛋白为 (39.2±3.8)mg/L、转铁蛋白为 (3.92±1.17)g/L、血红蛋白为(114.8±3.6)g/L, 均高于对照组的(226.3±12.3)mg/L、(33.1±2.2)mg/L、(3.08±1.16)g/L、(94.7±2.2)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2.4±5.1)h、住院时间为 (11.6±3.4)d, 均短于对照组的 (74.1±6.9)h、(24.6±5.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 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胃癌根治术后,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与传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相比, 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和整体恢复状况更理想,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临床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胃肠道根治术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