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为非遗进课堂培训优秀师资
2018-10-14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是由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研究院及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三方于2013年成立的非遗传承机构。传习所依托非遗研究专家和相关院校专业优势,聚集非遗传承人专业队伍,组建非遗传承师资团队,定时定点举办公益性传习活动;同时根据社会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以讲座、展示、教学等为模式传播、传授非遗手工技艺。2015年,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荣获“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称号。
2017年,受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教育师资研培基地委托,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在黄浦区举办了非遗师资培训活动。依托项目运营三年多来的平台资源、师资及基地提供的相应资金、师资等资源力量,开设相关师资研培课程,为中小学“非遗进课堂”、“经典文化大家传”服务。
一、传习体验课
传习所自2017年下半年起,每月在田子坊定期举办公益传习体验课,设立中小学教师专场,已开设数十种手工技艺体验课程。专业化、年轻化、创意化的师资团队,以扎实的手工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让广大中小学教师获得丰富多彩的非遗手工技艺体验。
海派剪纸
海派剪纸艺术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上海剪纸十九世纪已经出现,主要有门笺、鞋花、绣花样等。在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地位,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指导老师李守白是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被授予中国“德艺双馨剪纸艺术大师”、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等称号。
衍纸
衍纸也称卷纸,发源于十八世纪英国,流传于英国王室贵族间。衍纸艺术又叫卷纸装饰工艺,运用卷、捏、拼、贴方法,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组合成样式复杂、形状不同的“零件”,常被运用于卡片、包装装饰、装饰画、装饰品等。
南桥撕纸
撕纸艺术是从民间艺术中相传而来,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它是由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派生出来,和剪纸、刻纸一样都属于民间剪纸范畴。“南桥撕纸”作为奉贤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一项民族文化品牌。撕纸人徒手将纸撕、挖、扯成花鸟图案、十二生肖等。作品注重“画外功夫”,透露出一种原始古朴、浑厚苍老的韵味,具有技法多样、题材广泛、取材丰富等特征。指导老师何玉玮是上海奉贤区创凡教育培训中心艺术总监、何球红上海市艺术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南桥撕纸”第二代传承人。
墨锭描金
墨宝,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国粹菁华。2011年,“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课程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曹素功笔墨厂副主任焦文红老师为学员讲述墨锭描金技艺要点,开展墨锭制作实践。
海派面塑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在汉族民间也叫面花,常用来作为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面塑老艺人马金城是上海滩上面塑一代传人赵阔明的弟子,受赵阔明嫡传,亦为海派面塑非遗传人,其家人三代代代传承面塑技艺。本课程在马家面塑传人的指导下,让第一次接触这项非遗技艺的学员们用五彩斑斓的自制面团制作成卡通玩偶、多肉植物、动物等,在学习面塑的基本技艺、塑形等手法的同时,对立体制作、色彩的搭配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
香囊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学员们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结艺艺术家何培华老师的讲解中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了解传统佩戴香囊的习俗等,他们一针一线亲自体验制作香囊的乐趣,不仅学到技艺,同时也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扎染拓印
扎染和拓印统称为艺术染。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已经存在1500多年了。扎染人用纱、线、绳等工具,将布料扎起来染色,不到最后一步,不知道布料会被染成什么样子。拓印则是将植物最鲜活的时刻留在布上,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此课程特邀“典妇功”的莲子老师指导捺印、缝制活动。没有过多的组成步骤,也没有复杂多变的图案,只是在简单的载体上用寥寥几笔,就可以勾勒出心中的所想。通过简单的“拓”“压”“缝”等工序之后,成形的作品跃然而生。
2017年自中小学师资非遗传承培训项目开展以来,已举办各类公益传习活动12场,每场人数均为50人以上,场场活动报名踊跃,座无虚席,吸引6万多粉丝关注微信平台。通过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传承方式,弘扬和传承海派手工技艺。
同时,传习所坚持与优秀网络平台展开合作。合作伙伴包括非遗平台“代代传承”网络平台、“周末去哪儿”、互联网教育平台喵爪旗下“MZ星球”、腾讯旗下“天天快报”等,线上传习所的图文课程阅读量超过14万。
二、传播特定课
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开设的体验课,得到了众多中小学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传习所还采用“走出去”的模式,为学校开设传播特定课,每周进行2课时的教学授课。目前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已与黄浦区七色花小学、兴业中学,宝山区大华二小3所学校签订协议,为其量身打造每周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大华二小老师在参加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每月的公益传习体验课后,对海派剪纸萌生极大兴趣,他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成立剪纸教研组,在校园内开展剪纸课程教育。他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剪纸教学比较简单易学、符合学生好动爱美的心理特点,通过每周一课时的剪纸课和中午“快乐剪纸一刻钟”的活动,在全校全面推广,普及率达100%,让学生剪中学、剪中乐,创新益智。学校以剪纸为教学特色,促进学科整合,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教育层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7年11月,该校的剪纸教研组参加宝山区第八届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由青年教师执教了一堂剪纸拓展课《让蝴蝶“飞”起来》。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了剪制蝴蝶的方法,用传统的技艺剪出纸蝴蝶;随后教学生运用3D低温打印笔,制作出的立体蝴蝶飞舞在课堂上。课后,剪纸教研组的老师们从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传统与科技结合,把3D技术运用到剪纸课这一创新教学的尝试,老师也是各抒己见,有肯定也有建议。
2017年,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的师资培训项目取得了不少成果,让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入更详实的认知,在培训实践之中也发现在很多方面依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会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谋划未来,升级项目措施,再接再厉,以求尽快实现“以传承和教学为特色,拓展学员自主能动性,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战略目标,将联合上海民协、工艺美院联合制订教育计划,优化师资配备和教材教具,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投入培训活动;同时,将启动全新运营模式,不仅仅限于单一线下课程,还将融入更多的互动和体验环节,同时力求与K12、国内中小学平台的开放性合作,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课程,设计打造“未来课”概念,联手目前知名互联网教育品牌“喵爪教育”,设置“Innovation in Box”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内容与编程Scratch相融,结合K12主要课程设计策划课程,在基础教育大纲下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美学文化教育,让他们在学习培训中领悟到手工艺的美妙,并通过他们的传授,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生代青少年中得到传承。
为非遗进课堂培训优秀师资,是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我们将一如既往,尽心竭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