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意义探究

2018-10-13黄雪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

黄雪萍

【摘 要】朗读的出现早于文字,同时朗读与文字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在我国古典的教学模式中。朗诵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的作用受到了部分教师的轻视,以至小学课堂中较少开展朗读练习。再此背景下,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重点,并提出朗读训练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朗读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31-01

朗读的出现早于文字,同时朗读与文字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在我国早期的文学作品中,《诗经》无疑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诗经》中的诗词都有对应的曲调以方便使用者吟唱、朗诵。类似的文学形式,对我国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宋代后期,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渐定型,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领学生对儒学经典进行朗诵,并通过熟记使学生逐渐感悟到文章的情感与内涵。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常用的生字,并逐渐开展写作。近代以来,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练习朗诵的时间逐渐缩减,但朗诵所产生的教学作用仍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将完成从拼读生字到初级写作的学习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学习重点应当放在生字学习中,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常用的知识。在中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组词造句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组词造句是写作的基础练习,也是锻炼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常用手段。高年级的小学生通常应当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小学生作文应当把握住写作的基本要素,将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描述清晰,并在作文中适当融入自身情感。总体而言小学生语文教学是一件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朗读训练的重要意义

1.帮助小学生熟悉生字与发音。

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会产生诸多帮助,首先朗读训练会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生字练习通常使用反复默写的方式,但在先进的教学理论中,12岁以下学生的头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通过形状与声音的共同刺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其次朗读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字的準确发音,在低年龄段的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以至对学生的拼音学习产生了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朗读训练可有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发音练习通常需要学生通过多交流多表达的方式逐渐解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持续地朗读课文,是最为有效地发音练习方法。

2.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测试中,阅读理解的内容通常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可以快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首先学生可在家中大声的朗读课文,以便快速熟悉课文中的生字,之后学生可根据课文中的自然段,逐段阅读理解文字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中,家长可引导学生寻找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等重要信息。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后,家长可尝试询问学生,对于文中的内容有何情感联想,以便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其次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中对课文集体朗读,在朗读之前,教师应当为学生预设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寻找到相关答案。

3.帮助小学生开展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形式,通过有效的朗读练习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成绩。在古人的观念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写出好文章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选取结构清晰、语句简练的作文作为朗读训练的例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寻找较为优美的字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逐步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其次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应当引导学生将朗读情感与例文情感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好地了解到,写作过程中情感表达的具体方式。

4.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与自然。

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我国城市小学生对于自然环境普遍缺乏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认识自然才可能保护好自然。小学生通过阅读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自然产生了解,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选定与自然有关的读物,使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获得一定的自然知识,之后教师可通过讲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并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入大自然开展旅游,从而使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更直观的了解。其次教师也可通过朗读练习使学生对社会环境产生更准确的认识,在选择社会类读物时,要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小学生在可理解的范围内寻找新的认识。

三、朗读训练的开展原则

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应当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首先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难以理解,因此在选择读物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表达清晰、结构简单的读物进行朗读训练。其次我国小学生的注意力普遍不高,因此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以兴趣培养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逐渐养成长期朗读的好习惯。再次由于我国小学生寻找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预设问题,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寻找相关的答案。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初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生字,使学生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次在教学中,运用朗读训练,学生可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写作过程,并积累丰富的词汇。再次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对作文写作产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最后通过朗读训练,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发展情况。同时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激励兴趣为前提开展练习。

参考文献

[1]孙玉俊.培养小学语文兴趣五个“离不开”[J].学周刊,2017(20):121-122.

[2]王美紅.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才智,2017(27):102.

[3]糜自壮,李贞军.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25.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