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有效作文评改 强化学生读写能力

2018-10-13徐永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习作文章作文

徐永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19-01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作文“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的基本措施。《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评改则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的单一模式。重视习作,轻视修改,特别是忽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在新的“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批改形式的严重不足。乘新课程改革东风,我们打破常规的评改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从“乐”字着手,教给学生钥匙,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实施学生自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伴随而来的还有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一、要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学生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作文评改的目的意义、学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作文评改的态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文评改中应该评什么,改什么。

“作文评改”就是在修改的基础上增加“评价”的内容。修改的内容,主要是汉字使用是否规范、标点符号和行文格式是否正确、词语是否达意、语言是否通顺生动简练得体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就文章的内容、中心、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评点或提出修改意见。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否新颖、积极、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可靠、充分等。结构则看开头、结尾安排得怎样,过渡、照应如何,段落划分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语言应该注意文字、标点、格式等。中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主要是语感法、朗读法,即把作文反复朗读几遍,在朗读中觉察出不当、不通、不顺之处,给予修改。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一整套的评改符号,以及写评语的方法。

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一次又一次地读自己的文章,一处一处地修改,小至字词,大至句段乃至文章布局谋篇的修改。如此教学,使学生从修改后的习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有效方法

1.教师示范,当面评改。

教师示范评改,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一是可以选择一篇到数篇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将原文和教师批语印发给学生,从评改的内容和评改的方法,给学生进行示范。二是老师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形式,当面评改给学生看。三是选择高中低作文水平的学生当面进行示范性评改。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先进行多次单项评改训练后,再进行多项修改训练。教师示范要具体,要细,要实。每次评改一二个方面,内容不宜过多,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学生评改时不至于搞得眼花缭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而且,无论对哪类学生,教师示范,当面评改都要肯定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使之充满信心。当面评改,直截了当,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教师示范,训练学生系列的单项修改和多项修改之后,接下来可由学生进行全面评改。不过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评改还应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评改时,一定要学生读几遍文章,弄清楚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再动笔。学生自评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评改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学生自评完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逐一评阅,对文章中的毛病要指点出来。凡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可用一定的批改符号表示,内容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由眉批、总批的形式指出。然后把作文本发下去由学生按照老师指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以便帮助学生克服不愿动脑动手的依赖思想,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再次评改加深印象,纠正差错。

为了积累评改的经验,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评改后进行总结,可设计一定的表格让学生把每次作文中的问题及修改意见,逐一填写;并写几句写作、评改体会。长此以往,修改能力自然而然地会提高。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3.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同学间互相将自己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对方听一听,也是学习修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互相阅读式的修改,能让学生跳出自己的圈子,看到庐山的真面目。

在互相阅读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仍不能少,教师要让学生在读听的过程中,知道如何为对方提出习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这一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批改的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习作能力。

为了提供学生更多的修改作文的机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修改活动的空间。为此,我就将学生的作文展览于教室的“作文修改园地”,然后指导学生通览每篇习作,根据每次习作要求,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是对同学的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是对同学的佳作作出点评。这样一来,使得全体同学都动了起来,一方面可以向“佳作”的同学讨教写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评论家”的身份畅谈自己的想法。每两周一次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过足了“点评”的瘾,而且提高了学生写的能力,更促进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

三、关注有效的自主评改作文的意义

自主评改作文,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在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这样,学生就由过去被动接受老师的改评而变成了现在自己主动去参与改评。实施学生作文自改互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自主评改中让学生尝试到评改作文的乐趣,提高了中学生作文水平。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有“改”的义务。学生自评互改,则使“写”和“改”有机结合,学生在“改”中学“写”,平添了评改中的乐趣,逐步强化了作文的技巧能力,提高了学生欣赏、评改作文的能力。

另外自主评改提升了学生作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性地自评互改,学生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对自主性地自评互评具有新鲜感。由于形式新,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章,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而新鲜感正是唤起兴趣的第一要素。新作文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这对学生,特别是作文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用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学生定会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逐渐形成一种自尊和自信。

总之,作文修改的过程强调的是自我改正错误的机会。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习作,更要重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为求此目的,我们不妨把作文评价权交给学生自己,实现有效的作文评改,从而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活动中,提高写作兴趣,发展写作能力。实现读写能力上的双赢。

猜你喜欢

习作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