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体会
2018-10-15任钟
任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症, 其主要是由于在新生儿时期, 幼儿的胆红素代谢发生紊乱, 从而导致患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 患儿的皮肤和黏膜以及巩膜会出现一定的黄染状况[1]。这种病症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等, 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在临床治疗中, 往往采用蓝光照射的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取得了一定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新生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 13 例 , 女 27 例 ;日龄 2~28 d, 平均日龄 (14.6±8.4)d。实验组中男 16 例 , 女 14 例;日龄 2~28 d, 平均日龄 (15.4±7.6)d。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分娩。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 采用口服肝酶诱导剂和益生菌口服液, 并对于感染敏感性患儿, 应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 照射时间为 12~18 h, 治疗 1 次后关闭 8~12 h 再进行照射 , 治疗持续时间为3~5 d。实验组患儿则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 3~6 h, 照射 1 次后 , 关闭 2~4 h 后再进行照射。
1.3 观察指标 每日对患儿的胆红素浓度进行详细检查,观察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症状是否有消退或减弱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其他临床体征完全消失, 并且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面部以及巩膜黄染有明显消退, 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胆红素有明显降低, 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患儿在照射后体征未完全消失, 并且血清胆红素依旧处于较高状态。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n(%)]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在新生儿在出生后28 d以内表现的高胆红素血症状, 这是由于在新生儿时期患儿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胆红素水平升高, 这种病症又被称作为病理性黄疸[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时期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 患儿在出生后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黄疸症状, 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引起的黄疸症状属于病理性黄疸, 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4]。就目前研究调查显示, 大约有60%的新生儿, 会在出生1周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同时有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 h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5]。由于新生儿往往血脑屏障发育还有所缺陷, 如果患儿高胆红素指数偏高, 则有可能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受到影响, 从而引起胆红素脑病[6-10]。严重时, 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大脑发育出现问题,形成不可逆损伤, 最终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 通常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案进行治疗。这是由于胆红素对波长为450 nm的蓝光较为敏感,所以未结合胆红素会在蓝光的照射下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形成水溶性, 能够通过胆汁排泄到患儿肠腔, 或者直接通过尿液的方式, 从患儿体内排泄, 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 这也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案。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将间断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较持续蓝光照射的效果更好, 且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儿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