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18-10-15李荣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肝素胆红素白蛋白

李荣华

在机体中肝脏是重要的器官, 具有解毒、合成、能量代谢的作用, 当患者发生肝衰竭后会出现合并胆红素代谢紊乱的症状, 其情况较为严重, 当胆红素过高时也会影响中枢系统, 对肾脏、凝血功能等产生累及[1]。临床中治疗肾衰竭通常采取血液净化技术, 其效果较为理想。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分析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与血浆置换治疗法治疗肝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 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 每组20例。A组患者中男15例, 女5例;年龄20~80岁, 平均年龄(56.0±12.1)岁。B组患者中男16例, 女4例;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57.0±12.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患者采取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严格按照机器的有关要求将管路连接起来,使用 1000 ml肝素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 , 并保留 20 min, 然后再使用1000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吸附治疗前30 min对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根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适当的调整, 当PTA>40%时,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为40~60 U/kg;当 PTA 在 20%~40% 时 ,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为20~40 U/kg;当PTA<20%时, 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动脉端引血经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出后, 使用吸附灌流器吸附之后流入静脉端空气收集室, 之后再进入机体。将血流速度维持在 100~150 ml/min, 血浆分离速度维持在 20~30 ml/min。每次治疗时间为2 h。

1.2.2 B组患者采取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严格按照血浆置换模式对管路进行连接, 使用1000 ml肝素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 , 并保留 20 min, 然后再使用 1000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治疗前30 min对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胆红素进行吸附。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及肌内注射20 mg苯海拉明, 避免患者发生过敏现象。将血流速度维持在 100~150 ml/min, 血浆分离速度维持在 20~30 ml/min。每次血浆置换的剂量约为2500 ml, 置换液使用新鲜的冰冻血浆与人血白蛋白, 每次治疗时间为2 h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进行比较。②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进行比较。③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及γ-干扰素(IFN-γ)进行检测,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即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因子X、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s)

注 :与 B 组对比 , aP>0.05

组别 例数 凝血因子X(%) 凝血酶原活动度(%) 血小板计数(×109/L) 血清白蛋白(g/L)A组 20 58.7±7.7a 45.5±6.4a 139.5±12.8a 27.8±4.2a B 组 20 62.8±8.2 48.7±6.9 136.7±11.5 29.5±4.7 t 1.630 1.521 0.728 1.206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对比 治疗后, 两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2 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对比 (±s, μmol/L)

表 2 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对比 (±s, μmol/L)

注 :与 B 组对比 , aP>0.05

组别 例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A组 20 180.5±15.8a 113.2±10.4a 64.8±8.7a B 组 20 189.8±16.3 119.5±11.0 69.5±8.0 t 1.832 1.861 1.778 P>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p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pg/ml)

注 :与 B 组对比 , aP>0.05

组别 例数 TNF-α IFN-γ IL-10 A组 20 64.5±8.4a 44.8±6.8a 42.0±6.7a B 组 20 62.3±8.1 47.1±7.0 39.8±6.0 t 0.843 1.054 1.094 P>0.05 >0.05 >0.05

3 讨论

当各种因素引起肝衰竭时在血浆中存留着肉毒素、细胞因子等致病因子, 且含量比较高, 尤其是当与白蛋白结合后不能彻底的清除掉, 在肝衰竭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毒素参与其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血流动力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而诱发肾衰竭, 从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2]。

对肝衰竭患者分别采取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与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凝血指标、血清白蛋白及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也就是说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肝衰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血浆置换法对多种毒素均可清除掉,对凝血因子进行补充的同时也有效的调节了免疫, 在治疗后凝血因子比治疗前有显著的上升, 从而改善了凝血功能。然而血浆置换法治疗需要大量的血浆或者白蛋白, 所以在治疗时受到了血浆使用剂量的限制, 尤其针对血型少见的患者来说更是受到血液的限制, 另外血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3]。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采取的吸附剂为树脂, 毒素的吸附能力与树脂的类型、颗粒大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吸附柱对胆红素及细胞因子等毒素进行吸附, 吸附效果较为理想。

当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的浓度下降不是很明显时, 对血小板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发生这种因素的情况与吸附柱非特异性吸附量少、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来说不会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当担心患者发生出血风险时使用胆红素吸附治疗后可使用约400 ml血浆, 对凝血功能进行改善[4-7]。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含量基本相同(P>0.05), 说明对患者感染及创伤反应的蛋白质分子起到了相似的调节作用。

总之, 肝衰竭患者采取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及血浆置换法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健帆BS330胆红素吸附柱+HA330-Ⅱ串联吸附治疗避免了受到血浆限制的缺点, 同时也降低了因血液带来的风险。在对肝衰竭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肝素胆红素白蛋白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