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训练

2018-10-13左妍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上台表达能力导游

左妍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40-01

刚刚进入二年级时,我们组内教研讨论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够更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几经商议结合教务主任的推荐,我们准备在班里进行每天口语表达两分钟的训练。刚刚开始,这还仅仅停留在想法上,因为没有前车之鉴,有些无从下手。一天,我在网上浏览文章,发现这样一段话“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看到这里,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紧迫感油然而生,于是决定开始尝试。

一、万事开头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情只要迈出第一步,预期的就会接踵而来。这一天,我告诉孩子我们要增加一项新的交流方式“每天两分钟”。我认真讲解着自己之前准备的材料,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训练,同时,我很诚实地告诉他们,老师只是初步有这样一个想法,但是还没规划好具体怎样去实施,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在尝试中总结经验,制定出最终的有效措施。孩子们欣然接受,表示认真积极配合,我想孩子们的这种积极得益于我们班级读书交流会上的锻炼。

当我询问哪位同学想要第一次尝试时,孩子们积极举起了小手,在我一一听取他们的想法之后,选择了其中两个孩子回家准备,第二天作为第一组尝试。因为当时我们在学习关于秋天的课文,所以要求他们回家准备与秋天有关的资料。两个孩子非常認真,他们的家长更是配合,帮孩子准备了简单而又详实的材料。我清楚的记得,第一个孩子声情并茂朗诵了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在她朗诵结束后,全班不约而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也不禁赞叹,刚要表扬给她发奖励卡,没想到她说还没结束,于是我静观其变。这个孩子开始有模有样的向大家提问:“刚刚我朗诵的诗歌题目是什么?”“在这首诗中你听到了秋天的哪几种颜色?”“在诗中我喜欢秋天的什么?”一系列与这首小诗歌有关的问题接踵而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听讲的孩子们非常积极回答每一个问题,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还准备了她的奖励卡发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忙的不亦乐乎。就在我沉浸于这种兴奋和不断的思考中时,第二个孩子上场了,他大大方方的向大家脱稿介绍了一段描写秋天的文字。在他介绍文字之前还友情提示,让大家认真听,他也有问题要问。于是孩子们听得更加起劲,资料介绍完后,他开始发问:“这段文字中说秋天像什么?为什么?”在几个孩子的回答中,你一言我一语将这篇简短的文章又描述一番,小老师也是一板一眼的评价,发卡。

就这样,我们班的每天口语两分钟正式拉开序幕。两个学生打响了头炮,带动了不少积极活跃分子的热情。几个人争着要明天上台,或者是因为“新兴产业”,部分孩子仍然没有勇气争取上台机会,我想这已经很好了,只要开好头,一切会慢慢好起来。

二、贵在持之以恒

就这样两个星期过去了,我们的每天两分钟天天在进行。班里四分之一的孩子都参与到了上台展示的队伍中,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不再是老师指名要求同学上台,每天两分钟结束后,便有很多孩子争先恐后地自己主动争取机会。

因为要求上台的孩子脱稿,有时孩子过于紧张,会出现忘词的情况,于是我们告诉他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就跳过去,千万不要卡壳,防止出现越紧张越不知所措的情况。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都记住了这个方法。在台上展示的同学出现忘词情况时,下边会不断地听到提示“跳过去,跳过去……”台上的孩子也自然跳过,顺利进行下边内容的展示。就这样“跳过去”成为我们至今还在坚持的摆脱紧张的方法。

一直跟孩子讲,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每天两分钟更是很好的锻炼了孩子们的坚持品质。因为之前跟孩子们约好,每天都要进行,但有时因工作太忙我偶尔会忘却了这个锻炼,总是有孩子不厌其烦的跟在我后边提醒,“老师今天的两分钟还没有进行呢”。不知从何时起,在这些小老师的监督下,我开始不敢怠慢。哪怕占用一下早读时间,哪怕在上语文课之前,我们也必须要进行每天两分钟。如果遇到天气不好无法去室外上操,整个大课间都是我们交流的时间。有时我出去听课,孩子们自己就能找时间进行,起码保证两人中的一个完成交流,不会让做了准备的孩子没机会展示。通过这些,我也无形中将“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埋进孩子的心中。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在古诗背到《今日诗》时,一起把它定为我们的班诗,直到今天仍然每天齐背一遍用来警示自己。

三、内容形式多样

我们的两分钟天天进行,月月变换形式。每一种训练形式孩子们总能坚持上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发现“秋天”这个主题已经进行了很久,于是我们寻找新的话题。虽然下一个单元的主题不是很好找材料,但是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人人手中有材料,于是我们将第二个月的主题定为“我做小导游”。上台展示的孩子,从自己的旅游照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张,向大家详细介绍旅游时的发现与体验。

课前两分钟进行到这时,我们已经不是由交流的孩子在提问,而是将大部分孩子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由听讲的孩子针对小导游的照片及旅游景点发问,这位小导游来回答游客们的问题。上台展示进行到这里,孩子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被动的答提升到主动去听,主动发问。两个月的锻炼孩子们居然有这样飞跃性的发展与提升,让人欣喜不已。上台展示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开始制作课件,便于大家观赏质疑,也方便自己大方展示。就这样从开始围绕语文课本单元主题进行说话练习,到后来围绕合适的“口语交际”,再到最后由一人发起全班参与的绕口令比赛。从开始的脱稿颂讲,到现在的配有照片讲解,结合课件展示讲。我们的展示形式在悄无声息的演变提升,孩子们的创造想象力更是得到极大地发挥。

从个体到局部再到全部,这其中我们的每天两分钟每天都在见缝插针,一以贯之地坚持着。一路走来,回头看看孩子们在“每天两分钟”的锻炼中受益匪浅,我同样有着丰硕的收获。我们一定会把它继续下去,使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灵活自如,大方展现。写到这里,耳边回响起他们那铿锵有力的诵读声“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猜你喜欢

上台表达能力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